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健米業上市20年主營虧損15年:7任董事長講了近10個跨界故事

業績不夠,故事來湊。

在A股市場,通過追熱點、玩跨界“講故事”似乎已經成為部分公司的一項入門級技能,上市20年的金健米業更是將此項技能運用得爐火純青。

1998年上市以來,金健米業已經換了7任董事長,期間除開展大米等糧油業務外,這家公司還在藥品、乳品、房地產、電力、園林等多個領域進行嘗試。儘管撲騰多年、講了很多故事,但金健米業依然沒有走出業績虧損的“怪圈”。

“續命”妙招,左靠補助右靠融資

1998年4月,位於湖南常德的金健米業敲開了A股大門,成為中國糧食系統的第一家上市公司。20年過去了,金健米業的年度營收從上市當年的5.3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27.6億,但年度淨利潤卻由4811.70萬元下滑至2017年的1096.6萬元;2018年前三季度出現虧損1753.01萬元。

如果說,金健米業的淨利潤表現讓投資者感到了失望,那麼其扣非淨利潤可以稱得上“慘不忍睹”。數據顯示,上市20年以來,金健米業的扣非淨利潤有15年為負值,合計虧損接近10億元。(注:1998年沒有查到扣非淨利數據)

金健米业上市20年主营亏损15年:7任董事长讲了近10个跨界故事

金健米業上市以來的扣非淨利情況(製圖:中國網財經 劉小菲)

主營如此慘淡,金健米業是如何從ST和退市邊緣涉險而過的呢?中國網財經記者發現,這家公司習慣了靠著“偏財”補漏,比如源源不斷的政府補助。

在有相關數據可查的10年(2008-2017年)裡,金健米業分別獲得政府財政補助2139.08萬元、1790.87萬元、4087.61萬元、4199.67萬元、2994.26萬元、4640.14萬元、8523.99萬元、1885.87萬元、4290.9萬元和353萬元,合計3.5億元。

當然,地方政府給A股上市公司發“紅包”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以2018年上半年為例,A股共有3337家公司獲得了政府補助,佔比高達94%。地方政府為何熱衷給上市公司財政補貼呢?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券商人士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目的大致有三個,一是上市公司投資了國家或者地方政府支持產業,政府給予一定補貼來鼓勵;二是上市公司即將因虧損而被暫停上市,地方政府為保護殼資源,以補貼方式增加其利潤;另一種就是地方政府為了讓上市公司能夠通過再融資募集資金,使用補貼的辦法保持上市公司業績持續增長。”

金健米业上市20年主营亏损15年:7任董事长讲了近10个跨界故事

金健米業近10年來獲得的政府補助(製圖:中國網財經 劉小菲)

不僅如此,金健米業還將資本市場這一融資平臺進行了充分利用。金健米業1998年上市時融資2.65億元;隨後進行兩次定增募集資金11.96億元;此外,公司還於2014年再次申請定增,計劃募集資金約7.5億元,但此方案未獲得發審會審核通過。

熱衷“圈錢”的金健米業,對投資者回報卻頗為吝嗇。上市20年間,金健米業僅在2000年“10送1.67股轉2.5股派0.42元”,累計分紅金額0.2億元,其餘19年均未進行分紅,可以說是A股市場名副其實的“鐵公雞”。

靠非主業能做大?佈局過近10個行業

一邊背靠提供補貼的地方政府,另一邊是可以持續融資的二級市場,不斷有“活水”進來的金健米業,在上市沒多久就開始了其“跨界表演”。

金健米业上市20年主营亏损15年:7任董事长讲了近10个跨界故事

除糧油主業外,金健米業上市以來涉足行業一覽(製圖:中國網財經 劉小菲)

上市次年的1999年,金健米業投資5000萬元參股湘財證券涉足證券行業;但4年後,金健米業即將所持有的湘財證券5521萬元出資額和2.2%的股權及其權益以6183萬的價格轉讓給山西和信電力。如今,湘財證券正在衝刺A股IPO,其2017年的收入為13.48億元,淨利潤4.3億元,2015年牛市時其營業收入一度超過30億元,淨利潤也達到12.12億元。

1999年10月,通過收購湖南湘北製藥廠,金健米業踏進製藥行業,並於2000年成立金健藥業,從事大輸液產品的生產經營。不過,受市場波動和行業政策影響,金健藥業近年來持續處於虧損狀態。截至今年7月31日,金健藥業資產總額2.63億元,總負債3.59億元,淨資產為-9564億元,已經資不抵債。近期,金健米業以1元的價格將已資不抵債的金健藥業剝離給控股股東母公司。

