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銀行引金融“活水”潤澤民營經濟

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王蓓蓓)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作為民營企業的“親密夥伴”,光大銀行積極響應、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重大部署,注重下沉服務重心,將金融“活水”引向服務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最後一公里”,真正潤澤民營經濟。

服務民營經濟要做到四個“一視同仁”

企業興,經濟方興,金融才興。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光大銀行多年來堅持秉承金融報國之心,把服務實體經濟當做己任,相互扶持、互惠共贏。

光大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曉鵬表示:“改革開放40年以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光大銀行一定要認真落實中央的指示精神,毫不動搖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他還要求,在支持服務民營經濟方面,全行要做到四個“一視同仁”,即信貸政策上一視同仁,不提高准入門檻;服務效率上一視同仁,不優柔寡斷;激勵約束上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產品創新上一視同仁,不左顧右盼。他指出,只要民營企業“股權清晰、治理健全、產業健康、信譽優良”,就應該得到和國有企業一樣的金融服務。他特別強調,在服務民營企業方面要做到“三個提倡”,即提倡主動上門服務,提倡主動解決困難,提倡主動回應熱點,以實際行動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助力民營經濟更加美好的明天。

數據顯示,近三年光大銀行累計投放小微企業貸款超過萬億元。特別是今年,光大銀行進一步加大了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截至9月末,民營企業貸款餘額3863億元,比年初增長495億元,佔全部貸款增量的39%,貸款增速13%。客戶數較年初增長11%,佔對公客戶數的66%,佔比高出年初3個百分點。未來三年光大銀行還將進一步加大信貸投放額度,確保民營企業為主的普惠金融足額有效投放。

產品創新讓民營企業快速獲貸、少花錢

做好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是金融機構的責任,也是普惠金融事業的關鍵一環。近年來,光大銀行積極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增加和豐富金融供給,不斷滿足實體經濟金融需求,培育了一批優勢業務和特色品牌。

針對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點問題,今年,光大銀行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從總行層面系統推進普惠金融的政策研究、業務創新、產品研發、組織營銷等工作。各分行也都成立了普惠工作委員會和普惠金融部,推廣信貸工廠作業模式,實行集中化、批量化、專業化作業流程。

今年11月,光大銀行第一家普惠專營機構——蘇州干將路支行正式掛牌,一起授牌的還有北京西直門支行等另9家機構。“普惠金融專營支行”是光大銀行依託現有網點和專業團隊,聚焦普惠金融業務領域,重點為小微企業、民營企業開展授信金額1000萬元以下貸款業務的專門機構。

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光大銀行有感情,也有實力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好條件。此次授牌“普惠金融專營支行”,再次下沉服務觸角,延伸網點服務功能,就是為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堅實保障。

業務發展方面,光大銀行將“大數據”“供應鏈”“線上化”作為發展普惠金融的三大利器。今年8月末,“陽光e微貸”正式上線。該產品突破傳統授信業務理念,運用互聯網思維,把互聯網、大數據和信貸業務有效結合,將信貸業務化繁為簡,通過分析企業和企業主結算及資產信息,讓信息不對稱、缺少抵質押擔保而難以獲取貸款的小微企業,在短時間內即可完成線上貸款全流程。客戶可“隨時支取,隨借隨還”,不僅從效率上解決了小微企業燃眉之急,還從根本上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

另外,今年以來光大銀行還相繼推出“陽光再保理”“陽光融e鏈”及其項下“TCL簡單匯保理”“雲鏈保理”等多種供應鏈創新產品,切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其中,光大銀行與TCL集團合作的“陽光融e鏈”在線供應鏈保理業務作為扶持民營經濟的典範案例,具有標杆意義。光大銀行精準切入供應鏈場景,通過在線供應鏈產品為中小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盤活流動資金。從提交申請到獲得貸款只需要2個小時,民營企業獲取貸款成本下降80%。以此為契機,光大銀行力爭為TCL集團供應鏈條上近萬家民營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同時,光大銀行在線供應鏈產品還幫助蒙牛、河鋼等眾多核心企業,穩定供應鏈條金融需求。

光大銀行各家分行也積極響應國家和總行的號召,以實際行動馳援民營企業,幫助本地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光大銀行廣州分行為鉑濤酒店集團提供建店融資、聯名卡、支付結算等專屬金融產品,該“金融+酒店”的“鉑濤方案”專門為鉑濤加盟商量身定製融資選擇,針對加盟商投資建店裝修、酒店開業物資採購等,給予最高金額不超過500萬元的敞口授信額度,對於日常經營週轉的給予綜合授信額度不超過100萬元。光大銀行廈門分行與廈門市知識產權局聯合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品“知銀貸”,以企業擁有的專利權為擔保,向其提供融資服務。光大銀行寧波分行創新推出“陽光設備融易貸”產品,既緩解了設備購買商(法人)一次性付款壓力,又解決了設備生產商資金佔用等問題,目前已經為3400餘家企業投放貸款約32億元。

機制創新讓金融服務更具特色和實效

善抓商機、快速決策和經營靈活是民營企業的特點,能否提高服務效率可以說是民營企業共同的“痛點”。近年來,光大銀行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下工夫,著力推動業務流程優化與再造,加強線上線下服務融合,努力構建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模式,切實提升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獲得感。

小微金融難題多但空間大,商業模式是否可持續是關鍵。而商業模式的可持續必須基於小微金融的特點和規律,突出抓好風險控制、成本管理、綜合收益等關鍵環節,提供更加易於小微企業接受的融資選擇。針對上述情況,光大銀行加快推進金融科技、大數據等相關技術在風險管控方面的應用,根據民營企業風險狀況,實施差異化授信政策和貸後管理方案。

據瞭解,光大銀行通過整合小微企業現有物流、賬款、退稅等數據,形成自身數據庫,並應用於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的全流程,發揮數據最大價值。同時,光大銀行主動對接工商、稅務等外部數據資源,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客戶分析與模型篩選,為客戶精準畫像,實現精準服務。此外光大銀行還利用大數據搭建風險防控模型,通過適時監控、數據分析,提供智能決策,強化風險管控。

為了更好地服務民營企業,光大銀行還啟動“百戶計劃”,明確100戶全行重點支持的民營企業客戶,由集團、總行領導和分行一把手親自帶隊拜訪,加大合作力度,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助力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一位光大銀行服務多年的民營企業客戶表示:“我與光大銀行打交道有十多年了,風風雨雨相互見證了各自成長。我的企業能由小做大做強做優,很多時候來自光大銀行的援助之手。光大銀行工作人員還來到我們企業就發展問題進行交流,我明顯感覺到雙方的合作更實了,關係更近了。”

另外,光大銀行還充分發揮光大集團陸港兩地、綜合金融優勢,通過多種融資工具為民營企業多渠道融資,拓寬民營企業資金獲得途徑。當前光大銀行、光大保險等機構正在積極探索設立債轉股基金,嘗試通過債轉股方式,緩解民營企業債務壓力,優化民營企業資產負債結構。基金可以綜合運用老股受讓和定增入股等多種股權投資形式,通過“入股還債”提供流動性支持,著力緩解民營企業階段性現金流緊張和大股東股票質押融資平倉壓力。

服務小微企業,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光大銀行未來將圍繞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的戰略願景,推進“敏捷、科技、生態”轉型,不斷創新機制與模式,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優化民營企業融資結構,推動民營企業產業升級,為實現與民營企業的合作共贏,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