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完美的光环下,一个比一个惊讶

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然而,正所谓人无完人,出于方方面面的需要,不少历史人物即便是存在许多从咱们常人的角度难以理解的不足,甚至称得上是“劣迹斑斑”,但他们仍被塑造出一副完美的模样。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否认这些历史人物的伟大,相反,他们的历史功绩,足以让人们直接选择忽视他们的不足。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他们的黑历史。

1.乔治·华盛顿 在美国人眼中,华盛顿是一位完美的国父。就带领美国实现独立,总统任期满后毅然决定不再连任,牺牲莫大的权力来维护宪法,这一点就足够看出华盛顿的人格魅力。然而,华盛顿光辉人生的背后,也有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劣迹”。首先,华盛顿与同样伟大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还不一样,华盛顿本人并不排斥黑奴制度,相反,他本身就是一个大地主。当时的弗吉尼亚州规定,奴隶只要在一处固定居住并工作超过半年,就可以申请成为自由民。因此,华盛顿不到半年就要解雇一次手下的黑奴,为的就是阻止他们成为自由民。另有一个骇人听闻的说法:华盛顿的满口假牙,是从黑奴口中拔下真牙做成的。1791年,为了反抗联邦的蒸馏酒高税率,宾夕法尼亚州出现示威游行,继而产生暴动,最终演变为起义运动,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威士忌暴乱”。身为美国总统的华盛顿得知后,竟然亲自带兵镇压起义暴动,这也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亲自镇压国内示威暴动的总统。

历史人物,完美的光环下,一个比一个惊讶


2.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甘地的伟大之处,在于他高尚的人格魅力,然而笔者不得不坦诚地说一句,他老人家的政治主张,还真是难以理解。如今,我们总调侃印度是一个奇葩的国家,伟大如圣雄一般的存在,居然也继承了一份这样的独特传统。众所周知,二战期间的纳粹杀害了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罪行之重堪称罄竹难书。然而,当甘地听说后,竟然说“犹太人不应该抵抗,然而应该用刀自刎或是跳海等方式集体自杀,用来唤起纳粹的觉醒”。事后,他又为自己这一骇人言论辩解道:“反正犹太人已经被杀了,还不如死得有些意义。”纵观整个二战,甘地的言论大多非常雷人,尤其是日军入侵印度后,印度人抵抗情绪并不积极。首先,印度人希望借助外来力量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另外,甘地的影响不可忽视。当英军在为抵抗日军做准备时,甘地三五天就要聚众闹一次事。他号召印度人民放下枪,成排地冲向日军枪口,当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时,日军心中一定会滋生出一股沉重的罪恶感,到那时,日军士兵便会主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对于轴心国的入侵,甘地这样说:“你们可以邀请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随意征服你们的国家,让他们任意占领吧,但你们决不可丧失心志。”1943年2月,甘地被捕后决定用绝食的方式表示抗议;英国当局非但没有妥协,还给他准备了一口上等棺材。甘地对此非常失望,他随即便恢复进食。

历史人物,完美的光环下,一个比一个惊讶


3.马丁·路德·金 许多朋友对这位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最深刻的印象,恐怕只有那句“我有一个梦想”。1968年4月,他在领导工人罢工后惨遭刺杀,年仅39岁。他短暂的一生犹如一颗流星,却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然而,他也有非常明显的缺点,而且从咱们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一点似乎很难被容忍。马丁·路德·金非常热衷于与不同的女性瞎搞,有人甚至夸张地讲,他的巡回演讲,其实就是巡回找小姐。有时候,他会找一黑一白两个同时搞。即便是去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奖的晚上,他都不会给自己放一天假。有趣的是,这样的行为在美国算不上犯罪,顶多是道德上的污点。而当事情曝光后,美国民众非但无人谴责马丁·路德·金,反而纷纷将矛头指向FBI,唾弃他们监视和窃听美国公民的行为。

历史人物,完美的光环下,一个比一个惊讶


4.奥利弗·克伦威尔 这个名字在这篇文章中可能是让人最耳生的一个,克伦威尔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像极了美国国父华盛顿。他在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推翻了国王查理一世的残暴统治,领导英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对英国历史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物。我们在不少历史书籍上也能看出对他的评价中满是称赞之辞,克伦威尔被誉为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宗教领袖,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克伦威尔还有一个别称——“无冕的国王”。查理一世在位期间,英国各派内斗激烈,为了巩固统治,他不得不加强王权,强调君主专制。然而,查理一世在做这些的同时却忽略了利益平衡的问题,因此,阶级矛盾不断加深,最终引起多派联合反对王党。然而,克伦威尔坐稳江山后,自己的表现比查理一世好不到哪儿去。为了握紧手中的权力,他选择忽视百姓的利益,用一份《人民公约》讨好手下士兵;他命人毁掉象征国王的一切标记,但他自己却比国王还快活。克伦威尔擅自修改议会的决定,甚至干脆解散议会;他自诩“代表上帝行事”,将自己的宗教信仰作为国家法律,大肆迫害反对他的人。人们反对他到了什么程度呢?在克伦威尔当政仅3年后,民间就出现了一本册子,鼓励人们刺杀他。这种待遇,连残暴的查理一世都没享受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