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有一種俄羅斯很強大的錯覺?

賽賽君


俄羅斯自彼得大帝以來,橫行歐亞四百年,拿破崙、希特勒這兩個歐洲梟雄的脊樑被他們生生打斷,奧斯曼帝國在俄羅斯的一次次征伐中走向式微。

普魯士與德國因為工業發達能征善戰而受世人尊敬,然而他們在與俄羅斯的較量中,兩次幾乎被滅國。1945年紅軍打到柏林人盡皆知,但七年戰爭中俄羅斯軍隊佔領柏林就鮮為人知。那個雄霸一時的腓特烈二世大帝被俄羅斯伊麗莎白女皇打得丟盔棄甲,丟了首都,絕望得幾乎自殺,要不是女皇突然去世,普魯士那時就要遭滅頂之災。四百年來,那些與俄羅斯爭雄的帝國一個個被掃進了歷史垃圾箱,而俄羅斯依然是世界頂級強國,這種強大怎能是一種幻覺?

蘇聯解體,使俄羅斯遭受重挫,但俄羅斯歷史上還有更糟糕的時刻。1917的革命使俄羅斯幾乎分崩離析,佈列斯特條約使俄羅斯蒙受了史上罕見的羞辱和領土損失,本土被多國軍隊佔領。當時的國際政治家都認為俄羅斯從此將陷入混亂和衰落,可是他們僅用三十多年就重新崛起為一個世界帝國,與那時相比,俄羅斯目前面臨的困難算什麼?

檢驗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標準就是敵人對他們的態度,在商人特朗普當政以前,歷代美國政治家都把俄羅斯視為頭號敵人,即使在蘇聯解體的混亂時刻,美國也沒有放鬆對俄羅斯的打擊。美國建制派中從來不缺乏偉大的戰略家,他們對俄羅斯的判斷不會只看到他們GDP不如廣東,也不會只看到他們腐敗和人口減少,他們看到的是歷史教訓和地緣現實。一個國家的力量不是GDP可以衡量的,如果可以的話,韓國或者廣東省也能支撐俄羅斯那樣龐大的國防力量,也可以擁有俄羅斯那樣的航空航天工業了,但就是白痴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克里米亞的歸屬得到俄烏友好條約的確認,也是國際社會承認的,但普京公然強奪克里米亞,美國卻在第一時間主動排除軍事解決選項,遑論英法等國。臺灣屬於中國,被包括美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所承認,然而美國公然威脅要用武力阻止中國統一,這就是美國心目中真實的對手戰略實力評估的結果。

毫無疑問,目前的俄羅斯處於其實力低谷,但絕不能因為認為他們已經衰落,因為其體量和資源稟賦,再加核力量的加持,決定了他們處於不敗之地,只要不出現人口嚴重減少,這個國家不可能真正衰落。


燒死的火


發一張圖鎮樓

這是我第三次去莫斯科時候在紅場拍的照片,很巧的是這次去列寧墓竟然開放了,而且是免費的,但是要參觀就要過安檢,所謂的安檢就是幾個俄羅斯警察,手持探測器,在你身上掃來掃去,看看有沒有危險品,把你的揹包拿出來檢查一下,而我就直接到隊伍中排隊去了,等輪到我安檢的時候,俄羅斯警察一名女警官看到了我衝鋒衣上左手臂的中國國旗🇨🇳,問我:“你是中國人?”我點點頭,回答是,她又問我:“你有打火機,刀具之類的東西嗎?”

“沒有。”我回答道,然後我準備讓他們檢查,結果那名女警察直接擺擺手讓我過去了,這可能是給中國人的特殊待遇吧。

走進列寧墓,在門口有另外一群俄羅斯軍人,他們負責守衛列寧墓,這些軍人就是穿著正裝禮服的軍人了,在列寧墓門口的那個警察對每一個進入列寧墓的人做噤聲手勢,手放在兜裡的一定要拿出來,表示對列寧的尊敬,列寧墓內部不允許拍照,所以我沒有列寧墓內部的照片,裡面很昏暗,等的顏色是暗紅色的,是一個半地下室,向下走一圈就能進入列寧墓的墓室了,列寧同志躺在水晶棺裡,水晶棺上方是明亮的黃燈,照射在列寧的身體上,列寧給人感覺有點像蠟像,皮膚很亮。

