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將向北約演習的挪威海海域發射導彈,就這一事件大家怎麼看?

異域邊緣


來而不往非禮也,對於軍事威脅戰鬥民族喜歡用軍事行動回應而不是打口水仗。北約在俄羅斯的家門口舉行冷戰以後最大規模的軍演,而俄羅斯強硬地軍事回應說明了北約這一世界最大軍事集團和俄羅斯對抗的加劇,而這種緊張局勢的升級又是美國所需要的。


看起來這是北約和俄羅斯的“例行”軍事對抗,雙方在長期的較量中已經有了一套鬥而不破的潛規則。但是美國主導的此次北約軍演時間點很微妙:還有十天就要美俄年內第二次首腦會晤。赫爾辛基一夜情之前,特朗普為了創造和普京見面的良好氛圍而撤回了在敘利亞的航母編隊,默許了俄敘聯軍在敘利亞南部省份的軍事行動;而布宜諾斯艾利斯約會之前,特朗普卻通過退出《中導條約》、大規模軍事演習來向普京示威,這就很不又好了。當然是為了特朗普的政治需要:還有不到一週就要美國中期選舉。可以迎合民粹主義,洗刷通俄的嫌疑,為了選票特朗普不介意升級北約和俄羅斯對抗的調門,反正主要是歐洲國家買單!讓它們感到威脅才會抱緊美國大腿!


普京當然希望改善和緩和與美國的關係,但憑什麼要配合特朗普的選舉需要送選票呢?北約在離家門口不到200公里的地方軍演,這種明目張膽的軍事挑釁只能用軍事手段回應。而這種回應的利益受損者將是北約的中小國家,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挪威忘記了冷戰時期著名的“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嗎?在和北約的對抗中,俄羅斯處於戰略守勢,但正是逼到牆腳的北極熊更危險!俄羅斯也許不敢在敘利亞和美國翻臉,但在自己的家門口完全可能,它和美國的對抗只會逐步升級,而先拿個小國開刀則是其中的一塊墊腳石。別的不說,俄羅斯“誤擊”一下波蘭或者挪威的飛機美國又能如何?當年“打蔣艦不打美艦”的時候,美國的護航艦隊是怎麼反應的?現在美俄的對抗仍然可控,北約仍在試探俄羅斯的底線,一旦局勢超過了臨界點,俄羅斯完全有可能在家門口教訓一下波蘭這樣的攪屎棍國家,找個藉口打一場小規模的局部戰爭有什麼不可以,打完狗以後再和北約坐下來談確立新的遊戲規則。而波蘭這樣的國家只會再次成為大國的擦腳布。




雲霄飛翼


正如幾天前回答“北約靠近俄羅斯邊境舉行冷戰後最大規模軍演,是否會刺激戰鬥民族做出激烈反應?”問題所分析的,北約在靠近俄羅斯邊界地區舉行如此大規模軍演,戰鬥民族一定會採取積極行動積極“硬對”。在11月1-3日在挪威海水域進行導彈試射之後,俄羅斯海軍還將於11月6-9日在巴倫支海展開同樣的軍事行動。此外,俄羅斯還在“三叉戟接點2018”軍演期間,出動包括圖-160戰略轟炸機在內的空中力量到相關地點示威“秀肌肉”。

1. 挪威航空部門日前收到俄羅斯空管中心的航行通告,被告知俄海軍11月6-9日早5點至晚7點將在巴倫支海進行導彈試射。

“我方宣佈:俄羅斯海軍計劃在挪威海海域進行導彈試射。”俄羅斯的航空通告寫道。不過,俄方並未在通報中告知參與此次試射的艦艇和導彈內容。

儘管通告稱導彈試射地點為“挪威海海域”,但座標顯示試射區域並非挪威海,而是巴倫支海靠近挪威的海域,距離挪威陸地最北的Gamvik和Berlevag兩個漁村僅有20-40海里之遙。

如果屆時天氣晴朗,從挪威海岸就可以觀測俄軍導彈試射。

2. 這是北約“三叉戟接點2018”軍演開始以來,俄羅斯第二次在靠近挪威的水域進行導彈試射。

據挪威《巴倫支海觀察家報》報道,俄海軍波羅的海艦隊一支由兩艘戰艦、一艘託船和一艘油船組成的編隊早些時候離開波羅的斯克的基地,進入挪威海海域,並於11月1-3日進行了導彈試射。

