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解決數據輸出與隱私保護的方法之一

無論在中國還是在美國,用戶隱私洩露和數據被濫用的問題,都引發了很多關注。吳軍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了他對數據和隱私問題的一些思考。

區塊鏈:解決數據輸出與隱私保護的方法之一

首先,吳軍指出,當用戶為了使用一些互聯網服務,同意公司提出的服務協議時,其實已經輕易答應了要給出自己的數據。“當你獲得方便的時候,也造成了很多麻煩”。比如,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就會比用現金支付暴露更多的隱私。吳軍說:“任何時候不能指望商家的善意,這是指望不上的,事實證明也是如此。”

然後,吳軍給出了幾個更進一步的思考。

第一,數據到底屬於誰。即使法律規定數據屬於用戶,但是公司不會把數據給你看。即使真給你看,絕大多數用戶也看不明白,實際上真正從數據獲益的仍然是公司。公司甚至會把你的數據轉賣給第三方來獲得收益。

第二,價格歧視的問題。比如,網上不斷出現用戶抱怨,當自己再次去搜索到同一個目的地的機票時,機票價格就比第一次看到時要貴,因為互聯網公司通過你多次訪問的數據判斷出,你真的要買機票了。或者,電商公司通過用戶數據判斷出你不是價格敏感型用戶,如果你對價格不敏感,它會給你顯示更高的價格。

第三,不能指望商家的善意,法律目前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就要寄希望於技術手段。吳軍認為,區塊鏈可能是一個技術解決手段。區塊鏈技術可以讓用戶仍然保留對個人信息的控制權,如果公司通過這些數據謀利,個人也可以獲得收益。但是,目前區塊鏈技術也沒有做到這一點。

大數據處理信息服務商金盛網聚WJFabric認為,數據輸出與隱私保護自大數據行業出現之初便是一對矛盾體。如果以消除矛盾為目標,則必然是以成全一方的同時損失一方為結局。因此,這樣一對矛盾,只能盡力平衡,而無法徹底消除。技術的問題終歸需要技術來解決,通過對矛盾的調和,不斷達到新的利益平衡。數據隱私並非法外之地,以技術為主導,輔以行政監管,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解決數據時代的隱私保護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