因為我之前在俄羅斯留過學,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比較瞭解,在沒去俄羅斯之前,我對俄羅斯的印象也是強大、硬朗和富足,但是到了俄羅斯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本身就抱有一定的主觀偏見。

俄羅斯在我的心裡,已經不是蘇聯那時候的樣子了,現在國人對俄羅斯強大的印象其實很大程度是源於對蘇聯強悍的作風而留下來的,可以說今天的俄羅斯已經走入了一個不可逆轉的下坡路了。


【按照戰時防空洞標準建立的莫斯科地鐵】

首先來簡單的說說俄羅斯國情

俄羅斯的領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47億人,而且三分之二的人口集中在歐洲地區,但俄羅斯歐洲地區佔全國領土面積的1/3,遠東地區包括西伯利亞等地有大片領土面積沒有被開發。

俄羅斯的路上鄰國有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白俄羅斯、格魯吉亞、烏克蘭、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中國、蒙古和朝鮮,鑑於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衣缽,而蘇聯對待自己的加盟共和國一向是恃強凌弱,所以在蘇聯解體以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紛紛倒戈,目前能和俄羅斯算上友好的鄰國並不多,白俄羅斯能算上,中亞五國各種斯坦勉強和俄羅斯算得上友好,至於烏克蘭、格魯吉亞和波蘭更是和俄羅斯不共戴天。

可以說俄羅斯的戰略空間由蘇聯的整個東歐被壓縮到一點都不剩,這對俄羅斯很不利,在經濟上,俄羅斯曾經引以為豪的重工業已經被中國迎頭趕上,並且完美的超越了,我記得我小時候,家鄉哈爾濱馬路上經常能看見來自俄羅斯的“卡瑪斯”重卡、伏爾加、拉達牌的小轎車,而現在在全中國都很難找到俄羅斯生產的汽車了,而在俄羅斯,很多力帆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遍地開花,我在俄羅斯歐洲地區甚至電召過一兩力帆牌的出租車,司機對中國汽車的評價很高,性價比讓他們很滿意,而在很多俄羅斯工地上,也能看見來自中國的徐工和柳工的重型機械設備。

再說說俄羅斯社會問題,俄羅斯社會福利並不太好,很多退休人員只能靠退休金勉強度日,甚至60、70歲還要去坐收發室,公交車售票員去貼補家用,因為他們國家發展的不太好,男人又都多少有點酗酒的毛病,所以社會人口素質不算太高,上次歐洲盃俄羅斯足球流氓的戰鬥力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人口素質低下最終會通過時間的放大而導致國家安全問題,這只是時間早晚的事,勞動力不足,兵員素質低下,創造不出足夠的經濟價值,已經導致了俄羅斯陷入了死循環,貪汙腐敗更是加速了俄羅斯的衰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少生育甚至不生育,17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只有1.47億人口,這其實是很危險的,即使俄羅斯政府不斷鼓勵生育,甚至合法結婚的年齡下調到18週歲,也沒有太多人願意生孩子,畢竟俄羅斯的社會負擔也並不輕鬆,我在俄羅斯大學讀研的時候也能偶爾遇見挺著大肚子來上課的俄羅斯女學生,這種奇怪的景象在其他國家都很少見,俄羅斯的小孩子地位並不亞於我們的的大熊貓。


【附上一張我吃完晚去飯散步看見的車貼】


【這張是讓你們提提神的😄】

目前俄羅斯的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也就是軍工產品和能源產品的出口了,而軍工產品的光環也在中國軍事工業的崛起後變的暗淡,在軍工領域,俄羅斯目前能拿得出手的只有無限接近五代機的蘇霍伊戰鬥機和防空導彈系統,在蘇聯解體的26年後,蘇聯的軍事工業底子已經被俄羅斯吃完了,隨著中國J20和J31的研製成功,蘇霍伊設計局的蘇系戰鬥機市場將會越來愈小,再看看俄羅斯陸軍,俄羅斯徵兵採取義務兵役制,所有18到27週歲的男性公民都有義務去服兵役,除非特殊情況例外,我在俄羅斯上大學的時候,有一些同學就去俄羅斯陸軍服役去了,但是服役期只有一年,想要培養一名合格的戰鬥人員,一年的服役期根本不夠,至少要兩年。


