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次新”小黑馬,已具備重估基礎!

週一,次新醫藥股華森製藥再度漲停,三連板,前期強勢股九典制藥、盤龍藥業等集體拉昇。

機構分析認為,經過3年的調整和重塑,次新股原有的很多特性已經發生系統性轉變,但同時也被賦予了很多新的時代特徵。站在當前時點,次新股已經具備了重估基礎。

投資觀點:

(1)10月以來的反彈中“次新行情缺席”

近期我們發現次新表現有悖於以往的經驗規律,即本輪創業板上漲中“次新行情”缺席。具體來看,2016年以來創業板出現了四次持續時間在30-40個交易日的反彈,四次反彈中次新板塊均未缺席且彈性更大,而10月19日開始的這輪反彈中,次新股基本沒有相對收益。

與之相反的是低價股的表現,10月19日以來,伴隨著市場反彈,低價股成交額逐步上升,且超額收益顯著。

優質“次新”小黑馬,已具備重估基礎!

(2)當前整個次新板塊的超跌是成立的

2016年之後,伴隨資本市場生態重塑,次新板塊熱度迅速降溫,雖然榮登“板塊之王”,但由於白馬藍籌的風格持續演繹,次新股的人氣和存在感都持續下滑,不論市場表現還是關注度都今非昔比。今年以來次新股也持續低迷,破發現象頻出,除受市場環境、監管影響外,在經過17年新股發行提速後,優質新股公司已大幅減少。故而在市場整體疲弱,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背景下,次新股市場走弱在所難免。

經過3年的調整和重塑,次新股原有的很多特性已經發生系統性轉變,但同時也被賦予了很多新的時代特徵。站在當前時點,我們認為次新股已經具備了重估基礎:

(一)次新股歷來是資本運作高發地段,而16年後併購重組持續收緊,導致兩個結果:一是公司業務更加純粹,業績更加貼近內生性增長;二是因併購重組產生的商譽較少,對應的商譽減值風險較低。

(二)在大盤藍籌的市場風格以及IPO快速發行的背景下,多數新股缺乏研究覆蓋,給了這批公司低估和錯誤定價的機會。

(三)隨著10月以來再融資與併購重組的明確放鬆,這批次新股資本運作的動力可能更強。

(四)歷史上多數時間段,次新股估值普遍偏高,只跟風險偏好相關而難反應基本面;當前,在連續調整後,次新股中也出現了很多估值價格合理的標的。

相關標的:設計總院、創源文化、銳科激光、盤龍藥業。

溫馨提示:大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進行討論留言,後臺看到會及時回覆大家,老師定期會送上品質乾貨,請大家積極關注呦!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學習交流、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和觀點。本人及所在機構不持有上述股票,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