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發動戰爭的石油從哪裡來的?這裡告訴你答案

日本的二戰失敗和原油供應有這麼千絲萬縷的聯繫,因為日本的先進武器都需要用到原油,如果沒有原油,武器就是一堆廢鐵,日本在我國東北沒有找到大慶油田,真是萬幸,不然二戰走向不至於有大的偏差,但是至少同盟國不會贏得那麼順利。那麼二戰時期日本武器使用的石油主要是從哪裡弄來的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發動戰爭的石油從哪裡來的?這裡告訴你答案


日本當時每年的全部耗油量是300多萬噸,其中大約7%來自庫頁島的油田(這是根據日俄戰爭後的《朴茨茅斯合約》)大約80%來自美國(每年大約4000萬美元)其餘18%來自英國荷蘭在南洋的殖民地!事實上37年前日本的石油儲備只有169萬噸,僅僅只能支持半年,但是南京淪陷後日本獲得了鉅額金銀外匯儲備,所以能夠從美國購買巨量石油儲備,但是即便如此由於日本經濟財政惡化仍然不得不秘密的出賣國內的黃金儲備(必須提醒大家當年是金本位貨幣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發動戰爭的石油從哪裡來的?這裡告訴你答案

海拉爾要塞遺址博物館 001


到1941年戰前日本在紐約的金正銀行還有1.2億美元外匯,石油儲備大約500萬噸,開戰後石油儲備迅速消耗,但是在南洋的油田也很快修復,到43年基本達到250萬噸的規模,理論上完全可以支持日本的長期需求!不過隨著美國的破交戰略的成功(尤其是潛艇戰)導致日本的交通線迅速斷絕僅僅一年以後日本對本土的物資供應就暴跌了80%以上,到45年初就完全消失了,當時唯一的來源只有蘇聯的幾十萬噸與中國東北的煤制油了(大和號最後自殺攻擊的油就是從東北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發動戰爭的石油從哪裡來的?這裡告訴你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