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嘉興:勇當標杆 勇爭排頭 久久為功推動大慶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石嘉興:勇當標杆 勇爭排頭 久久為功推動大慶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到東北三省考察,著眼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標誌著東北振興進入了新時代。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三年兩次來到黑龍江,三次對龍江發展作出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其中七次提到大慶,並強調,兩次到過大慶,“大慶就是全國的標杆和旗幟”,要進一步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飽含親切關懷、深情厚意和殷殷重託。下面,結合最近學習體會,談幾點思考。

一、既要充分認清東北地區重要地位,又要進一步明晰大慶承擔的重要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的開篇就強調,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這“五個安全”,充分體現了東北地區在國家重大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大慶作為共和國的工業長子和老工業基地城市,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培育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慶就是全國的標杆和旗幟”,省委提出大慶要“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特別是10月16日參加省委全會主要文件徵求意見座談會上,張慶偉書記囑咐大慶一定要把工業經濟再往上拉一拉,大慶要在全省各項工作中,走在前列、幹在實處、多做貢獻。可以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歷史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傳承到我們手中,我們必須進一步強化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始終以做“標杆旗幟”、爭當“排頭兵”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把這份沉甸甸的擔子扛起來,銘刻下無悔的歷史印記。

二、既要倍加珍惜東北振興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又要緊緊擁抱東北振興新時代的到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第一部分是十八大以來東北振興的新進展,實質就是回顧總結十八大以來東北振興的成就。可以說,正是中央出臺了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東北振興不斷向縱深發展。今年上半年,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7%,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於全國水平,資本“闖關東”呈現穩中有進、企穩向好的新態勢。具體到大慶也是這樣,今年以來經濟運行“U型”曲線持續上揚,走出“穩中有進、進中趨好、好中育新、新中提質”的好勢頭。在中央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進入第二個十年的中期,國家振興東北的政策陸續出臺,而且國家發改委近期正在研究制定關於支持東北地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總書記的再次來到東北,標誌著東北進入了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時代。新時代必然有新機遇,新時代必然有新挑戰,新時代也必然有新希望,大慶作為哈長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作為省內哈大齊經濟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身在其中就要有敏感意識,把準時代脈搏,跟上發展節奏,緊緊擁抱新時代的浩蕩東風。

三、既要聚焦高質量發展要求,又要傾盡全力打造最優發展環境。東北正處於滾石上山、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突破體制機制、經濟結構、開放合作和思想觀念方面的短板束縛,核心就是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必然要求,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新時代的一個具體化,東北振興涉及城市轉型、民生改善、生態保護、黨的建設等方方面面,但關鍵還是經濟建設,這是全面振興的基石。在省政府16次常務會議上,王文濤省長又突出強調抓發展就是抓投資、抓項目、抓招商、抓環境、抓改革開放、抓解放思想。對於大慶而言,重點就是要按照總書記強調的,“儘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通過大上產業項目上大產業項目,著力打造5個千億級和5個超五百億級“雁陣式”產業板塊。這一過程中,要全力以赴把優化發展環境放到首要戰略位置,因為總書記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中一再強調“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這次又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6個方面要求的第一條重點強調,充分說明營商環境對於東北乃至大慶振興至關重要。雖然大慶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多階段性成果,但我們要打造東北最優營商環境城市,就必須持之以恆,以永遠在路上的精神抓好放管服改革等各項工作落實,真正讓好環境引來金鳳凰。

四、既要毫不動搖地發展國有經濟,又要著力培育壯大多種業態並存的非公有制經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地位重要、作用關鍵、不可替代,是黨和國家的重要依靠力量。對大慶來講,國有經濟一直是大慶的光榮和優勢,也是大慶發展的“壓艙石”。但是,大慶要徹底轉型成功,所有制結構要調整,就是非公有制經濟要扛起大頭來,這方面我們還是短板,現在能叫得響的大型非公有制企業除了沃爾沃汽車外幾乎寥寥無幾,我們一定要在引和育上多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到遼寧考察忠旺集團並作出重要指示,極大地激發和增強了我們推進豫港龍泉鋁合金加工材項目的信心和決心,像這樣的好項目、好的民營企業,要不遺餘力地加快推進、重點扶持。同時,國企和民企之間要資源共享、鏈條共融、人才共用,尤其是我們的駐慶央企有實力有資源有意願,我們要把工作往實做,通過不斷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儘快在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上實現突破。我過去講過,在大慶油田等國企穩定發展、持續發展的基礎上,非公有制經濟佔比如果能達到60%或70%以上,大慶轉型發展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五、既要蹄疾步穩地推動深化改革,又要不斷打開雙向對外開放的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東北發展之所以如此艱難,我覺得根本問題在文化、觀念、體制、機制上,如果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東北振興指日可待。那麼,怎麼解決,關鍵一招就是深化改革、對外開放。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我們收穫的改革成果也是滿滿的。但目前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降低等國內外新形勢新變化,我們還要在深化改革上持續發力,尤其是大慶在國資國企、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上都要把思路進一步敞開,或自我革命、或對上爭取、或尋求合作,多條路徑協調聯動,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同時,我們還要藉助一帶一路、龍江絲路帶等戰略契機,把開放的步子走得更實。過去,從某種程度上說,大慶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典範,是在外部封閉狀態中樹起的旗幟,現在是新時代了,我們更要搶抓機遇,順勢而為、借勢而起、乘勢而上,對內增活力、對外促合作,努力在新一輪改革開放大潮中搶佔先機。

六、既要強化廣大黨員幹部率先垂範,又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習近平總書記東北之行結束時,用“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瞄準方向、保持定力,深化改革、破解矛盾,揚長避短、發揮優勢”32個字寄語東北廣大幹部群眾。我們落實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各級黨員幹部必須身先士卒、以身作則,一個要更新觀念,不斷打破舊思想舊習慣;再一個要提升能力,不斷提高專業化能力;還有一個要持之以恆轉作風,不斷挖掘釋放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新的時代內涵。特別是,要進一步發揮全體大慶人的主觀能動性,因為大慶是全體大慶人的大慶,只有全體大慶人都熱愛這座城市、紮根這座城市、奉獻這座城市,大慶才會人才匯聚、人口淨增長,才會煥發更多精彩魅力。這樣的大慶,必定會真的實現轉型振興。

七、既要珍惜保護自然資源環境,又要努力打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對於自然資源環境,黨中央比任何時候都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再次強調“金山銀山理論”。就大慶而言,如果說“地下原油”給大慶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那麼“地上生態”則給大慶帶來了強大的發展籌碼和競爭籌碼。尤其是近期,國家能源局批覆大慶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示範區建設規劃,支持的內容豐富、含金量也很高,這就是我們長久以來敬畏環境與保護環境、地下能源與地上資源完美結合、多種因素共同催生釋放的巨大政策紅利。但同時,我們更要認識到政治生態的極端重要性,就像總書記強調的那樣,政治生態同自然生態一樣,汙染容易,治理不易。大慶在這方面教訓深刻,現在經過修復,政治生態與經濟一樣已經走出低谷,但我們每個人都要始終警醒,深刻汲取教訓,更好地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堅決杜絕“四門貼告示,還有不識字”的情形,徹底打消貪腐的念頭和僥倖心理。同時,要在其位謀其政,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愧蒼天不負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