【在我俄羅斯社交媒體上服役的俄羅斯同學】

但是俄軍的福利待遇並不高,而且經常發生虐待新兵的事件,俄羅斯人對於服役的積極性並不高,讓他們只服役一年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所以為了彌補俄軍訓練量上的不足,俄羅斯政府讓俄羅斯公民從小就接受不同規格的軍事訓練,小學生就能接觸到槍支,並有專業軍人負責教授他們如何使用、維護和保養,在未來的戰爭中,俄羅斯人都可以隨時隨地的武裝起來,這也是俄羅斯政府的無奈之舉。

至於俄羅斯海軍,其實俄羅斯海軍基本沒有什麼存在感,因為蘇聯時期,蘇聯海軍的大型水面艦艇都是在烏克蘭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製造,我們“遼寧艦”就是這個造船廠造出來的,但是蘇聯解體之後,這個造船廠就歸屬烏克蘭了,俄羅斯一下子失去了水面艦艇的製造能力,所有的技術儲備和人才都在蘇聯解體以後喪失殆盡,目前俄羅斯政府能製造的海軍艦艇只有北方造船廠製造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了,雖然俄海軍水面艦艇製造能力不足,但是北風之神級核潛艇依然是世界上噸位最大,威力最強的核潛艇,但是,海軍是高技術兵種,看的是整體實力,僅僅在核潛艇上世界最強,並不能很好的保護俄羅斯的海洋權益,至於俄羅斯的航母,就更不用說了,這艘庫茲涅佐夫號一旦退役,俄羅斯將徹底告別國際航母俱樂部,看看最近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到中東去執行任務,俄海軍航空兵的表現就知道了,他們真的很缺乏訓練和新裝備,說到航母,順便說一嘴,這個世界上能真正玩轉航母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中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航母考驗的是一個國家整體的國防、工業、經濟、科技實力,你不僅僅要造得出來航空母艦,還要製造配套護航的水面和水下艦艇,還要能獨立製造艦載戰鬥機,配套武器設備,目前完全有能力製造航母、護航艦艇、艦載機和配套武器設備的國家只有中國和美國,法國只能算半個選手,很多人都認為航母核動力要比常規動力的先進,其實並不然,雖然核動力航母可以近乎無限的狂飆,但是航母本身無法脫離護航艦艇編隊,除非你所有軍艦都是核動力的,不然單航母一艘核動力其實沒什麼太大的優勢。

所以說雖然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潛艇,但問題是你不能什麼事都用核潛艇搞核轟炸吧?從1992年俄軍建軍開始,俄羅斯就沒有服役過一艘7000噸級以上的水面艦艇,俄羅斯海軍的絕大部分裝備都還是蘇聯時期的裝備,但是蘇聯已經解體26年了,很多裝備已經不符合現在的戰爭規律了,但是俄羅斯沒辦法,一沒技術、二沒錢,現在的軍艦動不動要幾十億上百億美元,這還只是造價,還沒算後期的人員培訓、武器使用維護和保養的費用,我們最新服役的一艘055型驅逐艦,造價近十億美元,美國最新服役的福特級航母造價高達110億美元,2016年,我們的軍費預算是2150億美元,只佔我們GDP的1.9%,美國更是高達6110億美元,卻只佔它們當年GDP的3.3%,再回頭看看俄羅斯,2016年俄軍的軍費只有690億美元,卻佔了搞到5.3%的GDP,國力之間的差距很容易就看出來了,我們的軍費是俄軍的三倍,俄軍的軍費還不及美國的零頭,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國家不斷推出新型裝備,武器發展日新月異,海軍軍艦,空軍的戰鬥機就如同下餃子一樣被生產出來,而俄軍只能看著我們的海空軍不斷髮展壯大,將差距和他們越拉越大,的確,我們目前空軍在發動機方面還存在短板,有時還需要進口俄羅斯的戰鬥機和發動機,但別忘了,二十年前我們需要進口俄羅斯多少武器裝備,二十年前我們對俄羅斯有多強的依賴,而現在呢?我們對俄羅斯的依賴越來越少,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過程,我們最終會全面趕超俄羅斯真正走到世界第二的位置的。


【這是我用手機查詢的2016年中美俄三國的軍費支出表 數據摘自維基百科】

你們可以看看2008年俄格衝突中俄軍的表現,一個大國打一個小國竟然如此費勁,很難想象俄軍面對更強大的敵人時俄軍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附上和俄軍妹子的合影】


