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基金沒保本 華商“踩雷”發債 產品連續暴跌

隨著信用債兌付洪峰來臨,幾年前債券熱潮埋下的隱患正在慢慢暴露,違約事件也接連不斷。曾被視為“避風港”的固定收益(保本)產品,如今成了重災區。

日前,華商基金公司旗下兩隻基金齊齊出現淨值暴跌。其中,華商保本1號混合基金單日淨值跌幅達11.44%,同日,另一隻債券基金華商雙債豐利A、C份額跌幅也超過9%,在市場掀起波瀾。

華商基金產品的連續暴跌,令其在基金收益榜上的排位慘淡,債券型基本排名佔據了倒數第二至倒數第六位。

保本基金沒保本

數據顯示,華商基金旗下的保本基金華商保本1號在大跌之後,截至5月25日(上週五)其淨值為0.906元,今年回報率為-12.8%。另一隻基金華商雙債豐利債基A、C份額年內淨值跌幅均接近或超過20%。

對於上述兩隻基金的大跌,華商基金雖然並未予以正面回應,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踩雷”顯然是可能性最大的因素。

根據公告,華商保本1號的第一個保本週期為2016年5月17日至2018年5月17日,隨後該基金進入開放贖回期。此次華商保本1號的大跌,恰好是其成立後第一個保本週期剛剛結束。

有業內人士據此分析認為,不排除是基金踩雷後遭遇了資金大額贖回,停牌中的債券無法變現導致倉位將被動上升,從而對基金淨值造成了進一步的影響。

保本基金大跌,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最終到底能不能保本。

按照華商基金合同中約定的保本承諾,在第一個保本週期到期日,如基金份額持有人認購併持有到期的基金份額的可贖回金額低於認購保本金額,基金管理人將向基金份額持有人補足該差額。

由於5月17日保本到期日當天華商保本1號的淨值為1.021元,並未跌破淨值,故而不存在補償差額的情況。因此部分投資者只能承受大跌11%的現實。

值得注意的是,在保本期到期之前,5月9日-11日華商基金髮布公告稱,該基金到期後,將按合同約定轉型為“華商回報1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也就是說,此次大跌正好出現在保本週期結束之後,不在保本週期之內,投資者無法得到補償。

疑似頻繁“踩雷”債券

雖然目前華商基金尚未對大跌作出實質回應,但從其持倉方面分析,“踩雷”債券的可能性較大。

以華商保本1號為例來剖析,華商基金季報顯示,其股票持倉方面,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僅重倉持有一隻股票沃森生物,佔淨值比例為6.66%。在5月22日基金大跌當日,沃森生物股價大漲4%以上,所以可以排除因持有該股票的下跌因素。

債券持倉方面,該基金重點持有了5只債券:17民生銀行(港股01988)CD421、17民生銀行CD469、16申信01、17國開07、17農發10,佔基金淨值比例分別為6.42%、5.14%、4.98%、4.6%、3.94%,其中17國開07、17農發10均為政策性銀行債。

數據顯示,16申信01的中證估值由5月21日的56.36元下調至5月22日的33.82元,下跌幅度達到40%。按照持倉佔比計算,這一債券的估值下調很可能就是華商保本1號暴跌的重要原因。

此外,以年內跌幅超過20%的華商雙債豐利債券C來看,其第一季度末持有15華信債175萬張,持倉市值佔資產淨值比為24.18%。此外,還持有11凱迪MTN 140萬張,佔資產淨值比為6.49%。

一季報中,該基金還披露了“存在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超過20%及以上的情況,由於持有人相對集中,可能面臨基金淨值大幅波動的風險、延遲或暫停贖回的風險”,雖然不排除二季度以來該基金對持有該債券的比例進行調整,但有業內人士猜測,華商雙債豐利的暴跌原因,很有可能同樣是“踩雷”債券。

隨著頻頻踩雷、業績差強人意,華商基金的基金管理規模快速下滑。2018年第一季度末,華商基金債券基金管理規模33.27億元,與2016年第三季度的160.62億元規模相比,已萎縮近八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