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4起上市公司控制權易主 國資馳援1800億

創業數十載,一朝不慎,失去了上市公司控制權,不禁令人唏噓。

2018年即將落幕,今年A股上市公司控制權易主事件數量,竟然創出近10年的新高。

據數據統計,2014年-2017年、2018年1月-11月,A股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相關事件分別有89起、85起、62起、85起和124起(包括進行中、已完成、終止等狀態)。

今年124起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 国资驰援1800亿

今年124起中,控制權已經完成變更的達97起,也意味著,2018年A股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數量將創下近10年的新高。

國資入場,”紓困民營企業

124起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事件中,國企入主民企,成為2018年控制權變更的最大特色。

據小景的不完全統計,10月至11月期間,控制權變更事件的高峰期,多達41家上市公司發佈了控制權變更相關公告,其中,28家的受讓方來自地方或中央國資委,佔比近70%,而這些變更大部分仍在進行中。

今年124起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 国资驰援1800亿

2018年已經坐實的國資入主民企達6起,分別為:

株洲市國資委入主宜安科技;

安徽省國資委入主長信科技;

北京海淀區國資委入主金一文化;

四川省國資委入主新築股份;

中國國防金融研究會入主金力泰;

國務院國資委入主南洋科技。

而自10月份起,“為民企紓困”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最熱話題。地方政府、券商、保險資管紛紛出錢,推出“紓困基金”。據東吳證券統計,目前“紓困基金”規模已超5000億(若考慮央行合計3100億的民企信貸及債券融資支持資金,則總規模超8100億)。

據不完全統計,地方政府成立的紓困基金總規模約1800億元。

今年124起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 国资驰援1800亿

截止11月16日,深圳、北京、上海等14個地方政府及國資已陸續成立“紓困”專項基金,合計成立規模約1800億(此外河南、杭州及廣東順德等已公告設立但未披露具體金額)。

12位大股東股權質押比例超90%

近2個月內,地方國資入主民企漸入高潮,而背後的目的主要是出於“馳援、紓困”。

2016年、2017年是股票質押爆發式增長,2018年以來,不少民營上市公司大股東紛紛陷入股權質押危機、資金鍊日益緊張的囧境。

據數據統計,10-11月期間,擬出讓控制權的22家民營上市公司,大部分控股股東的股權質押比例都處於高位:

今年124起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 国资驰援1800亿

而且,6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股權質押佔持股比例已高達100%,質押比例超過90%的竟有12家,佔比接近60%。

一旦遇上極端行情,股價不斷下挫、腰斬,大股東將不得不面臨“爆倉”的警告。

其中,ST中南(002445)實控人中南集團的質押股早於6月13日,已跌破平倉線,最終,中南集團將持有的27.59%股權授予濱江揚子行使,公司實控人變更為江陰高新技術創業園管理委員會。

另外,金一文化(002721)於7月25日發佈的公告,公司控股股東以1元的轉讓價,將73.32%的股份轉讓給具有國資委背景的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資本控股集團。

雖然,國資僅花了一元買到了殼,但實際情況卻非這樣簡單,公告顯示,海淀國資將根據上市公司情況,適時提供不低於30億元的流動性支持。

據悉,金一文化最新的負債總計為120.2億元,負債率為67.87%。2017年經營性現金流為-16.65億元,已連續4年為負。

2018年8月22日,股權轉讓已經完成,北京市海淀區國資委成為金一文化的實際控制人。

有紓困國資,被套逾60%

國資入主“紓困”民企,但並未能扭轉上市公司股價的頹勢,大部分股價依然跌跌不休,部分已完成入股的國資,現已處於浮虧狀態。

8月6日,深圳市國資委受讓科陸電子(002121)股份1.52億股,交易均價為6.81元/股,截止12月4日,深圳國資委已浮虧26%。

今年124起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 国资驰援1800亿

科陸電子股價月K線圖

2月13日,中國國防金融研究會接盤金力泰(300225)股份的價格高達15.5元/股,而截止12月4日,股價僅剩5.23元,浮虧比例超66%。

另外,由於股價持續下跌,部分地方國資臨時要求下調轉讓價格。

9月26日, 宜安科技(300328)公告,控股股東宜安實業與株洲市國資委對此前的交易定價進行調整,由9.68元/股調整為6.44元/股。相對應的,股權轉讓價款由約4.36億元縮水至2.9億元。

此前4月17日,宜安科技首次公告股份轉讓時,股價為9.07元/股,而至9月26日,公司股價下跌至6.39元/股,跌幅近30%。

今年124起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 国资驰援1800亿

圖:2018年,國資接盤的部分民營上市公司

一些高比例股權質押個股面臨平倉風險時,國資接盤,雖然有利於緩解緊繃的資金鍊。但股價漲跌,仍要考察上市公司基本面能否改善。

有人黯然離場,亦有大佬接盤國企

有的民企黯然退場,有的民企大佬卻入場掃貨。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已有13家國資上市公司宣佈將引進民營資本做股東,其中,已有5起事件完成交易併發生控制權變更,分別是:

今年124起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 国资驰援1800亿

值得注意的是,接盤國有資產的民企中,“方大系”現身。

今年7月19日,東北製藥(00597)公告,公司實控人變更為遼寧方大董事局主席方威。方威同時還是方大炭素(600516)、方大特鋼(600507)的實控人,再度擴大“方大系”版圖。

今年5月9日,遼寧方大斥資6.73億元認購東北製藥7510萬定增股,持股東北製藥13.20%。隨後,遼寧方大於二級市場大舉增持、掃貨。

截至2018年三季報,遼寧方大合計持有東北製藥1.48億股,持股比例為26.02%,躍升為東北製藥第一大股東,原控股股東東北製藥集團持股17.54%,退居第二大股東。

除了股權轉讓的自由買賣,2018年因司法拍賣而失去控制權的民企,亦大幅增加。

2018年來,相關股東股份被司法拍賣的公告已達30份,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2017年相關股東股份被司法拍賣的公告分別有11份和4份。

其中,不少涉及控股股東股份被司法拍賣,因此丟掉了對上市公司的控股權,例如:*ST雲網(002306)、美麗生態(000010)。。。。。。

2018年,丟失控制權的民營老闆們,不少是在為往年的盲目激進、瘋狂舉債、加槓桿。。。。。。“還債”。

本文源自全景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