2001年,金健米業投資600萬元參股成立湖南陽光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後更名金健乳業),持股比例28.57%,並不斷增資成為控股股東。期間,金健乳業連續獲得當地政府發放的學生奶推廣扶持資金,但發生過兩次學生飲用變質“金健學生奶”的事故。常德市發佈的2015年度“構建誠信、懲戒失信”紅黑榜顯示,11家被評定為環境不良企業,其中包括金健乳業的第五牧場、第七牧場和第一牧場。

2001年,金健米業出資1.2億元與一名叫李家祥的商人聯合成立了主營房地產業務的金健置業,由此進入了火熱的房地產市場,並一度成為當地最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2003年,金健米業以1.2億元原價轉讓了持有的金健置業全部股份。同年7月30日,金健米業出資2800萬元與香港兆恆集團共同組建金恆地產有限公司,持股35%,至2008 年金恆地產成為金健米業100%控股的子公司,但在2013年,金健米業將金恆地產100%股權以1.1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湖南糧食集團。

2003年,金健米業以3888萬元的價格收購了石門縣人民政府持有的三江電力3831.5萬股,交易完成後,金健米業持有三江電力87.07%的股份。但在同年,金健米業將其中的8820萬股(佔三江電力總股本的60%)以1.25億元的價格賣給深圳兆恆實業。據當時媒體報道,三江電力所屬的三江口水電站,如果再投資上億將裝機量擴大到10萬千瓦,其價值不可限量。

2002年和2003年,金健米業還曾入股湘鄂情。2005年,湘鄂情減資,2007年金健米業將其持有的所有股份以2500萬元轉讓給深圳湘鄂情。2年後湘鄂情上市,首日市值曾達40億,也就是說,金健米業若能持續持有湘鄂情並適時拋售,應該能獲得不菲的收益。

此外,金健米業還佈局過園林綠化、文化傳媒、外貿等業務。不過,金健米業2018年半年報披露的收入構成顯示,公司目前開展的業務包括糧油、藥品、乳品、休閒食品和其他,其中糧油收入為18.33億元佔比最高,藥品乳業等其他收入合計不足2億。

在走了長達20年的多元化路程後,金健米業近期表示,要“集中做大做強糧油主業”。有投資者感嘆:“金健米業終於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只是這些年交了太多的學費。”

有多隨意?融資到賬後變更募投項目

投資步調總是踩不對的金健米業,在募投項目上也是常常“即興起舞”、時常變更。

金健米业上市20年主营亏损15年:7任董事长讲了近10个跨界故事

金健米業首發募投項目變更情況 (資料來源:2000年年報)

金健米業上市時,公司在招股書中提到,所募資金將投向4個項目,分別是投資控股常德市米業公司、投資控股常德市飼料公司、建設年處理3萬噸菜籽油精煉深加工及化工工程和擴建年產5萬噸優質精米工程,投產後將分別新增利潤2480萬元、2520萬元、2489萬元和2800萬元,投資收益率分別為31%、31.5%、25%和40%。金健米業強調,上述4個項目的建成投產期均在3年以上。然而,當金健米業從投資者手中募集的2.65億元到賬後,並未按照招股書公開披露的使用用途按時投入。而是先用其中的6690萬元,建了一個“金健糧食工業城”,其餘的1.8億多元則全部被用來償還深圳瀟湘米業公司、常德市金海實業公司、常德植物油公司、常德市面粉公司、臨澧合口油脂化工廠的負債。而金健米業就是由這5家公司組建而來的。

金健米业上市20年主营亏损15年:7任董事长讲了近10个跨界故事

金健米業首次定增募投項目變更情況(資料來源:2001年年報)

2000年,上市不到兩年的金健米業申請進行定向增發,計劃募資約8億元。金健米業曾計劃將這筆資金投向年產80000噸鮮溼方便米粉項目、年產3000噸米糠營養素項目、年產3000噸營養米片項目、建設“環洞庭湖”優質大米加工基地、組建“金健優質稻種開發中心”、組建“金健生物環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擴展“樂米樂”營銷網絡等項目。

