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松樹移植的成活率?

用戶5547794900


別看松樹耐瘠薄,在一些石質山生長良好,甚至能在石縫中生存,但是松樹的移植成活率不高,有的品種甚至很難移植成活,那麼該如何提高松樹的移植成活率呢?

松樹的生物學特性

松樹是松科常綠樹種,品種比較繁多,特性也不盡相同,有的品種移植成活率較高,如雪松,有的品種移植成活率非常低,如馬尾松,但整體而言,松科植物移植較難成活。

松樹有一個較為特殊的生物學特性,松樹的根系通常都共生一種菌根真菌,別小看這種菌根真菌,它依附與松樹根系之上,利於和促進松樹根系吸收水分和多種礦物質營養,同時從松樹中獲取自身生長所需的有機物,形成共生關係,對松樹的造林以及移植成活起很重要的決定作用。

提高松樹移植成活率的有效途徑

明白了松樹的自身特性就可以從松樹的特性入手,同時結合其他共性的常用手段,採取一些有效措施來提高松樹移植的成活率了。

  • 確保松樹菌根真菌的存在

確保松樹菌根真菌的存在是首要選擇,可以採取帶土球,條件許可,土球越大越好,其次坑穴回填一些挖掘時的松樹根部菌根土,有了菌根土的存在,相當於給松樹戴上護身符,能有效提高松樹成活率。

  • 坑穴宜淺不宜深
松樹耐旱忌溼,因此在南方移植松樹千萬不能挖深坑,宜淺不宜深,低窪地寧可堆土栽植,也不能挖坑,一旦松樹根系出現積水,松樹必死無疑。
  • 分年多次截根法

這是一種常規途徑,松樹是深根性樹種,毛細根較少,分年多次截根能促進松樹萌發新根,誘發毛細根生長,通過增加新生根系,促進根系吸收功能來提高松樹的成活率。
  • 疏枝截根等保護性措施

疏除多餘的枝丫和受損的根系能有效減少松樹對水分的需求,減小對根系供水的壓力,從而通過鬆樹移植成活率。
  • 加強管護和灌溉

移植以後的管護也很關鍵,其一構築牢固的防護支架,避免颳風或人畜搖晃樹木,影響新根生長;其二移植後澆透水,後期地表發白明顯乾燥需及時澆水,但不可持續不斷的澆水,保證土壤潤溼但不積水。

松樹的移植成活率總體較低,還可以通過選用容器苗、多次移植苗來提高移植成活率,或者在品種許可的前提下,選擇移植較易成活的品種,如雪松、黑松、羅漢松、國外松等,來提高移植成活率。


基層林業


松樹為直深根植物,就是在野生狀況下,稍有折主莖長些都會死亡,移植是難上難之事。

生長十年以上的松樹要想移植另處,都得準備三年以上,第一年截去主杆頂枝,不能動別的了。如果成活到第二年。第二年挖洞截斷松樹直根,回填泥土。第三年如果松樹還活著,可以準備移植了。

1,先選松樹旁側根最大的一根,距主莖二米處截斷,在二米處內根和所有稍小根處,每根弄上一小傷口,在小傷口處周圍泥土用生根液拌好泥土,將泥土塞入傷口,用石塊抵緊。

2,一個月後,挖開每個傷口處查看,是否有小鬚根長出,有小鬚根長者覆土不管。沒有鬚根長出者,再行往近松主杆弄開根再弄一傷口,如1方法用生根液拌好泥土,將泥士塞入傷口,用石塊抵緊。這樣反覆使松樹側根近松主杆處長滿鬚根後。可準備移植了。

3,在移植地挖出大穴,用原松樹地泥土帶回,弄溼,象徹牆一樣將穴四圍徹上一層己溼的泥土。

4,挖起需移植的松樹,多帶土,可將部分枝丫鋸短,但須一定每枝帶部分松針,挖下蔸時不能傷新萌發鬚根,儘量小心,抬回移植地。

5,將移植的松樹入穴,扶正,填入原地帶回的泥土,稍澆細水,壓緊,鋪蓋上草保溼,四圍打撐,勿以風,人等力使松樹搖動。

以上是我在幾十年前,試驗活松樹根栽培茯苓時,發現的,每年逐漸,慢慢砍去根部,大部分松樹能成活,並生出鬚根而活下來。生出鬚根後的松樹只要用原地壤土,不突然改變,基本能移植成活的。


老艾葉


一般松樹都是野生山上自己長成的,如果直接移下來,成活率會很小。移植後的生長環境,澆水多少都會影響它的成活率。

移植松樹的時候需要在它生長的環境周圍找一個地方就近移植,先生長上兩三年再挪到你需要移植的地方,松樹移植以後需要剪枝,澆水。前兩次澆水要澆透,多澆點。之後都要少澆水,一般不是很乾的情況下是不用澆水的。移植選擇的地方也很重要,土地不能有汙染。要悉心照料,相信用心做一定可以提高移植成活率的。


偏愛8309


全冠移植,泥頭寬1.7米,厚度1.5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320dae08950ee19f160e9d4214ce4b60\

上下左右681218


有的品種甚至很難移植成活,那麼該如何提高松樹的移植成活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