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新添一個鎮?!年底亮相!

這兩天,記者重遊紅燒羊肉之鄉餘杭五杭時發現,集鎮大修接近收尾。鎮上老宅修舊如舊,有了烏鎮的顏值,而走進背街小巷,有了成都寬窄巷子的感覺。

偌大的小鎮彷彿掉入時光機,把人們拉回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餘杭新添一個鎮?!年底亮相!

鎮上老宅修舊如舊。

古五杭要復建

老人手繪兒時集鎮圖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家裡第幾代生長在這個集鎮上的人。”在沈壽發老人的記憶裡,五杭曾是個熱鬧的小集鎮,周邊村落種桑養蠶,家家養羊,盛產絲綢、羊肉、羊毛。

但是,隨著餘杭運河街道的設立,五杭和博陸、亭趾三鎮合併,街上的店面搬去新集鎮亭趾,超市、銀行、郵局、移動公司都走了,五杭漸漸成了沒人搭理的偏遠小集鎮。鎮上居民陸續搬遷,肯留下來的,只有那些走不動的老年人。

胡繁甫就是小鎮留守老人中的一位,他執意留下,是因為五杭有自己最美好的記憶,它停留在50多年前老人上小學的年代。

聽說,五杭要修舊如舊,恢復過去的模樣,老人激動地手繪了一幅《五杭鄉圖》,描繪兒時五杭集鎮的模樣。

“我小時候,五杭河流支流眾多,河上建有上能行走、下能撐船的石板橋。鎮上的解放路,就是過去的市河。”胡繁甫說,運河南岸五杭的繁華,是因為當地是個活水碼頭,過往商船雲集,買賣興隆,孩子們一年到頭都有看不完的熱鬧。

鼎盛時,鎮上經營水果行的商販就有100多戶,臨街有18個茶館店。可是,這些記憶早已消散,這改變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

當時,農村的交通工具被摩托車、拖拉機代替,密佈的河網阻隔了交通,高聳的石板橋上有踏步檔,摩托車也沒法開。於是,河道被填成平地,小橋流水的景象一去不返。

餘杭新添一個鎮?!年底亮相!

這裡有烏鎮的顏值

寬窄巷子的街景

如今,餘杭運河街道請來打造江南第一家浦江鄭宅鎮、溫嶺石塘濱海石屋度假區、富陽龍門古鎮的建築設計專家,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築設計研究院的邵展老師,恢復五杭集鎮的舊時風貌。

根據胡繁甫老人手繪的《五杭鄉圖》,五杭集鎮的恢復奠定了踏水而行,漫步街巷,品味市井的設計基調。

集鎮打通了運河、禾豐港、謝公港、漁橋港濱水環線,設計了宋、清、民國、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二十一世紀六個歷史節點,建築汲取傳統的花窗、披簷、粉牆、黛瓦、青磚、木構造等元素,進行立面改造,並對集鎮背街小巷進行提升改造。

現在去五杭,遊人不晃悠個大半天,根本看不完小鎮的美。

集鎮的起點是萬豐路的運河夜市(魚羊美食街);萬豐路、解放路交叉口,立起了五杭古市河遺址碑;沿禾豐港濱水漫步道,可過玉露橋,一路向西可達魚米風情碼頭。

因為集鎮老底子記憶被建築激活,曾經嫌棄五杭破敗、離開多年的老人們,紛紛回巢安享晚年。

今年年底前,五杭老集鎮將全新驚豔亮相。那裡有老人們用記憶拼搭的運河水鄉風情館,有運河特色小吃和大鍋紅燒羊肉,等你來聆聽古鎮的光陰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