【附上俄軍教官的合影】

俄羅斯人其實骨子裡都有一種源自蘇聯時期的優越感,很多俄羅斯人並不知道他們旁邊有一個如此強大的鄰居,我現在已經定居在美國,我可以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再回頭看看中美俄三個國家,我發現很多國人對於中國的強大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很多人並沒有真正意識到我們有多強大,其實俄羅斯人也沒有意識到,他們很多人還停留在上個世紀蘇聯對華援助時期對中國的印象,隨著兩國的交往越來越深入,很多俄羅斯人來到中國之後被我們震撼到了,超現代化的城市建設,超一流水準的城市基礎建設,我們的高速公路是俄羅斯人不敢想象的。

Ps:他們的高速公路還是雙向二車道的,也就是說你要超車就必須逆向行駛一段,而且道路建設的標準僅僅相當於我們的國道,有一次我從葉卡捷琳堡下飛機,乘坐出租車回彼爾姆,出租車司機一路飆車,逆行超車,很危險,本來坐了七個小時的飛機就有點累,可我根本不敢睡啊!逆行啊!撞車怎麼辦!


【附上一張俄羅斯的高速公路,能看見對向來車,想要超車只能逆行,這一段高速公路是剛鋪好的,所以看起來很新,其他路段就沒這麼好了】


不過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開始來到中國,並且把中國今天的樣子告訴了國內的俄羅斯人,甚至還有人靠介紹中國在俄羅斯當網紅的,今天的中國之於俄羅斯就好像美加之於中國,美加對我們來說是屬於超發達國家,我們對於俄羅斯來說是屬於發達國家,當然我們還謙虛的說我們是發展中國家,其實東南沿海地區已經進入發達國家的水平了,而一些二線城市已經進入發達國家的底線了,當然我說的是經濟規模和基礎建設,福利這一塊就不說了,大家都懂的。

其實俄羅斯的今天並不弱,但這只是對於她的其他鄰國來說,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她並不強,在任何領域上,我們都不比他們落後,甚至甩他們很多條街,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女孩子選擇了中國男人做丈夫,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選擇到中國就業,這就是我們國力上升的證明,若不是俄羅斯始終保持著“核大棒”威懾,今天的俄羅斯恐怕又要回到莫斯科公國時期了。

但為什麼我說俄羅斯進入了一個死循環呢?

我看見的俄羅斯是經濟發展落後,導致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再加上從政府到百姓俄羅斯彪悍的性格,讓她和世界格格不入,雖然俄格衝突、俄烏衝突和車臣戰爭等對外衝突中俄羅斯人獲得了全勝,但是也透支了俄羅斯本就不多的活力,一個國家有沒有未來,最主要看的就是社會治安和經濟建設,我們中國就看清了這一點,忍辱負重,一心一意的加強國家經濟建設,今天我們海軍軍艦下餃子、海外撤僑、航天工程、空軍的殲20 殲31殲11B 運20 ,海軍航空兵的殲15 和遼寧艦、還有即將完成測試的2號航母,這些武器裝備的入列和科技工程的背後都是國家巨大的經濟資源支撐才能取得的成就,說白了,一個國家要是沒有錢,什麼都幹不成,有的人可以印錢啊!國家不是有印鈔機麼?那你看看津巴布韋……政府創造財富只能靠徵稅和創造外匯,這兩點我們做的都挺好。

而俄羅斯現在就是陷入了沒有錢還沒有賺錢的手段的困境,而且國家人口結構也不正常,男女比例失調,吸菸酗酒影響人口素質,勞動力嚴重不足等等很多問題,我記得我剛到俄羅斯的時候1人民幣可以兌換5.5盧布,等我離開俄羅斯的時候1人民幣可以兌換10盧布,有時候隨著匯率的變化甚至更多,這種景象和當年蘇聯解體之前是多麼的相像?雖然普京上臺以後通過各種強力舉措讓俄羅斯人看到了些許的希望,但是這種靠普京一個人強壓下去能維持多久?普京已經65歲了,他還能在任多久?他卸任之後俄羅斯政壇很難再出現一個能有普京這樣強力的領導人了,畢竟普京在任對俄羅斯產生的影響力是無人能企及的,梅德韋傑夫也做不到,這些問題雖然普京在的時候還不那麼明顯,但是再等20年,30年,這些問題就很嚴重了,那時候俄羅斯還能不能稱之為強國,就兩說了。


