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孩子晚自習回家後,家長要不要陪著看書、寫作業?

用戶331711502958


無論哪個年級的學生,家長陪伴做作業都不是好習慣。

一方面,家長的任務主要是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在家可以安全安心學習、生活,感受到溫暖和支持。學習主要是孩子自己的任務,應該讓孩子儘量獨立完成。

另一方面,對初四的課程,多數家長在幫助輔導孩子方面是力不從心的,陪伴孩子學習,並不能給予需要的指導。

更重要的是,家長守在身邊,孩子會有被監視的感覺,如果家長再時不時湊近看看,一會兒送水一會兒水果,不幫忙反而添亂。

最好的選擇是家長靜靜地做自己的事情,看看書做做家務,如果孩子主動尋求幫助,也可以一起蒐集資料、探討問題,但不要自以為是、好為人師、居高臨下指責批評,在孩子面前總提當年勇,誇耀自己中學時如何優秀。

往往越是沒能力輔導孩子的家長越試圖陪孩子作業。因為:

一是對孩子不放心,擔心孩子學習不投入,家長對中考焦慮的表現。二是從小學起就沒有養成孩子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三是家長其實缺乏家庭教育的系統知識,自我角色不清,過於強調學習的權重,不會啟動孩子學習的內生動力,也是不自信的表現。相關問題在頭條都有闡釋,可以關注我瞭解一下。




高校心理營養專家


心有什麼好疑問的嗎?

陪!必須陪啊!

我絕對不信你家孩子晚自習回家之後你們已經睡覺了,因為這個時候你十之八九會給孩子送上補充能量的食物或者水果什麼的,順便在間隙問問孩子一天的情況等等。

我更不信你孩子繼續學習之後你竟然會去關燈睡覺去了!兩口子一個人有這麼大的心我信,但是兩個人都心這麼大我認為還是不多的!常規情況一定會至少夫妻中有一位會“陪”孩子到學習結束的!

“陪讀”與“陪讀”的區別

實際上初三了,一方面能夠輔導孩子的家長几乎已經不多了(能輔導的了的家長也就不會問這個問題了),另一方面孩子基本上也不需要家長參與學習了。

這個階段的“陪讀”實際上更為準確的定義應該是“陪伴”。
這點跟小學階段的“用生命輔導孩子”
是截然不同的“陪讀”!

孩子的生活不能只有學習

題主你可以想想,你現在一天、一週內,拋掉那些“車軲轆話”比如“起床了”、“遲到了”、“快點”、“聽到沒有”……之外,你還能跟孩子說上幾句估計?你覺得你還了解你的孩子嗎?沒有交流你哪來的自信認為你瞭解你的孩子?

正如我前面所說,這個階段你的“陪著”基本不可能是“輔導”了,而往往是去“看著他長大”……畢竟,再往後你可能想看的機會或許會越來越少的。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你好,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作為家長,也作為教師。我一向不提倡家長陪著寫作業。孩子打小就要讓他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你陪著他寫作業打算陪到什麼時候?高中畢業?

孩子越大,他的作業家長越不會做了,陪著也就是個形式,不如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作業,順便養成好習慣。

不過,你的孩子已經到了這個比較關鍵的階段了,你看他的情況,如果他很自覺就不用陪了。如果不夠自覺,就從旁監督一下,但是不用坐在旁邊盯著他寫。不然,你很疲憊,也很容易發火……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用!





七公子讀書


看個人情況吧。

我兒子也九年級,面臨中考,也上晚自習。

從小到大,他都是自己學習、寫作業。一直到現在,哪怕即將中考,晚自習回來,我也不陪看書、寫作業。

有時,我會等他學習完,一起洗漱,順便聊聊天,說幾句話,也不敢說太多,怕耽誤他時間。

他洗漱完上床,我才安心去睡。

但是,有幾天,孩子學到11點多,我太困了,也就沒陪他洗漱,他具體學到幾點,我也不清楚。

孩子最瞭解自己,最知道自己哪裡掌握的不好,還需要加強、鞏固和提高。

父母的陪讀書、陪學習,是怕孩子沒有自制力,不能珍惜時間嗎?

