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賺錢邏輯:均值迴歸與線性思維

關注我,讀文章,學投資↗

你不可不知的賺錢邏輯:均值迴歸與線性思維

近期,市場轉暖,大盤有觸底回升的態勢。

然而就在不久前的幾個交易日,還是人心最黑暗的時刻。

這裡是否是最後的底部我們還要回頭再看,但是這個位置悲觀是不理智的。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個人觀點。


中旬的時候,接到同行朋友的電話,說實在受不了了,虧錢並不是最難受的,而是看不到希望。

更有甚者,各種“鬼故事”在圈子裡來回流傳,對心態影響很大。各種研究分析看到,很多好公司接近歷史屈指可數的便宜了,但是大家都說:還會更便宜。

我說,你別聽他們說就好了。雖然我們都知道市場噪聲很大,但是真的來的時候還是會擾亂心智。就像人人都知道感冒會痊癒,但是依然會難受一樣。

他說,如果真的像他們說的那麼糟糕呢?

我說,其實每次見底,讓人恐慌的原因是每次恐慌的理由在變。

但是每次事後再看,儘管理由在變,市場中大家的行為模式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

樂觀和悲觀,最終形成了兩頭非理性的行為,實質性的悲觀樂觀只是移動了理智判斷的中樞。

但是,當群體悲觀的時候,其實大家都已經做出了賣出的行為,他們的意見往往也並不重要。

從這個位置看,理智持有真正好而低估的公司股票,並沒有那麼可怕。

很多利空都會隨著上漲在幾天內就煙消雲散。好公司好股票也會逐漸開始迴歸均值。

那麼今天我們拋開專業分析,來聊聊均值迴歸思維和線性思維

你不可不知的賺錢邏輯:均值迴歸與線性思維

股票的價格就像狗忽遠忽近

均值迴歸

均值迴歸思維,是理性人要保持的思維方式。所謂均值迴歸思維,在價投圈比較流行,類似於格雷厄姆說過,股票的價格就像狗,狗的主人就像是價值,遛狗時,狗忽遠忽近到處跑,總是會跑回人的身邊。中國傳統文化中說的物極必反,也表達了均值的思想。

在均值迴歸的思維中,這個世界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壞。任何過度的反應都是缺乏理性基礎的。

均值思維的投資人,都喜歡舉個鐘擺的例子,認為群體的情緒就像大笨鐘的鐘擺,從一頭擺動到另一頭,反應了人的極度悲觀和樂觀情緒。只是在現實市場中,我覺得更像是鞦韆,沒有人知道這個擺到底會有多長。但是我們卻知道擺的中樞在哪,和現在到底偏離了有多遠,值不值得進去承擔一起繼續擺。

既然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那是否還有判斷的意義?

過度的判斷,會不會由於在鐘擺過程中的波動中交易,而產生各種無謂的損失?

我不知道,我相信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瞭解並沒有那麼多,不知道的不去做就好了。

線性思維

線性思維,簡單講就是:情況好了,我認為未來還會好,甚至更好。如果情況壞了,那麼就會悲觀,甚至認為未來會更糟。

具體的表現形式就是,好的時候,過度關注利多;而不好的時候,又過度關注利空。很少有人去思考,這些利多和利空哪些是長期存在的,哪些又是新的預期。

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背後就是對人類線性思維的應用。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時,索羅斯為首的基金同時從股市、匯市、期市三方面圍剿港幣聯繫匯率——大量沽空港幣現匯,配合賣空港幣期貨,並在股市拋空港股現貨。他完美應用了群體性線性思維,並觸發群體行為從均值迴歸向非理性一端運動。

你不可不知的賺錢邏輯:均值迴歸與線性思維

線性思維是大部分群體的行為特徵

又譬如今年的醫藥消費行情,在高位的時候,股價漲勢好,那麼消費企業的報表和業績是沒有人懷疑的,甚至脫離了宏觀社會零售數據,給出了未來幾年的線性預期並付諸股價。

再比如,9月中旬的市場氛圍,大家會說出各種各樣的利空,很多從來不關心政治的人開始關心政治,甚至一些和股市關係不大的話題,受制於各種各樣輿論的引導。相反,上漲幾天以後,很多利空又無人提及。

為什麼我認為均值迴歸思維比線性思維理性?

因為線性思維是大部分群體的行為特徵。

歷史上看,投機為目的的群體性行為,基本都是非理性的,而股市大部分人來都是投機的。線性思維兩頭趨於衰竭,容易被均值迴歸思維利用。

相反,線性思維很難佔均值迴歸思維的便宜。因為如果大家都是均值迴歸思維,市場就會穩定,線性思維就會認為市場會一直穩定。然而,這個世界不可能一直穩定,一旦出現波動,線性思維就會再現江湖。

當然,大家幾乎不可能都是均值迴歸思維的,畢竟這是一種有悖於人性的思維方式。

即使是堅定的均值迴歸理念的人,面對群體性現象時,所謂“沉默的螺旋”效應,也會感到難受和被邊緣化。

當身邊的人都發瘋的時候,如果你不跟著發瘋,你看上去就像個瘋子。

這也是為什麼成功往往屬於偏執狂?

^_^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啟發,歡迎轉發點贊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_^ 歡迎關注我,我會經常寫一些文章,帶你慢慢看懂金融市場背後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