【附上我的大學-----彼爾姆國立大學 據老同學說這棟七層樓的主樓俄羅斯人蓋了九年】


【俄羅斯貨幣----盧布】


【俄羅斯的同學們】


【俄羅斯的文藝青年 Саша 薩沙在我生日的時候為我彈奏了一曲】


【俄羅斯人並沒有見過華式廚刀】


【這是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奶奶為我做的一頓家常俄餐,很美味,我很喜歡】


【這是彼爾姆當地一所小學校,在慶祝中國農曆新年,俄羅斯人展示的中國書法,用白紙黑字寫大大的福,說明他們並沒掌握到中華文化的精髓,但是無所謂了,他們喜歡中華文化就好】


【這是我去參觀彼爾姆當地軍事院校拍的】


【和俄羅斯的同學們在寢室裡開個聯歡會】

其實俄羅斯人大部分還是比較友好的,但前提是要給他們足夠的尊重,我還是挺喜歡俄羅斯的,他們雖然有各種各樣的不足,但是那裡給我帶來的感覺我很享受,雖然我生活在美國,但俄羅斯給我帶來的,我永遠也忘不掉,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也永遠的留在了俄羅斯。

Россия! Я вас так люблю!

【附上莫斯科的地鐵站,世界上最美麗的地鐵站,每一站都裝飾的美輪美奐】



俄羅斯的教堂


這是從葉卡捷琳堡到彼爾姆之間高速公路的路邊風景

莫斯科地鐵有一站叫【中國城】只是在俄羅斯並沒有中國城



這是也是莫斯科地鐵

這並不是一處軍事基地,而是一座烈士墓,俄羅斯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烈士墓地來紀念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死去的烈士,俄羅斯人很看重對國家的忠誠,雖然經濟不發達,雖然社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這是我們的俄羅斯,誰敢傷害她,我就跟誰拼命!


請記得這個自稱是帥哥的帥哥,用手機敲了兩個小時的字才給你們帶來了這篇文章。


不務正業的齊天大聖


1.俄羅斯軍事實力依舊強大,僅次於美國。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繼承了70%的軍事實力。儘管經歷了葉利欽時代的衰落,俄羅斯軍事實力在普競擔任總統以後,有了不小的進步。目前,俄羅斯有1200多家各類軍工企業,武器出口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俄羅斯擁有正規軍隊、邊防軍、安全部隊、信息部隊等各類武裝力量近200萬,火炮超過30000門、坦克29000多輛、戰機6000多架。除了美國以外,俄羅斯的常規軍事力量依舊強於其他國家。俄羅斯的核力量更是讓美國也忌憚不已,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核武器7000多枚)、北風之神核潛艇、圖-160戰略轟炸機、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導彈等,能夠覆蓋美國全境。

2.俄羅斯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俄羅斯自然資源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所有自然資源都能夠實現自給自足的國家。目前,俄羅斯已經探明的自然資源總價值超過30萬億美元,佔世界總量的21%,居世界首位。俄羅斯已經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三分之一,排名世界第一;俄羅斯已經探明的石油資源佔世界總量的12%以上,排名世界第六。除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以後,俄羅斯的煤炭儲量世界第二,水力資源世界第二,鈾資源世界第二,鋁資源世界第二,黃金儲量世界第五,森林資源世界第一,鐵資源世界第一。

3.俄羅斯依舊擁有強大的政治影響力。依託於強大的軍事實力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俄羅斯的政治影響力依舊不可小覷。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並一直在世界上發揮重大的影響力。特別是在普京擔任總統以來,力圖恢復俄羅斯在蘇聯時期的榮光,對美國採取強硬的外交戰略,贏得了世界上飽受美國霸權主義欺壓國家的支持。以中東為例,俄羅斯在2015年出兵敘利亞,乾淨漂亮的打了美國一個措手不及,恢復了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同時也破壞了美國顛覆敘利亞政權的既定目標。

所以,俄羅斯依舊很強大,這不是錯覺,覺得俄羅斯不強大了,才是錯覺!


美國觀察室


因為中國有很多俄吹啊,動不動就給人家一個戰鬥民族的美稱。

可實際上的俄羅斯男人其實都是非常懶的,整天酗酒。

不過話又說回來,餓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在近現代的擴張速度非常的驚人,所以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就留下了一種非常強大的印象,而且俄羅斯是五常之一,這些都是俄羅斯的資本。俄羅斯在東歐國家的影響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不過俄羅斯人那麼少,地方那麼大,資源那麼豐富,賣賣資源就能過得很好的,怪不得都不思進取。

不過俄羅斯的軍事實力的確是非常強的,蘇聯的底蘊還在,也是敢跟美國正面叫板的國家!


