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條環環相扣 企業產值步步高昇

產業鏈條環環相扣 企業產值步步高昇

——水城經濟開發區鋁產業園的“循環之道”

陳詩宗 劉定琿

貴州日報

時間:2018年10月29日

金秋十月的六盤水,寒風已至。水城經濟開發區鋁及鋁加工產業園內,卻是一番熱火朝天景象——巨型儲罐裡的鋁液閃著赤紅的光芒,冷卻後被加工成鋁合金棒、鋁圓鑄錠、鋁線杆、鋁板材……

如今的水城經濟開發區,一批鋁材深加工、鋁卷等高精企業匯聚於此擦出“火花”,一條鋁產業鏈已初見雛形。

“前幾天雲南建工集團來要了40噸鋁材,重慶和霖建築公司昨天又來拉了18噸鋁材過去。”負責管理的貴州十九度鋁業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康裕,這個月忙得團團轉。

生產、銷售、研發,一氣呵成。這在過去,陳康裕想都不敢想。“我們主要做的是型材,需要大量鋁棒,來之前一直是在江西做,鋁棒都要從各地收購,光人工費和運輸費就夠我們‘喝一壺’。”

今年5月,貴州十九度鋁業在水城經濟開發區試投產,主要產品涉及建築鋁材及家電電熱爐主體等,而該公司所需的鋁棒生產企業,如今就在其廠房對面。

“一噸就能節省300元運費,一年下來能省一兩百萬;得益於涼都的氣候,我們的降溫系統也不用24小時作業了,每天開6小時足矣,光電費這一塊又能省下一大筆。”陳康裕笑著說,運輸難題解決了,公司還能“騰出手”來,研發汽車的LED散熱器、汽車的電機殼、鋁模板等,市場前景無限好。

十九度鋁業之所以能如此“風生水起”,離不開他們對面的供應商——貴州水城亮星鋁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我們公司是2016年12月成立,為的就是承‘上’啟‘下’。”貴州水城亮星鋁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蘭波告訴記者,目前公司並不是以盈利為目的,而是為了延伸產業鏈,通過引進鋁合金熔鍊、鑄造等國內先進設備生產鋁合金棒,以便於供應給下游的鋁加工企業。

而想要生產鋁合金棒,又離不開電解鋁,也就是周蘭波所說的“上”,真可謂是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

“雙元作為一個支持和保障,相當於產業園裡的‘龍頭’。”貴州鑫泰源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翔介紹,目前公司主要生產電解鋁,年產14.5萬噸,全部供應給下游鋁加工企業。

吳翔說的是六盤水雙元鋁業有限責任公司。這家企業2008年建成投產,後因市場原因,於2015年全線停產,2016年由貴州鑫泰源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收購其全部股權。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把電解鋁供應給亮星,亮星做成鋁棒後賣給十九度,十九度又做成型材銷往外地。”見記者有些疑惑,吳翔解釋道。

原來,“雙元”之所以一度停產,部分原因是過去需要將電解鋁製成鋁錠,往外地銷售,客戶拿到鋁錠以後,又要回爐,重熔成電解鋁。

“現在通過引進企業,我們的電解鋁已經能就地‘消化’,並且供不應求,不用再往外銷,運費也省了。”吳翔笑言,為此,在價格上也會給予引進企業一定優惠,在每天鋁市場定價的基礎上,下調260元至300元。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互惠,共同發展。下游企業能夠節約電解鋁重熔費、鋁錠運輸費,還減少了碳排放;而對於“龍頭”雙元鋁業公司而言,14.5萬噸電解鋁產能就地全部“消化”,企業重新“煥發青春”,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這些,都為六盤水市乃至全省發展循環經濟、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樣本。

在方圓一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水城經濟開發區鋁及鋁加工產業園聚集了電解鋁上游鑫新炭素22萬噸陽極炭素項目、雙元鋁業公司14.5萬噸電解鋁項目、亮星鋁業公司6萬噸鋁合金棒、十九度鋁業公司6萬噸鋁合金建築型材、榮輝玻璃10萬平方米鋁合金門窗、鋁王鋁業公司10萬噸圓鑄錠、瑩月帆公司2.5萬噸鋁卷(板)材、安潤吉公司2萬噸鋁線杆、萬特利智能裝備2萬噸汽車零部件、貴炬電器30萬臺電暖爐項目。

眾人拾柴火焰高。今年,水城經濟開發區鋁及鋁加工產業園可實現鋁產業產值40億元,預計2019年實現鋁產業產值80億元以上、2020年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集群內各企業能夠提供2000餘個就業崗位,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主要汙染物排放量等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