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元明清到現代隨著環境人口的變化,北京城水源地是如何變遷的

“因水而生,因水而興”這是人類城市發展的一個必要因素,通俗的講就是人類的發展離不開水。從古自今,大部分城市都是位於河流或者海邊(因為便於取水和航運交通)。比如說國內的廣州,上海,南京,青島等城市,國外有倫敦,東京等國際化都市,都是緊靠著水。充足的水資源支撐著這些城市的可持續的健康發展。

從元明清到現代隨著環境人口的變化,北京城水源地是如何變遷的

但是有一些缺水的地區,因為有了一些人工的引水工程,也可以發展有國際化的大城市,這當中最為鮮明的城市就是美國的拉斯維加斯(位於美國中西部的大沙漠中,依靠科羅拉多大峽谷中的水壩引水發展起來的)。在我國,大部分北方的城市都是缺水的(可利用的水資源不多,人口基數大,人均用水量少)。在我國的華北平原,因為超采地下水都造成了地面的沉降,對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影響。

從元明清到現代隨著環境人口的變化,北京城水源地是如何變遷的

而北京也是一個缺水的城市(目前有人口2000多萬,2017年城市用水超過了40億立方米,相當於280個西湖的水量)。北京是一座歷史古都,從70多萬年前,山頂洞人在此生活,到700多年前成為元朝的都城,歷經多個朝代的更替,成為全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北京的發展都離不開水的滋養,水對於北京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從元代到現代北京城水源地的變遷。

從元明清到現代隨著環境人口的變化,北京城水源地是如何變遷的

在元代建都北京(那時候叫元大都,其實金朝北京就成為北方的政治中心了)起,北京這個地區是水網密佈,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比如說延芳澱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湖,水面面積可達方圓數百里,在清朝後期由於人為因素的影響逐漸消失)。而且北京西面被太行山東段山脈,北面和東面被燕山山脈西段所包圍,可謂是“三面環山”,地理位置極好。永定河,溫榆河以及潮白河的河水從海拔上千米高的山區衝向北京城,給北京城帶來豐富的淡水資源和肥沃的土壤,使得北京成為和周圍地方相比最為適宜耕種和居住的地區。

從元明清到現代隨著環境人口的變化,北京城水源地是如何變遷的

通過這些天然的河流人們開鑿運河把水流引入城內,供給古時人們的日常生活。在遠離河流的區域,人們通過打井取水的方法來獲得生產生活用水(當時的北京地下水位很高,很輕易的就能獲得清潔的地下水資源)。從元到明至清朝末年,北京城的用水都是像上面所說的解決的。而北京胡同中的“衚衕”兩字在蒙古語中的就是水井的意思,說明了當時水井是平民百姓用水的主要來源。

從元明清到現代隨著環境人口的變化,北京城水源地是如何變遷的

可是歷史的進程到了近代,隨著北京人口的增長,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1908年還成立了北京歷史上的第一座自來水廠-孫河水廠(主要的水源就是溫榆河,少量地下水作為補充)。而便利的水資源的獲取,使得北京城的用水量越來越大,原本自然環境所擁有的淡水資源越來越顯得短缺了。但是在1949年成立前的北京人口不過200多萬,人均淡水量有1000多立方米,還是可以通過日常節水來實現平穩的供水。

從元明清到現代隨著環境人口的變化,北京城水源地是如何變遷的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城人口呈現指數型增長,節水這條路已經行不通了(節流不行,只能開源了)。於是在1954年,在永定河上游(河北省懷來縣境內)修建了官廳水庫,這也是華北地區第一座大型水庫,這座水庫成為了60年代北京城最為主要的水源地。時間流轉了僅僅6年,日益增長的人口和水資源需求的矛盾有逐漸凸顯出來了,在1960年初,人們又在北京城的東北方向,潮白河的上游修建了更大的供水型水庫-密雲水庫。該水庫建成後成為了京津冀主要的水源地。到了20世紀80年代,北京城的供水量又上了一個臺階,為了保障北京的水資源供應,在1982年密雲水庫停止了向河北和天津地區供水,特供北京,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今天。

從元明清到現代隨著環境人口的變化,北京城水源地是如何變遷的

看到這裡,有些讀者可能就會想,一個地區的水資源可利用量是隨著當地氣候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在特定的環境下,水是“不可再生資源”,不可能一直無限滿足供給人們的生產生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開始想到了從水資源多的地方引水到北京,來解決北京城水資源危機。解決這個危機的方案就是“南水北調”。

從元明清到現代隨著環境人口的變化,北京城水源地是如何變遷的

其中“南水北調”主要分為西線,中線和東線,而中線工程的目的地就是北京等華北缺水的地區。從漢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引水,經過1000多公里的引水渠道,進入缺水的華北地區(終點位於北京的團城湖)。該工程從02年到14年底完工,歷時12年,終於結束了北京城用水的危機(也可以說緩解了整個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局面)。雖然現代的北京有了分散化的水資源供給,但是我們還是要有危機意識,也要通過科學的用水方式,主動做到“開源,節流”這四個字,我們的首都北京才會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宜居。

從元明清到現代隨著環境人口的變化,北京城水源地是如何變遷的

大家對從元明清到現代,北京水源的變遷的歷史瞭解了麼,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