喜歡的點個關注,有更多有用有趣的東西哦!


成都生活那些事兒




我農村老家有這麼一戶人,戶主50多歲,身形五大三粗,面目兇悍猙獰,該漢似乎從來不懂與人為善和睦相處,行為舉止刁蠻霸道,鄰里之間,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商量著來的,但誰家只要與這位發生糾紛,該漢一言不合便以老拳相向,長此以往,大家都因為懼怕與其爭執,對其敬而遠之,但為了面子上能過得去,大家仍然對其哥長哥短“尊敬有加”!時間久了,連周遭各鄉都知道:這地方有個人“很厲害”,
但他的“厲害”,只限於“沒人敢惹”,由於其生性好鬥,生活目標“側重”於惹是生非,以至於大家都致力於勤勞致富奔上了小康,他家的日子仍然緊緊巴巴捉襟見肘,遇到難處也沒人願意搭理,僅有的幾個朋友也跟他差不多,整日裡不務正業喊打喊殺,但即使如此,他仍然是該地一霸,“很強大”!

我想俄羅斯的“強大”,就是這麼來的! 由於人類骨子裡的好鬥基因,“強大”的意義通常都被定性為“能打”,從大秦到蒙元,從蘇聯到現在的俄羅斯,都在人們的意識裡留下了一個深刻的概念:因為“能打”,所以“強大”,,,!
在這種思維基礎上,國土面積也成了國家強大的標準之一,俄羅斯(廣義)今天17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並不是祖傳的,從小縣城那麼大的基輔羅斯到今天全球最大的疆域,都來自於“能打”,要是不能打,怎麼會“強大”呢?
大秦和蒙元,因為年代久遠,到底多“強大”,已無從考證,但人們至少是親歷過蘇聯時期和今天的俄羅斯, 冷戰是二戰的延續,美蘇是冷戰的代表,敢與更強的西方對抗,不管從武器裝備到戰鬥的決心,蘇聯的勇氣與實力也的確證明了自己的“強大”,在某一個時期,軍事力量甚至超過了美國,,,
冷戰雖然結束了,蘇聯也解體了,但新政權並沒有因為解體而放棄武力,也沒有因為實力的削弱而喪失戰鬥的精神,與西方世界一次次地硬懟中,再次喚起人們對老蘇聯時期的記憶,並堅定地認為,俄羅斯傳承了蘇聯精神,仍然很“能打”,所以仍然很“強大”!
崇拜強者是人類骨子裡與生俱來的天性,只不過人們對強者的理解意義不同,有人認為“能打”就是強者,但有人認為富裕才是強者,但不管怎麼樣,只有能代表正義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不管是老蘇聯還是俄羅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其“強大”只表現在“能打”的層面,兩個時代都側重於軍備建設而忽略了國民經濟,為了擁有更強的武力,甚至不惜擠佔寶貴的民用資源,殊不知和平與發展的年代,每個國家更注重於用和平的方式來尋求發展,用務實的態度讓國家更加富裕,讓國民更加幸福!
克林頓總統在卸任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如今國際間的關係,不是牆,而是網!如果合作共贏思維能成為主流,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將更順暢,合作將更緊密!” 但如果不想融入這種文明秩序,其“強大”也只能永遠定格在“能打”的層面,如果國家不能富足,人民就不會安康,如果是這樣,即使用武力打造一個“全金屬外殼”,又有什麼用呢?

冷兵器TILLLINDEMANN


世界上只有中美在常規軍事力量上敢說穩超俄羅斯的。事實上俄羅斯就是一個強大的國家。

主要是你站在中國的角度上,自然覺得俄羅斯不夠強,但經濟上,俄羅斯GDP1.33萬億美元,世界上有180多個國家和地區覺得俄羅斯很強。從軍事上,這世界上至少200個國家覺得俄羅斯很強。包括很多人認為很強的日本、德國和印度,俄羅斯想滅掉這三個國家即使打常規戰爭也完全可以,俄羅斯從心裡也沒有瞧得起這三個國家。

俄羅斯是戰鬥民族,只要活著就是強國。俄羅斯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部暑核彈數量世界第一,海陸空三位一體核打擊技術完備,世界最龐大領土,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這樣一個國家即使現在的中國也是合作對象,並且在敘利亞問題上敢和美國博弈,為什麼不強?


