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公屋守護者’尼弗·布朗


告別‘公屋守護者’尼弗·布朗


Neave Brown 2017. © Garath Gardner

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師和社會保障性住房的先驅者,尼弗·布朗(Neave Brown),在經過了與癌症的鬥爭後,不幸地去世了。

尼弗·布朗於1929年出生於紐約州烏提卡(Utica),在少年時代來到英國,並且在英國著名的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完成了建築專業的學習,開啟了作為職業建築師的生涯。尼弗•布朗因為他在社會保障房方面的開創性努力而得到了公眾的認可,去年10月,在英國女王的授意下,尼弗•布朗獲得了2018年度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頒發的“金牌建築獎”。

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RIBA)董事長本·德比郡(Ben Derbyshire)日前沉痛宣佈,尼弗•布朗因病於2018年1月9日不幸去世。

尼弗·布朗:現代主義社區住宅先鋒

告別‘公屋守護者’尼弗·布朗


告別‘公屋守護者’尼弗·布朗


> 亞歷山德拉路住宅

尼弗·布朗在1929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烏提卡(Utica),在少年時代來到英國,並且在英國著名的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完成了建築專業的學習,開啟了作為職業建築師的生涯。而今,他已經於十五年前關閉了自己的建築工作室,並且重新進入學校學習,在英國倫敦城市行業協會藝術學院(City and Guilds of London School of Art)開始了自己在繪畫藝術領域的學習和創作。而成為藝術家也曾是尼弗·布朗在20歲時,在建築師之外的另一個夢想。

對於城市社區這一尺度的建築規劃,尼弗·布朗在他自己的建築理念和實踐中,扮演了一個崇尚功能、審美和倫理的現代主義先驅者的角色。一種實用主義的建築設計思想,讓他的建築作品體現出一種在空間維度和行為尺度上的秩序感。這首先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尼弗·布朗於倫敦溫斯科姆街(Winscombe Street)設計的一個五連排私人住宅項目中體現。在這個為他和他的朋友們所設計的住宅建築中,起居室被安排在上層,以更好地利用日光的光照。而其他的房間,連同一個私人花園被放置在地面一層的空間內。在搬到自己設計的鄧博因路住宅(Dunboyne Road Estate)之前,尼弗·布朗居住在這套他在半個世紀前建造的房屋中長達40年。

告別‘公屋守護者’尼弗·布朗


> 亞歷山德拉路住宅

從為自己和朋友們建造的公寓中,經驗豐富的建築師同行們可以看出,作為建築師,尼弗·布朗對於空間的理解,不僅僅將其限定在物質這一概念的窠臼中,而是把它視作社會政治、社會文化、文化心理的一種表徵。在他的建築作品中能夠窺知空間之於建築所表現出的種種多義性。同樣地,個人生活和社會關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空間所塑造。這種對於空間的深刻思考和見解在五十年前可謂十分超前。法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亨利·列斐伏爾(HenriLefebvre)在尼弗·布朗活躍的上世紀七十年代曾經說,“就在不久前,空間一詞還有著嚴格的幾何學意義,它給人的印象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範圍”,“社會空間”的概念在當時還令人不可思議。

在倫敦北部的卡姆登(Camden),為吸引住戶到倫敦市中心外安居,當地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力發展建築設計,提倡自由而實用的建築設計。作為當地市政建築部門的建築師,尼弗·布朗在這一區域設計了亞歷山德拉路住宅(Alexandra and Ainsworth Estate)。這處地產中包括為五百戶家庭設計的住宅,同時帶有一些附屬設施,比如公共花園、商店、社區中心和學校等等。作為在當時一個具有先鋒氣質的建築項目,住宅建築具有階梯狀的立面和佈局,讓五百戶家庭與整個社區便捷地溝通相連。階梯狀的建築佈局,同樣可以使每個家庭擁有自己的露臺或屋頂花園。而作為一個社區,無論是從相對的體量和內部功能結構上看,亞歷山德拉路住宅本身更類似於一個小型的城市,用尼弗·布朗自己的話說,則是“一小片城市(A Piece of City)”。