另據挪威《階級鬥爭報》報道,俄海軍北方艦隊“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與上述戰艦在挪威海岸附近會合。

3. 俄羅斯國防部早先還宣佈,兩架圖-160戰略轟炸機10月31日在巴倫支海和挪威海海域上空進行了長達10個小時的巡航。

儘管俄方強調此次巡航“是早就計劃好的”,但顯而易見的是,它與北約 “三叉戟接點2018”演習有著密切的關係。

俄羅斯最先進戰略轟炸機的出現,立即引起了北約的緊張與關注,英國皇家空軍緊急出動戰機進行“伴飛”。

此外,俄羅斯海軍航空兵還在11月2日出動兩架圖-142反潛機,在挪威海中立水域上空進行了12個多小時的巡航。

俄國防部發表聲明指出,此次巡航是“按計劃進行”,“符合國際空域使用規則”,“沒有侵犯別國領空”。

4. 針對俄羅斯海軍的導彈試射,挪威空軍聯合參謀部新聞秘書伊瓦爾·摩恩中校表示,“三叉戟接點2018”軍演不會受到影響,“演習將會按照計劃繼續進行”。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儘管強調“三叉戟接點2018”演習是“透明的”、“防禦性的”,同時也毫不掩飾地挑釁俄羅斯:

“我們舉行演習的目的,是向北約盟國以及那些想要挑戰我們的國家發出明確信號:北約已經做好準備、而且完全有能力保衛所有盟國免受任何威脅。”

5. 莫斯科曾多次強調,俄羅斯不會對北約在邊界地區活動不斷增強“視而不見”,因為這些活動對俄羅斯國家利益“具有潛在威脅”。

俄羅斯外交部指出,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與北約之間“不可能有任何正常合作”,因為合作只有在“彼此不將對方視為敵人”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俄羅斯防長紹伊古強調,莫斯科對北約在歐洲大陸積極推進軍事化感到擔心。“大家都看到,北約是多麼賣力地吸收越來越多的國家入盟。”紹伊古說。

6. 美國及其領導的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對抗,並沒有因為蘇聯解體、冷戰結束而結束。相反,西方試圖借俄羅斯實力下滑之機落井下石。

美歐一日不改變冷戰思維,這種對抗一日不會停止,甚至不斷積累、進而激化,導致新的冷戰和軍備競賽,危及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Andrei青山碧水共雲天


大家一定記得,俄羅斯在上個月舉行了建國以來規模空前的陸上軍演,但是北約同樣也沒閒著。在中東歐,三天一小演,五天一大演,反而是俄羅斯處於被動之中,漫長的邊境線讓俄羅斯疲於應付。

這一次挪威海域北約進行的軍演規模同樣空前,軍演地點包括挪威大部分地區、北大西洋波羅的海部分地區,甚至也包括了冰島、芬蘭、瑞典的空域

。參與演習的人數高達50000人,從10月25日到11月7日,也是北約自冷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演。

俄羅斯的行動則更加富有挑釁意味,距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有意在今天向挪威附近海域試射導彈,持續到11月3日。

美國和俄羅斯的較量從未停止,向來是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腳,俄羅斯這次導彈試射也是對北約“禮儀”性的打聲招呼。而試射地點和北約重合,也就說明了俄羅斯此次行動並沒有什麼過多的含義,就像波蘭駐北約大使說的一樣:“這表明了俄羅斯的態度!”

沒錯~就是為了懟北約聯合軍演。

特朗普上臺之後,美俄關係陷入了又一個深深地泥潭之中,特別是特朗普身負通俄門事件。無論如何,他也不能像以往總統一樣,輕易地緩和和俄羅斯關係!

這次軍演正值美國中期大選前夕,美國在昨天剛剛向歐洲提供了本世紀最大的一批彈藥!越是在這個時候,特朗普必須要跟普京劃清界限。特朗普主導的這場北約軍演不僅會辦,而且還要辦的有聲有色。



雖然普京強烈譴責北約的聯合軍演,並且指責這是破壞地區和平的舉動,但是依然無法掩蓋俄羅斯孤家寡人的局面。北約在俄羅斯西部的不斷騷擾,不僅讓俄羅斯部隊疲於應付,而且常常無法讓俄羅斯投入的經濟建設。

這就像非洲大路上的獅子和野狗,雖然我打不過你,但是我可以耗死你、煩死你!

