什麼是企業徵信、企業信用報告、第三方徵信機構是什麼樣的存在?

企業徵信是指徵信機構作為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企業,按一定規則合法採集企業、個人的信用信息,加工整理形成企業、個人的信用報告等徵信產品,有償提供給經濟活動中的貸款方、賒銷方、招標方、出租方、保險方等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為其瞭解交易對方的信用狀況提供便利。

我國徵信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作用日益顯現,徵信市場初具規模。但與信用經濟發展和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徵信經營活動還缺乏統一遵循的制度規範和監管依據,難以獲取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的現象與不當採集和濫用公民、法人信息,侵犯其合法權益的現象並存,影響徵信業的健康發展。

什麼是企業徵信、企業信用報告、第三方徵信機構是什麼樣的存在?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徵信業發展,對徵信法制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為規範徵信活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引導、促進徵信業健康發展,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必要出臺《徵信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條例》的出臺,解決了徵信業發展中無法可依的問題。有利於加強對徵信市場的管理,規範徵信機構、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行為,保護信息主體權益;有利於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徵信業是市場經濟中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行業。徵信機構作為提供信用信息服務的企業,按一定規則合法採集企業、個人的信用信息,加工整理形成企業、個人的信用報告等徵信產品,有償提供給經濟活動中的貸款方、賒銷方、招標方、出租方、保險方等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為其瞭解交易對方的信用狀況提供便利。170年前就有這樣的企業徵信機構,如美國鄧白氏公司,為企業提供專業的第三方徵信服務。徵信服務既可為防範信用風險,保障交易安全創造條件,又可使具有良好信用記錄的企業和個人得以較低的交易成本獲得較多的交易機會,而缺乏良好信用記錄的企業或個人則相反,從而促進形成“誠信受益,失信懲戒”的社會環境。

企業信用報告的形成

企業信用報告時按照國務院《徵信管理條例》,根據政府部門、社會組織、金融機構、主流媒體、消費者等發佈的信息,按統一計算模式出具,反應著企業當前的信用狀況,是大眾消費、交易、就業、信貸、投資等商業決策的重要參考,是政府採購、招標投標、市場準入、行政審批、資質審核等行政事項中明確規定依法使用的重要依據。

因此,信用檔案時刻影響著企業發展,企業領導務必重視。

企業信用報告的特點

一、信用網址與商務網址的不同。

二、信用檔案與廣告的區別。

三、信用檔案是企業展示信用的最好方式。

四、企業對待信用檔案採取的方式。

五、異議信息、不良信息的處理方法。

什麼是企業徵信、企業信用報告、第三方徵信機構是什麼樣的存在?

企業徵信服務流程

第三方的全國徵信中心以及各區域分支機構,為申請徵信的企業提供徵信服務。

一、採集企業信用信息,見證信息載體原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徵信管理辦法對每條信用信息,載體的原件見證,核實,協助企業發覺一切有價值的信用信息,讓每條信息都發揮出正能量

二、對信息逐條審核、入檔。徵信中心通過在線審核,發出公函,派專人等方式,到信息原發布單位進行核實,經過查詢的信息才可以入檔,參與信用分值計算

三、徵信結果接收全社會公開監督。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安全指南,為商務交易提供重要參考

四、供社會免費查詢。

企業信用報告的組成

第一部分:全國各級政府職能部門依法公開的監管信息;

第二部分:行業評價信息;

第三部分:知識產權信息(商標/專利/著作權/植物新品種信息);

第四部分:新聞單位、主流媒體對企業的評價信息;

第五部分:金融機構(包括小額貸款公司、民間借貸等)對企業的信貸評價 信息;

第六部分:企業運營信息;

第七部分:市場反饋信息(包括消費者、上下游企業及員工等主體實名提交的評價信息)。

企業信用報告的影響

一、企業信用檔案如影相伴、時刻影響著企業。

二、信用檔案中的報告內容均為《國家信息公開法》規定公開、讓大眾知曉的信息。

三、信用檔案為企業贏得客戶信任,提升銷量。

四、當前信用檔案的最大用處就是信用營銷。

企業信用報告的應用

一、大中型企業:匯聚信用力量,提升誠信形象,增強信用核心競爭力。

二、小微企業:贏得客戶信任,獲得合作商機,實現快速增長。

三、外貿型企業:與國際接軌,開拓更大市場。

四、經營狀況不佳的企業:規避信任風險,轉化信任危機,扭虧為盈。

五、讓”知道“變為”信任“,是注重廣告宣傳企業高效之策。企業誠信損失藉助信用檔案產生輿論壓力,追回利益。

幫助企業採集信用信息,見證信息載體原件、對信息核實、錄入信用檔案,提高信用分值和信用等級;幫助企業藉助覆蓋全國的信用體系積累信用財富,提升企業信用可信度。

為企業在政府採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市場準入、資質審核等行政管理事項中依法提供信用報告,為企業的信貸、賒銷、投資、出租、招聘、合作、銷售等商務活動提供良好參考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