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相人著稱於世的曾國藩選了四個女婿,結果三個不成器一個早逝

說到曾國藩,很多人都對這位清末名臣推崇之至,據說蔣介石的床頭常放著一本《曾國藩家書》,另一本則是宋美齡送給他的《聖經》,而且蔣介石還明確表示要師承曾國藩,要求國民黨軍隊的將領必須“認清歷史,效法曾胡”,趙爾巽在《清史稿》是這樣評價評價曾國藩的:“中興以來,一人而已”,可以說評價是極高了,又是章太炎、梁啟超、蔡鍔等無數名人心中的男神。縱觀清朝國祚267年,死後諡文正的僅有八人而已,而曾國藩就這是八人中的一份子,兩百多年,多少文人進士狀元,多少軍機大臣封疆大吏大學士,同為晚清四大名臣,長大方知李中堂的李鴻章死後諡文忠,收復新疆的左宗棠和自強學堂(武漢大學的前身)的創辦者張之洞,死後不過是諡號文襄罷了,他曾國藩,究竟有多厲害,可以死後諡文正。

以相人著稱於世的曾國藩選了四個女婿,結果三個不成器一個早逝

晚清四大名臣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北宋之前,文臣的最高美諡應該是文貞,而到了宋仁宗時期,為了避宋仁宗名字的尊諱,將文貞改為文正,後司馬光又提出“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在他的宣揚下,文正從此便成為人臣極美的諡號,皇帝一般很少輕易給人,宋朝死後諡文正的大臣不過寥寥9人,明朝4人,而清朝也不過8人而已。由此可見,但凡得到此諡號的,大都是當朝數一數二的牛人。

以相人著稱於世的曾國藩選了四個女婿,結果三個不成器一個早逝

曾國藩,道光十八年的進士,而到了道光二十八年授禮部右侍郎,短短十年,從一個翰林院庶吉士到一個二品大員,十年七遷連躍十級,而後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與這隻我國曆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軍鏖戰多年,終於在1864年湘軍攻克南京,太平天國滅亡。清廷封曾國藩為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襲罔替。而後又追剿捻軍,又是洋務運動的發起人之一,這是立功。同時,曾國藩又是當時少有的儒學大師之一,對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之間取其避異,揚長避短,推進了儒學的發展,這是立德。還有曾國藩留下了大量的書信,日記,家書,奏議等,時隔百年依舊長期是暢銷的書籍,這是立言。

以相人著稱於世的曾國藩選了四個女婿,結果三個不成器一個早逝

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將“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而能做到三不朽的稱之為聖人。而曾國藩只因他在立言上沒有留下自己完整的學術體系,因此又被稱為半個聖人,而且還有個對聯高度概括了他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可是這個所謂的古今第一完人,素來以識人術聞名,觀人無數為人處事十分老辣的曾國藩,在挑選女婿這方面,也是連續栽了四個跟頭,可以說是害苦了他的這幾個女兒。

曾國藩為了給女兒選婿,特意定下了三條標準:

第一,門當戶對。這個是曾國藩最為看重的一條,當然也是現如今婚姻中比較看重的一條,門當戶對,那生活環境大同小異,其三觀和生活方式必然也不會有太大的差異,雙方在生活中會有更多的話題,日後也容易相處,所以曾國藩的女婿,必須是同鄉人或者好友家的孩子。

第二,知根知底。對於未來的女婿自己是知根知底的,對方的人品和行為一定是自己認可的。

第三,家風傳承。一個家庭的家風勢必會影響到這個人,因此家風也是曾國藩十分看重的一點,這一點很正確,用現在的話說,你找老婆,看看他媽什麼樣,二十年後她就是什麼樣,或者你找老公,看看他爹什麼樣,他二十年後也就那樣。

以相人著稱於世的曾國藩選了四個女婿,結果三個不成器一個早逝

從這三點可以看出,曾國藩對待自己的女兒,是相當負責的,對待自己未來的女婿,也是經過層層選拔和考核的。可惜,曾國藩一共五個女兒,強如曾國藩,也連續被栽了四個跟頭,四個女兒,十分悽慘。

大女兒曾紀靜和袁榆生

長女曾紀靜,嫁給了曾國藩的好友,清著名藏書家袁芳瑛的兒子袁榆生。

袁芳瑛喜歡藏書,袁氏藏書在當時號稱天下第一,而曾國藩也酷愛藏書,而且二人曾經同在翰林院,所以經常去袁家,見到了袁芳瑛的長子,不過六七歲袁榆生,見他聰明伶俐,於是便在大女兒才六歲的時候,便迫不及待的和袁芳瑛結尾親家。

以相人著稱於世的曾國藩選了四個女婿,結果三個不成器一個早逝

袁芳瑛、袁樹勳家譜與袁氏藏書

而後來袁芳瑛死在長沙後,袁榆生便成為一匹脫韁的野馬,很快就變成了一名浪蕩子弟,不學無術個人作風混亂,而且後因負載累累還將父親一生的藏書都拿出來賣,可以說是極為敗家了。而曾國藩的老友死時,長女才十八歲,而此時曾國藩已經聽聞這位準女婿的紈絝但是出於對死去的老友負責,和顧及自己的名聲,就沒有悔婚,在長女二十歲那年,將長女曾紀靜嫁到了袁家。