2001年1月9日,金健米業定增完畢。但在2002年1月3日,金健米業就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將募資用途進行變更,包括:調整建設“環洞庭湖”優質大米加工基地計劃, 終止其中的合資組建金健城陵磯精米公司和金健霞凝精米公司兩個子項目,將計劃投入的募集資金11000萬元中的10000萬元改為增資湖南金健置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建設“金健特色商貿城”;終止組建“金健生物環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將計劃投入該項目的募集資金共計6000萬元和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16516.96萬元中的3642.6萬元,改為增資湖南金健藥業有限責任公司;2億元閒置募集資金用於國債短期投資,分別委託華夏證券湖南管理總部和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國債。也就是說,金健米業此次增發籌集的8億元,最終用於此前承諾項目的金額只有1億元。

而2013年通過增發募集的3.91億元,金健米業優先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因為當時該公司的負債總額,已經連續5年超過了9億元;被證監會發審委否決的那次定增,扣除發行費用後的淨額將全部用於金健植物油(長沙)油脂產業園項目。

7次更換“掌門人”

金健米業不斷跨界的舉動,不知是否跟其掌門人的頻繁更換有關。上市20年來,金健米業進行了7次“換帥”,多位董事長均有糧食系統工作經歷,但依然沒有拯救得了低迷的業績和股價。

資料顯示,金健米業上市後的第一任董事長是車世炎,曾任常德地區糧食局財基科科長、常德市糧食局副局長。2000年9月,車世炎因“工作需要”離職。車世炎在任的兩年多,金健米業股價上漲60%左右,業績處於上市之初的輝煌,1998年和1999年,淨利潤分別為4811.7萬元和5551.83萬元,同比漲幅分別為28.22%和15.38%。這任董事長任期內,金健米業除了糧油業務外,開始向外貿、證券、製藥行業跨界佈局。

車世炎離職後,原副董事長鄭治文接任金健米業董事長一職,但2002年7月因工作調動而離任。這段時間內,金健米業的股價下跌接近30%;業績方面,2000年和2001年,金健米業的淨利潤分別為2554.24萬和1703.67萬,同比下滑53.99%和33.3%。在業務佈局上,金健米業涉足了乳品、房地產等業務。

2002年8月6日,曾任常德市肉聯廠副廠長的梁思模成為金健米業的第三任董事長。與前兩任董事長均任職不到3年不同,梁思模領導了金健米業4年,橫跨兩屆董事會,直到2006年6月29日才離職。期間,金健米業在多個業務領域來回倒騰。房地產方面,賣出金健置業全部股份,不久與香港兆恆成立了金恆地產;電力方面,先買入三江電力部分股份,隨後將更多的賣出;同時,金健米業還退出湘財證券,做起園林、文化傳媒等業務。但是二級市場表現並不好,股價下跌了53%。

2006年6月,金健米業迎來了歷史上第一位金融領域出身的董事長—肖立成。在此之前,肖立成是農業銀行株洲市分行副行長。2011年11月23日,肖立成因為身體原因提出辭職。肖立成在職的5年間,受益A股牛市,金健米業的股價上漲了275%。期間,金健米業出售了此前持有的湘鄂情股份。

緊接著,曾擔任農業銀行常德分行副行長5年多的周星輝走馬上任,不過時間不久,於2013年3月便選擇了離職。在任期間金健米業下跌逾20%。

周星輝辭任總裁後,曾任湖南金霞糧食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謝文輝接過金健米業的董事長職位。2018年10月因為“工作調動”原因離職。不過,金健米業曾在2017年年報中提到,謝文輝合約任期應至2019 年3 月31 日。謝文輝任職金健米業董事長期間,公司加大了兼併整合力度,不僅併購或租賃經營長沙丁家嶺米廠、開慧米廠等多家公司;還收購了“中意食品”整體資產,成立湖南新中意食品公司。不過,金健米業這幾年的股價跌幅超過30%。期間,金健米業將金恆地產100%股權賣出。

2018年11月,全臻當選為金健米業董事長。中國網財經記者發現,此次全臻任職金健米業屬“空降”。在2018年半年報中,全臻還未出現在金健米業董事名單中。資料顯示,全臻曾先後任職於長沙市房產局、長沙房產(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2018年10月起,全臻任湖南糧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全臻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剝離公司已營運近20年的藥業資產,表示將重新聚焦糧油主業。

而全臻能否帶領金健米業這家上市20年的企業走出“困局”,我們拭目以待。(記者 劉小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