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手機之前的日子是怎樣的快樂?

朋友,想想當年沒有手機的日子吧。

爸爸每天上廁所都要帶一份報紙。

媽媽每週末都要出去逛一整天的街。

你每天下午5點都會目不轉睛地守在電視機前。

沒有手機之前的日子是怎樣的快樂?

一家人每晚都鎖定某衛視的黃金強檔收看最新影視劇。

花一夜用電腦下載小電影,再花一個小時導成AVI格式,傳到當時還算稀罕的mp4裡,鑽進被窩享受溫暖和刺激。

中學宿舍打著手電筒在被窩裡玩沒有背光源的gameboy,沒電了就從床下面熟練地摳出兩節南孚按上繼續high。

看到什麼想拍下來的景色,總是遺憾沒帶相機。

上大學時週末一個宿舍樓的人搶那麼幾部公共電話給女朋友彙報思想工作。

沒有手機之前的日子是怎樣的快樂?

為了買一張電影票或者火車票提前好幾天跑去十幾公里外的售票點。

跑步腰上彆著超大塊的隨身聽,跑不了幾分鐘還要停下來按Repeat。

家裡沒有電腦,跑到網吧或者父母單位專門去搜資料、發帖子。

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在地圖和熱心市民的指引下,最終還是迷了路。

沒有手機之前的日子是怎樣的快樂?

買一大堆書,累死累活地搬上樓來,發現不好看,又累死累活地搬進地下室吃灰。

想在路邊買點小吃填飽肚子,卻發現自己只帶了銀行卡。

現在的手機,已經遠遠擺脫了原有的桎梏

它不僅是一個移動電話,還是時鐘、遊戲機、mp3、mp4、照相機、DV、收音機、電視機、隨身wifi、手電筒、萬能遙控器、移動硬盤、電子羅盤、PDA、傳呼機、電子詞典、計算器、導航儀、掌上商店、數碼相框、錄音筆、迷你畫板、健康助手,它還是享之不盡、閱之不竭的圖書館,是可以隨時取用的電子錢包,是可以隨時隨地點播的VCD,有些手機甚至另闢蹊徑,成為了充電寶、小音箱、投影儀、振動棒……

科技本身就是為人服務的。想想你在使用上面那麼多物什的情景所耗費的種種,現在你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省時、省力、省心。

沒有手機之前的日子是怎樣的快樂?

當一部手機可以取代上述那麼多的東西時,你在手機上花費的時間,定然是上述那麼多東西的使用時長之和,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你發現,利用手中這小小的金屬塊,你可以在千里之外找到自己的知音,可以在陌生的領域暢所欲言,你發現了許多新興趣,掌握了許多新姿勢,解鎖了很多新技能。

於是你平時和朋友交流溝通感情的時間,也被盡數耗費在了手機上,你寧願和一個沒見過面的網友聊上一夜,也不願意搭理你父母半句。

當你發現,從某寶、狗東上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你停止了用雙腳繼續丈量你所在的城市的進程,哪裡又建了新商廈、修了新公園,你一概不知,反正你也不關心,哪怕是外出也是在小區門口用滴滴叫車,隨後一直低著頭直到目的地。

沒有手機之前的日子是怎樣的快樂?

當你發現,你可以從論壇上知曉自己兒時所夢想去往的大洋彼岸的一切,你對全世界似乎都喪失了探索的慾望,大大的地球在你心裡一下子坍縮得小小。然而你並不在意,因為隨便找張照片發在朋友圈,你又會成為朋友們心目中的探險家。

電量不足、信號不好、手機欠費或是沒有wifi可連都會讓你的心情差上一整天。出門的時候什麼都可以不帶,只有手機不能。一段時間摸不到手機你就一下子頓悟了空虛的含義,彷彿整個世界都在離你遠去。

朋友,這些都不怨手機。丟掉手機,你覺得你只是失去了手機,實際上卻是失去了以上那麼多東西的集合。你害怕了,又一次把手機撿回來,攥的更緊了。

所以,如果你想遠離手機,不妨純粹一點、簡單一點,一點一點替換回當年手機所取代的那些質樸的時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