雖然北約秘書長戲稱到:我們希望俄羅斯可以表現的專業,我們不會取消軍演。但從今年初美俄在敘利亞對峙,

美俄關係陷入了歷史性的低谷,雖然前段時間普京和特朗普進行了會晤,但是雙方的不信任感仍然沒有消除。

中期大選如果特朗普代表的共和黨勝出,他是否會再次和普京會面,進而緩和雙方關係,目前來看仍然還是一個未知數!


虎賁軍huben


這次“三叉戟節點演習”是冷戰結束後北約進行的規模最大,涵蓋海、陸、空等常規武裝力量,還有網絡防護相關的虛擬攻防演練。地點涵蓋挪威、冰島等靠近北極的北約北約國家,還有芬蘭、瑞典兩個非北約國家。從這芬蘭、瑞典的加入可以看出這次演習帶有很明顯的針對性和防禦性質。
(演習概略圖)



這“三叉戟節點演習”是2014年北約威爾士峰會時敲定的,計劃在未來幾年內舉行幾次大規模軍事演習。首次演習已經於2015年在西班牙、葡萄牙舉行。北約之所以要舉行這一系列演習主要是因為2014年俄羅斯出兵佔領克里米亞策劃“入俄公投”。這一舉動跟納粹德國強佔捷克蘇臺德極為類似,是公然以民族統一主義為名義強行對他國主權進行分割吞併的侵略。這毫無疑問已經破壞了歐洲固有的安全格局,影響非常壞,已經對北約形成了挑戰和威脅。北約所決定展開一系列演習以《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為指導,模擬一國遭到他國的襲擊時,盟國軍隊能夠快速反應予以支援。北約秘書長斯圖爾滕貝格週二表示,這是一次必要的演習,發出了強烈的團結信號。
(斯圖爾滕貝格10月30日慰問部隊)


然而,這次演習的位置距離俄羅斯的北部邊境和周邊海域十分近。由於北大西洋地區北極附近巴倫支海到挪威海一線受暖流的影響,常年不凍,是俄羅斯的北方唯一的全年出海口,俄羅斯的北方艦隊的母港就在靠近這一水域的摩爾曼斯克。所以北約的“三叉戟節點演習”可以說同樣是對俄羅斯的一種挑釁和威脅。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上個月25日稱:“北約在我國邊境附近地區的軍事活動達到了冷戰以來的最高水平,這次演習是一次具有模擬進攻性的軍事演習。”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表態相對慎重,其稱這次演習具有防禦性質,但是明顯是針對俄羅斯。
(紹伊古與拉夫羅夫)


毫無疑問,俄羅斯本月1日至3日在北約演習毗連區進行火箭彈射擊是對北約演習的一種直接正面回應。具體地點為挪威海的克里斯蒂安松,莫爾德和奧勒松等西部國際水域。俄羅斯的火箭實彈射擊在本月6日至9日還將進行。北約和俄羅斯之間雖然針鋒相對但是演習的時間地點都會相互通報,這次“三叉戟節點演習”俄羅斯方面也受邀派出了軍事觀察員。這些都是為了避免造成誤判,引發直接軍事衝突。
(左圖黃色為俄羅斯彈著點,右籃框為挪威近海演習區)


俄羅斯在與北約之間對抗和對峙,毫無疑問是陷入到安全困境之中。頻繁的軍演就是這種安全困境下最為直接的反應,軍演的目的除了演練軍隊,應對潛在危機以外,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政治作秀和威懾。俄羅斯由於自身國家實力的衰退,與北約在軍事對抗的過程中其實一直處於被壓制的狀態,相對應的軍事動作只會進一步消耗俄羅斯的國力。
(三叉戟節點18演習)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北約各成員國和瑞典、芬蘭等總共31個國家目前正在挪威及其周邊地區舉行名為“三叉戟接點2018”的軍事演習,然而就在北約等國軍演如火如荼上演的時候,俄羅斯方面卻突然宣佈自己將於11月1日至11月3日在挪威西部海域舉行導彈演習,並且俄羅斯軍隊演習的地點和北約軍演的地點有部分重合。那麼俄羅斯為什麼會作出如此危險的舉動,北約方面對此又會作出怎樣的回應呢?