如果這樣的話,哪怕父母在孩子身邊,孩子也會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提高學習效率。

因此,建議家長,如果對孩子的學習不放心,最好在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上下功夫,不是陪學習,而是陪伴和安撫心理和情緒,這樣,孩子才會集中注意力學習。



歡迎關注、留言、轉發哦!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一般來說,沒有這個必要了。

因為,初三年級的學生,如果他已走上“正道”,他已經邁過了“初二現象”這個“拐點”。年紀漸大,自覺性也便愈強,他會自覺安排好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比較可行的學習計劃,找到自己的薄弱學科,或某一學科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有效的學習和鞏固。如果他有弄不清的地方,家長又可以輔導,那麼,偶爾參與學習,也不無不可。前提應是,孩子有這個要求。如果他沒有提出要求,家長沒必要陪讀或寫作業,以免像監督“犯人”似的,從而引發孩子的反感,得不償失。

如果孩子在初一、初二還沒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一般情況下,也是在你們的監督之下,完成的學習任務,那麼,初三一年,你就還得準備堅持下去。緊一緊,鬆一鬆,反而無益。

如果以前孩子既沒養成習慣,基礎又不好,自覺性又不是很強,一揹著家長,就開小差,或者,家長表面上是在陪孩子寫作業,實質上自己拿了手機在一邊上網,聊微信,看新聞,或看球賽、炒股,甚至在網上與帥哥美女調情等等,這就更沒必要。孩子心裡更加癢癢,一心想玩,哪有心思來學習?

這在家長因地制宜地合理去安排,不可一概而論。


牛軛湖散人


你不陪著寫作業,家長還能脫衣服睡覺?總是要給些關懷吧?沒有特殊情況,我覺得應該陪伴一下,孩子累一天了,晚上回來給杯牛奶啦,關心一下,上高中了,有的住校,有的外地上學,想陪都陪不了。等想起來想跟孩子多親近的時候,他上大學了、娶媳婦了、有孩子了,誰還有時間陪你?!


2018冬已至


如果孩子需要,條件又允許,建議家長每天都抽點時間陪陪孩子。

好的父母,一定是孩子最想傾訴的人。孩子在學校一天,除了正常的學習活動外,或多或少都會碰到一些困擾,因此,每天抽出一些時間,陪孩子說說話,聊聊天,孩子會自然而然談到一些事,有時或許父母的一句話,就能讓孩子釋放出許多壓力。當然,陪也要適可而止,有時要留給孩子一定的空間。

至於作業,對於一個初中生來說,沒必要陪寫了,再陪的話,只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覺得自己無能。初中生學習的自主性一般都很強了,該學什麼怎麼學,他們自有想法。父母需要做的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態度,瞭解孩子各個階段的學習成績,稍作提醒,有能力的稍稍指導即可。至於學得如何,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孩子的任課老師。

總而言之,個人認為,對孩子的心理陪伴,值得父母一輩子去做。努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及時幫助孩子釋放心理壓力,保持身心健康更重要。至於作業以及其它一些類似的事情,該陪時就必須陪,該放手時就要及時放手了!


夢迴校園1314



喬喬奧特曼


其實我的觀點是可以陪,但不要陪讀。

其實孩子上了初中以後,大部分父母在學習內容和知識方面可以輔導孩子的就很有限了,除非本身就是初中或是高中老師,否則很多課業內容父母都是心有勁而力不足的。

所以這種情況下,傳統意義的陪讀就變得沒什麼大的意義。但其實這個年紀的孩子處在叛逆期,作為父母還是要陪一陪的,例如孩子在學習時,父母可以在客廳讀讀書,做一些自己喜歡也不會影響孩子的事情,讓孩子知道自己也在陪著,但要給孩子留有一定獨立和自我發揮的空間。


U12家庭教育


我自己的感覺是不陪著,最好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初三了說小其實也不算小了,孩子應該知道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情,家長不陪著並不是都出去玩,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和睦的家庭。最好能給孩子做個榜樣,比方說自己也學點什麼,創造一個大家都在學習的環境,這樣雖然是孩子自己在學習,但是孩子的看到父母也在學習就不會感小到失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