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的社會是什麼樣的?你經歷過嗎?

洛陽演講與口才


這個題目出得有點忽悠人,想牽著民眾思維的鼻子走,題目應該是70年前才對,70年前有人答了我不重複,5-60年代西方對整個社會主義陣營都是打擊封鎖消滅,整個世界氣候不利於開放,國內劉少奇鄧小平提過農村分田到戶,但在那代人的心目中,私有制是那代人消滅的,在那靠人多力量大的年代,這道坎真的無法過。任何時代的發展都有利有弊,今天,吃的東西多了,只要有錢什麼都可以買到,這當然是分田到戶的好處,農民積極性高了嘛,如果在過40年評論今天又如何?社會在發展,歷史在前進,如果農業靠個體長期下去,社會不是進步了還會退步,規模化科學化的農業才是長遠之道,共產黨人講的是實事求是,就是今天,中國人所要走的路也還得摸著石頭過河,還是讓40年以後的人來評論今天吧。


劉慶99615006


我是一位50後,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我說說在70年代經歷的真實事情,這僅僅是昔日的冰山一角:有位工人,目不識丁,而且又非常非常老實,可以說用三棍子也打不出一個悶屁來,在當時老實的曉有名氣,但他做起事來卻是埋頭苦幹,兢兢業業,從不叫苦叫累,任勞任恕。這種人拿到現在來說就是個傻子,就是一文不值,甚至是被人早已遺忘。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人,在當時卻紅的發紫,首先是礦勞模,然後地區,再到省,最後全國勞模。話到此也就結束了。我只想表明是在那個年代人與人之間是那麼的平等與尊重,現在的社會缺的不就是這個嗎?那是一個讓人懷念又讓人乞盼的年代。


老帥哥132922134


40年前是什麼樣子?你經歷過嗎?這是個很有趣的話題,我是50後我經歷過,我不能全方位的去敘說,只從一個角度去說,去分享給大家。

就談一下讀書學習話題吧!一九七三年在我們這裡己經開始普及高中教育,教育方針是毛主席提出的,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不但學工,學農,也要學軍,德智體全面發展。

教學體制是,小學五年,由於三年的文化大革命,端誤了學習半年,初中應該是二年,最後教育局規定,把學生端誤的課程補上去,因此,在初中加了半年,這樣我們在初中就讀時間是二年半,高中二年。

學習期間免交學費和住宿免費,課本費自己負擔,困難家庭學生,國家補貼生活費,補助辦法,由學生根據平時吃飯火食費觀察平定排名,有班委會根據情況決定,審請學校,批准補助。

初中升高中考試,根據你本人,道德思想品質表現,由學生差額推薦,團支部班委會批准,審報給學校,進行閉卷考試,不及格者也不能升正式高中,剩下不及格的同學,可以在初中辦一個高中戴帽班,畢業後文憑和高中一樣。

我是一九七四年考入高中學習,學習課程基本上和現在差別不是太大。班級有一畝地,學校有菜園,蘋果園,養豬圈,每週六下午都要參加集體勞動,學習農業知識,並且,根據地裡收成好壞,產生的經濟收入,作為班級集體活動經費,學校菜園是供給老師同生吃菜用。

以上是我的學生時代經歷,不象個別人認為的那樣,把40年前的教育說的是一遭糕。





老頭156934080


若是讓我說,我還是喜歡那個時候。人們不要勾心鬥角,個個心地善良,我們上學後,出來就給分配工作。那個時候,老實人吃的開,不要分心,只要好好工作就行。那時候的人不會偷奸耍滑,那時候很少聽說小三二奶情婦,也沒有聽說丁克家庭,總之我感覺以前是天然的社會⋯⋯


133672222


四十年前是一個真正的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安居樂業處處正能量。最關鍵是有個好領袖毛主席。能敢上那個社會沒白來人生一回!


文化需學習


天是藍的,水是清的,人是平等的,社會是穩定的,糧食是無公害的,魚兒是到處可見的,人們是講奉獻的。


銘兒61429842


四十年前,全民萬眾一心建設國家!黃金被蔣介石偷走了,我們一點點開採。外匯儲備被蔣介石偷走了,我們一點點賺。雖然生活極端困苦,但我們知道自己苦一點,國家建設就會多一點。那時候,人民的心是純淨的,道德是高尚的,無私奉獻是全社會的道德尺度。葉挺將軍有句名言:為人進出的門緊關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爬出來給你自由!但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裡爬出!毛澤東時代的人民是有史以來最有尊嚴的人民!


碧海藍天110315526


四十年前,我剛記事,那時侯很窮,家裡吃不上一口白麵饃,不是我家,村裡家家戶戶都差不多,那時侯買東西還需要糧票。每天中年吃飯的時侯,會碰見許多要飯的。那時侯小河裡很多魚蝦,青蛙泥鰍隨處可見。但那時一點都不好,小偷,搶劫犯很多,為什麼?窮造成的。四十年後雖然環境汙染,人情淡泊了,但人生活得到改善了,小偷越來越少了,搶劫犯也很少了。許多人認為那時侯很好,只是一種懷舊情懷而已,經歷過對比一下,最好的時侯還是現在。現在拿著手機可以看一切,那時侯連飯都吃不上,許多人還認為那時候好,想想都可笑i


手機用戶若隱若現


七八年12月我從農村抽回城市裡,後來又讀了大學。感覺那時什麼都是政府的,政府關心著每一個人,生病只花一角錢掛號,大病單位給轉到大醫院免費看,雖然工資只有49塊但的地方不多,交通騎自行車上下班,週日休息願意去哪都行,社會治安很好,一直跟我父母在父親單位分的宿舍居住,吃喝不愁夏天菜很多也便宜,冬天多買點菜蓄存,但冬天大部分是吃肉,小牛肉四角一斤,豬肉貴點,雞蛋一毛多錢一個,水費沒有電費費五分煤氣9分房費4元。那時的城裡戶口管的嚴外地人很少,感覺八九年代生活最美好,百姓生活沒愁事,人託免費,大學生包分配,當兵轉業可進入父母單位,退休子女可以接班好象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真幸福。


拉貨司機


偉大的毛澤東時代。工人是做工的,農民是種地的,幹部是為人民服務的。雖然很清苦。但是人民當家做主,社會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