適情雅趣


先來看上面那張圖,這是世界權威網站“全球火力(GlobalFirepower)”最新發布的全球軍力排名,從圖中可以看到,你們眼中所謂的不強大的俄羅斯,仍然位居第二名,所以,為什麼你們會有一種俄羅斯很弱小的感覺?

大部分人覺得俄羅斯弱小應該是從這幾個方面去判讀的,首先是經濟,俄羅斯的經濟已經低迷20多年了,GDP排名更是掉出了全十之外,這個是絕對的硬傷,因為打仗就是在燒錢,“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不是說說而已的;其次是其軍事方面,吃老本、裝備過時、老化是大家對俄羅斯的印象,尤其是海軍,自從前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海軍就沒有下水過一艘4000噸級以上的水面艦艇,海軍方面現在也就潛艇在撐著場面。

▲俄羅斯數量為1112

從這樣去看俄羅斯常規軍事實力真的算不上多強,所以有人就覺得今天的俄羅斯已經跟“強大”這個詞沾不上邊了,但是弱小是相對的,跟中美兩巨頭比起來,俄羅斯的整體實力或許不夠看,但是你說已經弱到連日本都比不過的程度,那就誇張了,俄羅斯再弱,也有幾千架的3代坦克,三代以上飛機上千架次,我就試問一句,除了中美能在這兩方面超過俄羅斯的,還有哪個國家能拿出這種數量的坦克和飛機?

▲第四行是俄羅斯

好,你說海軍不行,沒錯,俄羅斯海軍確實不行,然後你們覺得英、法、印的海軍就很厲害?接著我還是要說,除了中美之外,又還有哪個國家的海軍規模可以大過俄羅斯或者跟俄羅斯相媲美?最重要的一點,俄羅斯的核武庫足以碾壓除美國之外的所以國家,包括我們,這才是俄羅斯的作為一個大國的尊嚴與底氣所在,說核武器沒用的靠邊,核武器的作用比任何東西都大(起碼目前甚至為了幾十年都如此),因為有核武器美國就不敢動俄羅斯,不然常規軍事實力差距那麼大,美國可以把俄羅斯吊起來打。

▲第四行是俄羅斯

最後,說俄羅斯不強大的,英法德敢在俄羅斯面前喘大氣麼?小日本在俄羅斯面前跟一條狗差不多,日本的軍事實力也不算很弱,但是他具有毀滅一個國家的實力麼?沒有,俄羅斯有啊,他核武庫裡的東西可不是擺設,只要核武器沒有過時,俄羅斯就是美國都不敢小瞧存在,“世界都不需要俄羅斯了,那麼俄羅斯為什麼還需要這樣的世界”,毛子目前一點都不弱,小瞧俄羅斯是要吃虧的!


哨兵ZH


答 | 獬執事

俄羅斯的強大,讓人聯想到《天龍八部》裡的鳩摩智:強大,但是野蠻而不平衡。

在《天龍八部》中,鳩摩智是個十足的絕頂高手了,尤其厲害的是,他一個人就習得了少林七十二絕技,這一點連少林寺千年歷史裡除了達摩老祖外沒有人能做到。但是,鳩摩智學少林七十二絕技用的卻不是少林心法,而是逍遙派的小無相功,這就導致了鳩摩智武功雖高,卻容易走火入魔。除此之外,鳩摩智是一個武功高、智商高但情商低的“小僧”,他不顧武林禮儀,單純希望以一人之力震懾江湖,其行事風格可謂單純,而在中原武林人眼中,這種單純就是野蠻了。

俄羅斯也是如此。“能夠和俄羅斯打成平手的世上沒有幾個國家”。俄羅斯強嗎?誠然是強的。而且不僅僅是當下強,而是自沙俄帝國時期以來就很強。但是相比於同時代崛起的其它列強,沙俄對領土的極端熱衷、極晚廢除的農奴制等層面又讓它顯得“野蠻”。從沙俄到蘇聯,它的發展也是不平衡的。冷戰時期蘇聯的綜合國力能與美國叫板,但又片面發展重工業、軍事,讓人承認它強,卻不會心服口服。

