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地方政府繼續擴大直接發債規模,中國將成全球最大市政債市場

明年地方政府繼續擴大直接發債規模,中國將成全球最大市政債市場

12月4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表示,內外部因素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加大,政策權衡更加難以避免。

穆迪主權風險部副總裁 Martin Petch稱:“與此同時,中國去槓桿和降風險取得一定進展,但隨著經濟增長減速,去槓桿速度將會放緩,一般政府債務則會增加。

“雖然發生系統性危機的風險依然較低,但各地區風險不均衡,地方政府資金缺口較大。”Martin Petch補充稱。

上述結論是“穆迪—中誠信國際2019年信用展望會議:多重挑戰下的動態平衡”中發言內容的一部分。

該會議分別於12月4日在北京、12月6日在上海、12月11日在深圳召開。

穆迪主權風險部、地方政府與公共機構部、金融機構部、大中華區信用研究分析、企業融資部和結構融資部的資深分析師將在此次會議上發言。穆迪在中國的關聯公司中誠信國際的代表也將在會上發言。

穆迪地方政府與公共機構部副總裁/高級分析師杜寧軼指出:“

明年地方政府發行人將加大開前門的力度,繼續擴大直接發債規模以滿足其基建需求,同時也會管好後門,控制或有負債的增長。

我們預計2020年中國地方政府債券餘額將超過美國市政債,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市政債市場。”杜寧軼補充稱。

明年地方政府繼續擴大直接發債規模,中國將成全球最大市政債市場

穆迪對2019年和2020年GDP增速的基礎情景假設為6%,低於今年稍早前作出的6.6%的預測。

經濟增速放緩的預測反映了外部環境更加艱鉅,主要由中美在投資、貿易和政治問題上關係緊張所導致。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將循序漸進的實施去槓桿策略和採用更加寬鬆的宏觀經濟政策。

中國政府的目標仍然是實現經濟和金融體系有序去槓桿和降風險。

明年地方政府繼續擴大直接發債規模,中國將成全球最大市政債市場

穆迪的發言將包括:

• 挑戰增大,中國經濟與主權信用的抗壓性如何?

• 中國金融業在多變環境下之轉型與挑戰 (涵蓋銀行業、資產管理公司、租賃公司、證

券公司、壽險及財險公司)

穆迪和中誠信國際分析師在會議下午時段參與的分組討論內容包括:

• 2019年境內外市場的違約趨勢

• 再看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風險邏輯與發展方向

• 從地方融資平臺公司融資轉為地方政府直接舉債:繼續推進還是擱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