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羅確實是自帶體系,但事情很可能沒有這麼簡單

當張路解說中說道皇馬進攻時根本沒有套路的之後(我重新看了錄像),我回顧了一下上個賽季同樣在諾坎普中的一個皇馬左路進攻的鏡頭。

C羅確實是自帶體系,但事情很可能沒有這麼簡單

然後是昨晚同樣位置的左路進攻:

C羅確實是自帶體系,但事情很可能沒有這麼簡單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是左路進攻,皇馬失去的不僅僅是C羅。在上賽季,皇馬左路4v4,參與這個局部小組的是C羅,本澤馬,馬塞洛,顯然這種組合可以讓皇馬左路球權更穩,配合更豐富殺傷力更大,然後皇馬可能直接依靠局部技術優勢直接從左路肋部打進去,即便打不進去他們幾個人也能把對手整體陣型吸引過來,然後依靠馬塞洛身後的克羅斯一腳交給弱側的魔笛或者卡瓦哈爾。

C羅確實是自帶體系,但事情很可能沒有這麼簡單

轉移的過程中,C羅和本澤馬開始歸位禁區,其中一個人又可以跑過去和魔笛方面策應,這時皇馬整體更逼近對方禁區,對方陣型還要再被調度到魔笛一側。這裡魔笛可以在右路興風作浪,甚至直接打進去,更可怕的是即便魔笛等人在右路打不進去,也一定把對面陣型重心全部拖到了右路,這時馬塞洛甚至處於空位,魔笛包括科娃或者巴斯克斯或者伊斯科或者跟過來的託尼,都可以一腳再交回給馬塞洛,這時馬塞洛是空位或者1v1局面,C羅和本澤馬都在禁區內--威脅巨大。

C羅確實是自帶體系,但事情很可能沒有這麼簡單

這是過去幾個賽季皇馬的基本思路,齊達內把這一群球員都拴在了一起,各司其職各顯神通。本澤馬優秀的策應能力是局部配合的源泉,馬塞洛超凡的左路能力和他逆天的停球能力是來回調度的基礎,託尼精準又短平快的轉移又進一步提高了效率,魔笛小怪獸一樣的打法對吸引對方防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後C羅bug級的終結能力和他恐怖的威懾力也可以讓對方防線出現各種混亂,讓這些球員和齊達內互相成就共同創造了奇蹟。

C羅確實是自帶體系,但事情很可能沒有這麼簡單

過去很難說這套打法的原點在哪裡,但昨晚的國家德比給出了答案。沒了C羅最後的終結這一群過去三年都堪稱世界最佳的中場,幾乎都不會踢了。或者說以前的套路,玩不轉了。和圖裡面一樣,現在只有本澤馬來策應馬塞洛,2v3或者2v4,稍強一點的球隊都可以解決他們,即便他們回傳,人數的劣勢讓託尼的作用大打折扣。因為以前對方疲於奔命可能才能把皇馬第一波左路攻勢擋回去,球到託尼腳下時他是比對方快至少半拍的。但現在,對方協防球員知道他很快就要接球,就至少不會再慢他那麼多。實際上在這裡,皇馬過去的套路就被掐死了。

為什麼會這樣?答案之一是貝爾死抱邊路,特別是很愛抱在右路,他右腳傳中明明差點意思,所以在右路他只能內切,內切就要球權,就要等人喂。一方面,他這個踢法,需要他附近的人大量為他穿插跑動,另一方面,他就不能像C羅在第一張圖那樣,從中路溜到左路策應馬塞洛,他最多從右路溜到中路等人喂,也就是說由於他這個抱右路的習慣,皇馬的進攻非常容易在局部少一人!而事實上,貝爾在左路,威脅明明大得多,不知洛佩特吉是無奈還是無能。

C羅確實是自帶體系,但事情很可能沒有這麼簡單

在這一系列基礎上,皇馬想踢出套路怎麼可能,整個進攻都在彆扭之中進行,難怪連續6場0進球。C羅在過去那套體系裡貢獻之大簡直罄竹難書。特別是現在,很難不讓人覺得他才是那個體系的原點,齊達內圍繞著他,把其他人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他站在中鋒位置上,作為整個體系的支點,來回不斷在兩個肋部策應,然後歸位終結,而其他人不僅要依賴他的策應還要依賴他的終結--包括馬塞洛,這個目前唯一不像是在裸泳的人。

但更不可思議的是在都靈發生了,在皇馬中鋒C羅作為至少過去三個賽季的體系原點讓人誤以為他實實在在的已經變成了一個純正的中鋒。但在尤文,他居然變成了前腰。這遊戲怎麼玩?而且當我看到他在尤文不斷在左路肋部給滿族迪巴拉喂餅的時候,我明白了,他確實是自帶體系,但不單單隻有一個體系。

C羅確實是自帶體系,但事情很可能沒有這麼簡單

現在他在尤文逐步適應,進球開始慢慢穩定,可能不久的將來,又一套穩定又以他作為原點的體系出現,這次加入些許意大利阿囧元素,可能又別有洞天。如果成真,那麼C羅就能出現在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中,真。

C羅確實是自帶體系,但事情很可能沒有這麼簡單

對此,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