歷史上的沙俄以及後面的蘇聯,在文化上都與傳統的歐洲大相徑庭。你說它是歐洲文化的異類也好,說它根本不屬於歐洲也好,最終的結果就是在歐美文明的視角下,它都有些“非我族類”的意味。如果這個“非我族類”的國家是個小國,那也罷了,偏偏它又如此強大:沙俄時期的西部邊界幾乎拓展到中歐,而蘇聯它又擊潰了納粹、帶來了“鐵幕”,這一切都讓人過於矛盾。

所以,俄羅斯的強大不是錯覺——它只是強大得很另類、很讓別人沒有安全感罷了。


亞歐研究寮


首先,給出答案,俄羅斯在軍事方面的確很強大。但是整體地位,沒有那麼強大。


1,版圖遼闊,軍力強勝。

俄羅斯的版圖世界第一,幅員遼闊。這個是無可否認的,因為其戰略縱深大,很難一下子被打垮,比如高盧人,德國人,都在莫斯科附近就止步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領土太遼闊,天氣變化多端,後勤實在跟不上。體型在哪兒,不得不服。



而且俄羅斯也不是虛胖,就在昨天俄羅斯發佈了國情諮文,就連核動力巡航導彈都出來了,全球僅此一家,你說牛不牛。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權利的遊戲,俄羅斯完全可以比作魔山,體型龐大,力量開掛一樣強。



2,經濟力量是短板,但是政治影響力不弱。

幾乎所有的熱點地區,或多或少都有俄羅斯的影子。你承認或者不承認,人家就在那兒。在聯合國也是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聯合國發生的大事,都能說上話,我想問,是那種事情給你感覺俄羅斯不強的?


健康是福52842


貧窮的俄羅斯正在建造歐洲第一高樓,竟是普京最愛的小秋葵!

鋒芒畢露的小秋葵

拉赫塔中心

老百姓喜歡給地標起花名,

比如北京“大褲衩”、廣州“小蠻腰”,

還有倫敦“小黃瓜”,

而在聖彼得堡也有一座“小秋葵”。

它在年初已經封頂,

正是高達462米的

拉赫塔中心(Lakhta Center)

目前歐洲最高建築是

374米高的莫斯科“東方塔”,

但在拉赫塔中心完工後,

“歐洲第一高”的頭銜也將易主。

它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

是一個混合用途的建築項目,

由英國公司設計,

將作為俄羅斯能源巨頭新總部。

俄羅斯兩任總統

普京和梅德韋傑夫都來自聖彼得堡

建築外形由

底部五邊形平面

從地面通過螺旋形旋轉

到最高點形成。

這麼一分析有點眼熟,

是不是像秋葵?

看來外國仿生學已經很溜了!

建築尖頂設置有亮燈,

充當聖彼得堡的燈塔。

在聖彼得堡三百一十五年紀念日,

尖塔的燈閃爍著摩爾斯電碼,

播放了問候語。

拉赫塔中心不只高,

還創造了許多項記錄!

49小時內不間斷澆築基底層混凝土,

居然有19624m³,

還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

玻璃窗面積達130000㎡。

在高層建築上,

這麼大規模安裝冷彎玻璃幕牆,

在全球史無前例。

建築施工也比較特別。

建築基礎是一個

牢固的鐵混凝土箱,

共有264個樁,

每個樁可深達82米。

基礎的側牆可以抑制

土壤的流失和地下水的侵入。

原設計有兩種基地

抵抗側應力方案。

選取了第一種混凝土圓盤方案,

這能允許相鄰區工作。

建築玻璃大部分為斜四邊形。

儘管如此,

玻璃的節能效果也不落下。

由於安裝了節能玻璃

能效指標得以提升40%

建築結構在83層加固,

以此抵抗高空的風壓。

建築頂部設置有,

免費公共觀景臺,

氣勢非凡。

拉赫塔中心底下的裙樓,

作為服務周邊居民的商業綜合體。

拉赫塔中心外部廣場,

以海為視覺中心佈置。

從06年發起這棟大樓的國際競標,

到09年市政府通過建造大樓的決議,

質疑的聲音從未停止。

畢竟在聖彼得堡市中心,

有許多著名古建築:

一座城市在追求現代化的同時,

不該舍掉原本的氣質。

▽彼得要塞,聖彼得堡

歐洲各國都有法律條文禁止:

在市中心興建高樓大廈

不僅會對古建築群造成破壞,

同時也和城市的基調不符。

相比之下,

它的高度在中國還排不進前十,

而中國各地還在爭搶第一頭銜。

“第一”到底能為城市帶來什麼?

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