嫁過去才發現,袁榆生已經瞞著曾國藩“未婚而先娶妾”了,曾紀靜到了袁家之後備受冷待,最後曾國藩將女婿女兒接到家中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教育方式想讓他能夠有所進步,但是袁榆生這個人不僅不願讀書,而且讓他負責湘軍糧餉,他還挪用公款,這令曾國藩大失所望,從此和這個女婿宣佈永絕關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曾國藩冷酷的將長女送至湘潭袁宅,最後導致長女在回到袁家四年後鬱鬱而終,死的時候才29歲。

二女兒曾紀耀和陳松年

二女兒曾紀耀,嫁給了曾國藩的同鄉好友,翰林編修陳源兗的兒子陳松年。

以相人著稱於世的曾國藩選了四個女婿,結果三個不成器一個早逝

道光二十七年,陳源兗提出和曾國藩聯姻,曾國藩欣然同意,但是在陳松年十歲的時候,父親陳源兗兵敗自殺,陳松年成為孤兒,雖然學習刻苦有上進心,但是性格急躁又有些大男子主義,而且陳松年的哥哥還是個敗家子,所以到了中年生活也過的十分清苦。

二女兒曾紀耀婚後面對丈夫的脾氣,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這樣的生活可以說沒有幸福可言,好不容易在曾紀澤的提攜下做了幫辦去了英國,可是身體羸弱,好日子沒過幾年就病逝了,年僅39歲。

三女兒曾紀琛和羅允吉

三女兒曾紀琛嫁給了曾國藩的同鄉好友,湘軍名將羅澤南的小兒子羅允吉。

以相人著稱於世的曾國藩選了四個女婿,結果三個不成器一個早逝

曾國藩故居

而這位羅允吉,也是幼年喪父,他的父親羅澤南在武昌城下戰死後,他的生母對他十分溺愛,最後也成為一名紈絝子弟,性情乖戾。三女兒曾紀琛和羅允吉之後,但凡羅允吉心情不好便對曾紀琛大發雷霆,再加上婆婆性頗悍厲,可以說婚後的生活,過的很艱苦。

後來曾國藩將他們夫妻二人接到他的身邊,言傳身教,在曾國藩面前收斂不少,可是因為兒子早夭再回到羅家後,又被她的婆婆百般刁難,後來羅允吉外出謀事死於外地,曾紀琛後半生孤獨終老,幸好羅允吉有位小妾給生了個遺腹子,讓羅氏的血脈得以延續。

四女兒曾紀純和郭依永

四女兒曾紀純嫁給了曾國藩的好友,郭嵩燾(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駐外大使)的兒子郭依永。

以相人著稱於世的曾國藩選了四個女婿,結果三個不成器一個早逝

郭嵩燾

這一次曾國藩的眼光倒是沒有錯,門當戶對有其父必有其子的出發點,也僅在郭依永身上實現了,郭依永人品俱佳,可惜這位女婿英年早逝,曾紀純嫁過去僅三年就成了寡婦,含辛茹苦的養兩個兒子,35歲就病逝了。

小女兒曾紀芬

連栽四個跟頭的曾國藩,不敢再輕易的下決定了。

直到曾紀芬十八歲時才選定了一個十九歲的叫聶緝槼的小夥子。

以相人著稱於世的曾國藩選了四個女婿,結果三個不成器一個早逝

他父親,並非曾國藩的同鄉,和曾國藩的關係也不算親密,而且官也不大,最高才做到知府的位置,而且聶緝槼也不是很出色,多年名落孫山。

可以說,這個女婿,完全打破了曾國藩之前的擇婿規則,但是也只有這一個小女兒,是曾國藩這五個女兒中命運最好的一個。

曾紀芬和聶緝槼結婚的時候,曾紀芬已經24歲了,而此時的聶緝槼只是個普通職員,後來由於工作出色,加上曾國藩的女婿,一路扶搖直上最後官至巡撫。不僅丈夫有能力,兩人感情還十分融洽相敬如賓,子孫滿堂,活到了九十歲高齡。

以相人著稱於世的曾國藩選了四個女婿,結果三個不成器一個早逝
人稱她一生“由侯門千金小姐,而巡撫夫人,而工商巨擘的太夫人,起居八座,子孫綿繼,壽登耄耋,既貴且賢”。

最後

就連被譽為古今一完人,素來以相人為人稱道的曾國藩,都在擇婿上接連失算,屢次將女兒推進火坑,由此可以看出,父母和孩子對待婚姻一事上,眼光差異巨大,自古都是如此。

或許有人說,曾國藩的在擇婿一事上,事件都太過早了一些,結果因為女婿父親戰死,家庭教育跟不上,最後成了一匹脫韁的野馬,導致女兒們婚姻的悲劇。這樣說似乎也是有些道理,可回過頭想想,現在很多人結婚不都喜歡看重條件,有車有房有存款,通過婚姻實現經濟自由一步到位嗎?可是,這樣的想法和曾國藩看重家風看重門當戶對有什麼區別嗎?曾國藩看重的這些硬性條件,卻不曾料到昔日聰明伶俐的小夥子會變成紈絝子弟,那餘生那麼長,看中硬性條件的就真的可以富貴平安度過一生嗎?

不一定,連觀人無數的曾國藩都有失蹄的之日,你怎麼就知道你的決定一定是正確的?

我們身為凡夫俗子當然更做不到有情冷水飽,但是就婚姻而言,沒有面包的婚姻你不能選擇理所應當,可沒有愛情的婚姻,想想和一個你不喜歡的人度過一生,那又該是多麼的意興闌珊。

以相人著稱於世的曾國藩選了四個女婿,結果三個不成器一個早逝

不要只看到眼前繁花似錦,而不知背後的相看兩生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