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六

公元1004年秋天,遼國蕭太后率領20萬大軍對宋朝發起了進攻。在宰相寇準的堅持下,宋真宗御駕親征,抵達澶州城。為了達到以戰促和的目的蕭太后決定孤注一擲,以澶州一站重挫宋軍銳氣,豈料澶州未戰遼軍主將蕭撻覽被遼軍射死,所有的不利條件逼迫著蕭太后不得不做出決定儘快結束戰爭,促成和談。

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六

蕭太后面對不利的戰爭局勢的時候如果主動提出議和的話,她是落在下風的。蕭太后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不會直接派一個使者和宋朝議和。如何向宋朝傳遞出議和的意向,又能保證遼國在談判桌上不失去主動權。蕭太后深思熟慮後想到了自己身邊的宋朝降將——王繼忠。

王繼忠是一個烈士子弟,從小就被真宗收養,教育,提拔,真宗把他提拔成一個非常重要的禁軍將領。再一次宋遼之間的戰爭中王繼忠在戰場上消失了,真宗以為他犧牲了,但實際上王繼忠是被俘了,王繼忠就變成了契丹人那邊的一個臣子。

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六

真宗以為王繼忠死了

通過王繼忠和宋真宗這樣的特殊關係,蕭太后讓王繼忠給宋真宗寫信,講遼國內部高官內部厭戰情緒很強,在這種形勢下他覺得雙方不可能哪一方消滅另外一方,那麼議和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在蕭太后的授意下,王繼忠以臣下彙報軍情的口吻給宋真宗寫了一封信件,巧妙地傳達了遼國希望議和的信號。果然不出蕭太后所料,藉由王繼忠的特殊身份,這封議和信得到宋真宗積極地響應。

王繼忠是從宋朝方面投降到遼國去的,他是一個受到雙方領導人信任的中介人,王繼忠傳遞了和談的信息,宋朝方面判斷這個和談信息是可信的。當宋真宗接到這個議和信號以後跟他的大臣們進行一番商討,最終他們認為和遼國議和還是有利的,在軍事上有利的情況下和他們議和可以得到更高的籌碼,最終決定和遼國議和。

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六

聽到和談的消息寇準急了,向來好戰的遼國主動言和,必定是形勢不利。遼軍一高唱和平大宋就積極響應,這豈不是錯過了取勝的大好時機。寇準立刻上了一道策論強烈反對議和,並提出作戰到底的主張。寇準向宋真宗信誓旦旦的保證這是一次消滅遼軍的天賜良機,可以趁勢一舉收復幽雲十六州,保證邊疆百年和平,如果促成義和苟且偷安,過不了幾十年契丹人還會捲土重來,在河北守關的楊延昭與寇準的主張不謀而合。

楊延昭長期鎮守北國,他看到這場戰爭,敵人孤軍深入,楊延昭提出的策略就是關門打狗,斷他糧道合圍他,幹掉他,這個是和寇準想法一樣的。楊延昭還分析,在這之前北宋丟了幽州,易州,如果這次戰爭打勝了,我們可以把兩個州拿回來。

楊延昭的報告消失在皇帝案前的奏摺堆裡,宋真宗甚至沒有正眼看上一眼。對於寇準宋真宗則說出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託辭,過幾十年肯定有對付遼軍的精兵強將,現在我不忍心讓百姓吃苦受累,就議和吧。

真宗選擇的是我們要當下的和平,將來會有將來的人解決問題,寇準說的那個遠大的目標我們留給將來吧,現在老百姓已經吃夠了戰爭的苦,我們現在要結束戰爭。

宋真宗決定派出談判代表與遼軍接觸,傳達自己對於議和的積極回應。臨行前宋真宗在行宮z召見了談判代表曹利用,並親自下達了指示。宋真宗給談判代表開出的條件,第一領土問題不能讓步,第二如果對方想要一些財務的話是可以給他們的。曹利用向真宗請示,問財物多少合適,真宗的回答是 必不可以,雖百萬亦可。

傳達給曹利用的第二條指示透露了宋真宗對和談的迫切,100萬這是宋真宗的底線,但在寇準看來,這個數額實在是太多了。在曹利用出發之前,寇準又把曹利用叫了過去,寇準把真宗的談判條件打了三折,他對曹利用說如果你許給敵人的東西超過了30萬的話,那你就提頭來見過。

這是地地道道的威脅,寇準不想縱容和談,但又不得不同意議和,只有給和談代表加上重重的砝碼他才稍感安心。這樣的砝碼讓曹利用惴惴不安。

華夏文明在黃河流域誕生,地理環境決定了周邊會有很多荒漠草原。一個很沉重的問題就是中原王朝如何處理與北方邊地人群的關係。在漢代,漢武帝的做法是——打,河西戰役,漠北戰役,把匈奴向外打。漢武帝之後到了宣帝,元帝的時候的做法是和親,我們熟悉的就是王昭君的故事。唐朝以後和親的方式逐漸就淡化了,逐漸形成了不單和親還送一些財物,相當於北宋的歲幣制度。

澶淵之盟,是失敗也是成功 六

宋真宗

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宋真宗終於盼來了曹利用從遼軍軍營議和歸來的消息。曹利用議和回來時宋真宗正在用膳,不便見人,他心裡又急於知道結果,就派內侍前去詢問曹利用。真宗派了一個宦官去打探究竟許給了契丹人多少,曹利用的回答是不能說,必須當面彙報。宦官回去對真宗說要當面彙報,真宗說我現在就想知道大致許給多少。宦官又回來找曹利用,曹利用就打了個啞謎,以三指夾頰,就是把三根手指貼在臉上。宦官又回去了,真宗很著急問宦官多少啊。宦官就學了一下三指夾頰,真宗一看這三根手指頭就脫口而出,天哪不會是三百萬吧,之後若有所思的思考了一會,然後說如果能夠和平三百萬也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