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製片真的已成“明日黃花”了嗎

說起譯製片,許多人都不會陌生。正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個中國譯製片最輝煌的時期,我們才第一次接觸到《追捕》《佐羅》《虎口脫險》等無數膾炙人口的國外電影,那些或輕柔或灑脫,或陽剛或嬌媚的配音腔調,也因此成為了幾代人的共同回憶。直到今天,我們還津津樂道於那些人名的念法和聲調,這也是譯製片給我們文化生活打下的深刻烙印。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中國電影市場日益同國際接軌,更多國外大片進入國內院線,中國觀眾的外語水平越來越高。如今走進電影院,許多人都願意選擇原版電影,享受原汁原味的視聽盛宴。“看看字幕就可以,不需要譯製片”的說法得到了不少認同。

難道譯製片真的沒有存在必要了嗎?恐怕並非如此。事實上,譯製片的魅力並不在於將影片對白如實翻譯,而是用漢語的方式去表達人物的情感,使一個個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像《追捕》中的杜丘冬人、《虎口脫險》中的斯塔尼斯拉斯,以及《排球女將》裡的小鹿純子,這些經典的銀幕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同配音演員惟妙惟肖的演繹密不可分。其中很多細膩的情感變化,都是通過聲音再現而得到充分表達,這是字幕所不能比擬的。任何一次譯製,都是一次重新創作,沒有配音演員同人物角色的心靈貼近,便不會有內心衝突與性格特點的精彩摹畫。因此,譯製片作為一個獨特劇種,其藝術價值首先值得肯定。

此外,在文化交往更為密切的今天,譯製片的作用不容小覷。無論是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還是讓方言電影得到廣泛傳播,譯製都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環節。對於走向海外的國產電影來說,用接地氣的方式把其中的文化內涵提煉出來、傳遞出去,是推動中國電影繁榮發展的力量所在。近年來,以方言為主打的地方電影佳作迭出,如果缺少了譯製人員的精心烹製,這道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饕餮大餐”不免會因語言限制,而難以走近全國觀眾的視野。譯製片作為文化交流的重要推手,依然承載著時代賦予的文化使命。

一部經典的譯製片能夠賦予一部電影新的生命。讓譯製片在銀幕上重新活躍起來,一方面要在製作上精益求精。過去,譯製一部電影需要字斟句酌、仔細推敲,而現在一些電影配音只需要短短几天,甚至同一部電影的配音演員彼此都不見面。沒有質量的保證,自然得不到觀眾捧場。另一方面也離不開社會的關注支持。比如今年年初,一檔名為《聲臨其境》的電視節目,就讓更多人開始關注配音這一“幕後工作”。今天,在嗶哩嗶哩等網絡社區,許多配音工作者都有了自己的“粉絲群體”,“聲優”已成為一份讓許多年輕人豔羨的職業。保護和支持譯製片發展,說到底是對本國語言文化的尊重與傳承。讓聲音藝術在當代煥發活力,仍然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

(毛梓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