告別‘公屋守護者’尼弗·布朗


> 溫斯科姆街五連排私人住宅

在這裡,尼弗·布朗的建築也被視作一個特殊的文本化的身體,在其內部穿行漫步時,可以明晰地探知其敘事網絡。三個平行的東西向樓群,新月形的社區邊界,可以讓周邊鐵路線運行時的聲響和振動消減至讓人們可以忽略的水平。社區中有高低兩排公寓住宅。較高的一排達到八層,它緊鄰鐵路線,外形類似於古代兩河流域的金字型神塔。這種外形結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隔音板的作用,以消除樓宇旁火車行經的影響。建築和社區中所採用的部分橡膠材質建材也能抵消部分火車帶來的震動感。而另一面,較低的一排住宅,有四層高,靠近人行道羅雷路(Rowley Way),與第三排住宅隔街相望。這座4層高的住宅建築,包含雙層公寓以及各個公寓共享的步道、階梯和供人們遠眺的花園。這處至今仍然別具一格的住宅區曾經被許多電影、電視劇和唱片封面作為取景地。

告別‘公屋守護者’尼弗·布朗


> 鄧博因路住宅

尼弗·布朗的另一個建築項目鄧博因路住宅,是英國的第一處低層高密度住宅區。這個住宅區由71個公寓或雙層公寓組成。作為卡姆登郡的一處戰後現代住宅建築項目,尼弗·布朗在這個住宅項目中,對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底層住宅建築風格進行了再設計。在與道路平行的二至三層住宅樓中,百餘年前尋常的建築體量和規模,以及建築所塑造的鄰里親密度仍然體現於他的現代設計中,而加入了對於現代主義建築空間設計的理解,滿足著城市通向新生活的道路。每個住宅所帶有的獨立露臺和公共花園,則是在表象上與維多利亞傳統迥然不同的一點。


告別‘公屋守護者’尼弗·布朗


> 亞歷山德拉路住宅

在“卡姆登時期”之後,尼弗·布朗又接手了意大利與荷蘭等地的幾處建築項目。這些項目也以社區住宅為主,另外也包括其他的建築類型,比如賓館、景觀等等。不過,他的建築實踐重點仍然在社區住宅方面。在面對意味著“人際關係的總和”的社區時,尼弗·布朗將他對這一複雜概念的理解全部體現於社區住宅建築本身。住宅項目作為一個系統的社區,既是城市的一部分,又是城市中不同類型的人的集合。尼弗·布朗在他的社區住宅建築中,把露臺花園和公共花園這兩個看似功能重複的區域,賦予了不同的功能和語義。前者是社區中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的休憩之所,而後者則是充當了一種在更大場域中的會客廳的作用。對於現代社區而言,各個互動性特徵的反應是社區內外部環境的重要指標。在居住社區中,每一個個體都來自不同的背景,他們之間的多元關係構成了社區的複雜網絡空間(Cyberspace),而社區的“會客廳”公共花園對於成員間互動狀態的保持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從這一點來看,與其說尼弗·布朗是專注於居住社區建築的建築師,不如說是居住社區的規劃師和某種意義上的服務設計師。

告別‘公屋守護者’尼弗·布朗


> 亞歷山德拉路住宅

如今,尼弗·布朗已經離開建築行業,專注於他少年時代就熱愛的繪畫藝術中。即使在他的建築生涯中,他也沒有放下他的畫筆。在他近年的一些抽象繪畫中,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解讀他的作品,畫面中各個區塊或部分的融合於衝突,正是我們所處的複雜社會的一種展現。這也呼應了他在“理性”的建築設計和“表達自我”的繪畫藝術兩條道路上並行的一生,建築在他的心目中或許是繪畫之餘的愛好。在得到自己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2018年皇家金獎的時候,他這樣說:“我只是碰巧獲得了這個獎項,事實上我的一生也是這樣。這個獎章完完全全在我的意料之外。他是對我的建築作品,質量和與社會的緊密聯繫的認可。太棒啦!”無論作為建築師本人尼弗·布朗他如何看待自己的建築生涯,他創造性的建築設計真正地為我們解決正在面對的現代城市居住和社區問題提供了一種良好的設計解決方案。

告別‘公屋守護者’尼弗·布朗


> 亞歷山德拉路住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