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趙縣的家鄉文化印記裡,不能沒有泥溝村絲絃名伶張金鐸

他叫張金鐸,是河北趙縣絲絃名伶。風流倜儻的張金鐸活了85歲,大約有六、七十年的光景是在村裡唱絲絃戲。他人長得俊朗,瘦高個,白淨臉,加之扮相古樸典雅,瀟灑穩重,便有了些大家風範,單憑這些就足以粉絲擁躉了,而舊時梨園,卻又是個易生風花雪月之地,就沾了一身的風流韻事。

石家莊趙縣的家鄉文化印記裡,不能沒有泥溝村絲絃名伶張金鐸

金鐸所在的村子,村名十分土氣,叫泥溝村。泥溝村是個戲窩子,專唱絲絃。清末年間,村裡出了個郝老鵬,不知從哪兒學的花臉行,他徒弟一大堆,僅用徒弟就能開戲。他最後一次在村南戲臺子上唱戲,是被徒弟們架上去的,日本人來後,就沒怎麼見老先生唱戲了。郝老鵬戲班在當時很能賺錢,說盆滿缽盈有點框外,但人人也能吃個肚兒圓。村裡人看了眼熱,紛紛把孩子送到郝老鵬這兒,不為別的,混口飯吃就行。

石家莊趙縣的家鄉文化印記裡,不能沒有泥溝村絲絃名伶張金鐸

久而久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唱絲絃的,喜歡絲絃成了這個村一種獨特的鄉俗,而且,他們喜歡絲絃戲真切地喜歡到了骨子裡。後來,坊間就有了“泥溝人不嫌臊,出門唱著絲絃調”的調侃,就有了“紡花織布唱秧歌,耪地扶犁哼絲絃”的俚語。那年頭,方圓百里提起泥溝絲絃,真個是如雷貫耳,皓月當空!

石家莊趙縣的家鄉文化印記裡,不能沒有泥溝村絲絃名伶張金鐸

金鐸從十五、六歲學戲,趕不上泥溝絲絃最輝煌的時期。他跟郝老鵬的徒弟張小椅學鬚生。一天,他正在師傅家學一出叫《張九成算卦》的戲。街門吱呀一聲,走進來一位中年人,那中年人清清爽爽,二目有神,嗓音洪亮,氣沉丹田:“張師兄在家嗎!”

“是鳳祥師弟吧,快進來!進來!”

石家莊趙縣的家鄉文化印記裡,不能沒有泥溝村絲絃名伶張金鐸

進來的是小椅的同門師弟何鳳祥。風祥,乳名狗旦,工小生,藝名“趙州紅”,當時是石家莊絲絃劇團的臺柱子。他有戲緣,出道兒早,趙州鄉間曾有“看了何狗旦,三天不吃飯”的讚譽。

何鳳祥進了院落,沒顧上與師兄寒暄,一眼便看到了身架優美的張金鐸。

石家莊趙縣的家鄉文化印記裡,不能沒有泥溝村絲絃名伶張金鐸

“這後生是誰?”金鐸近身一步,抱拳道:“師叔好。我叫張金鐸,泥溝村的。”何鳳祥點點頭,把張金鐸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打量了一番:“跟我走吧,到石家莊去唱戲。”

石家莊趙縣的家鄉文化印記裡,不能沒有泥溝村絲絃名伶張金鐸

就這樣,金鐸被何鳳祥一眼看上,直接帶到市絲絃劇團學戲。何鳳祥人到中年膝下還沒有子嗣,原本指望著金鐸養老送終,就視他如己出,除了毫無保留地傳道授業外,儘量讓他吃好穿暖,還經常說些掏心窩子的體己話:“你跟著我,也不算是徒弟,也不算是乾兒子,到時候我老了,你管管我就行了!”

石家莊趙縣的家鄉文化印記裡,不能沒有泥溝村絲絃名伶張金鐸

誰知,突如其來的“文革”,讓金鐸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變化。何鳳祥受到衝擊,其中一條罪名就是保護地主崽子張金鐸。一天,師傅把金鐸叫到身邊,他那欲言又止的表情,讓金鐸心似針扎:“師傅,我還是回鄉下去吧。”師徒灑淚而別。

石家莊趙縣的家鄉文化印記裡,不能沒有泥溝村絲絃名伶張金鐸

畢竟是鄉下,村裡的日子相對平靜。喜歡唱戲的張金鐸回到泥溝村,就入了村裡的“農樂絲絃劇團”。那工夫,劇團的日子也不好過,逢有演出,演員們要湊些粉子錢,他拿不出錢,只好從家裡偷些棉花和糧食交到團裡。農閒時節,演出最忙,接戲的村子都要派20多輛膠皮大車來接箱接演員。泥溝絲絃戲沒有劇本,全憑老師傅口傳心記。金鐸不識字,但記心好,演過的劇目如《康熙私訪山東》《忠保國》《反洪洞》《下河東》《下陳州》《出慶陽》《金鈴計》《金簪記》《花打朝》《煤山》等都裝在了他的肚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