(北約軍演)

北約此次在挪威及其周邊海域舉行的軍演是冷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而這次演習的地點又剛好靠近俄羅斯邊境,所以儘管北約方面已經強調自己的軍演不針對任何國家,但俄羅斯卻根本不會這麼想。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和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此前已經明確表達了俄羅斯政府對於北約軍演的關注和擔憂,不過可能普京認為僅僅口頭上表達擔憂是不夠的,俄羅斯軍隊必須採取一些實質性的行動。

北約軍演針對俄羅斯的意思其實是非常明顯的,而俄羅斯如此“湊巧”的導彈演習安排顯然也是針對北約軍演而設計的,只是雙方都是看透不說透,這樣俄羅斯和北約至少還可以顧及彼此的面子。目前俄羅斯政府在外交上的功夫也算是做得比較到位,它已經向北約方面通報了自己的計劃,甚至具體的演習地點和時間都告知了北約。
(俄羅斯軍演)


當然,俄羅斯的提前通報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這次俄羅斯的導彈演習地點和北約的軍演地點存在部分的重合,這要是萬一沒有搞好,最後弄到擦槍走火可是非常麻煩的事情。北約方面的回應倒也是一貫比較注重原則,它並沒有對俄羅斯的導彈演習計劃表達任何反對或者抗議的態度,比如波蘭駐北約官員託姆恰克就表示,俄羅斯有權在公海舉行軍事演習。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也只是表示希望俄羅斯可以表現得專業一點,並且他還強調北約不會因為俄羅斯的導彈演習而改變自己的軍演計劃。

從北約方面的回應我們也可以看出,實際上北約國家還是一如既往比較講究原則,只要俄羅斯的行為沒有違反國際規則,那北約也不會管它的事情。斯托爾滕貝格強調希望俄羅斯的演習可以表現得專業一點,這其實也就是在暗示北約不希望俄羅斯的軍演搞出什麼亂子,北約也沒有意願和俄羅斯爆發軍事衝突。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


相比於俄羅斯指責北約軍演具有“反俄”性質,並且批評北約的行為會惡化地區形勢並危及地區安全,北約對俄羅斯軍演作出的回應顯然是更加紳士也更加自信。實際上北約和俄羅斯對於彼此打的小算盤都是心知肚明,俄羅斯顯然是在針鋒相對地回應北約的軍演,不過我們倒是沒有必要擔心俄羅斯的行為會引發實際的軍事衝突,俄羅斯會把握好導彈演習的分寸,北約也會盡量避開俄羅斯的導彈,雙方你來我往互相表達一下自己的態度,這事兒差不多也就這麼完了。


李姓先生


北約舉行的“三叉戟接點2018”聯合軍演尚未結束,俄羅斯從今天(11月1日)起開展為期三天的導彈演習,很顯然,雙方的針對性都很強。既然北約“不仁”在先,何怪俄羅斯“不義”?特別是俄羅斯的導彈演習與北約軍演的地點有部分重合,容易讓人想到一邊在進攻、在挑釁,另一邊在反進攻、反挑釁。如果雙方的演習都在重合地點、同一時間進行,完全可能出現“失誤”,所以北約秘書長希望俄羅斯演習更加“專業”。


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只有更差、沒有更差,而俄羅斯與北約的關係,甚至比與美國的關係更差。北約的成立,很大程度上就是針對當時的蘇聯、現在的俄羅斯;北約的歷次軍演,假想敵無一例外都是俄羅斯。因而,對於北約的每次行動,尤其是具有挑釁性的行動,俄羅斯都會及時給以回應,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


不過,當今是和平年代,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耀武揚威、逞強施威是不管用的,哪個人都不是嚇大的,哪個國家都不是嚇強的。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美國為帶頭大哥的北約,一言不合就制裁,甚至一言不合就軍演、就動武,這是不合時宜的。時代潮流滾滾向前,識時務者為俊傑,固守冷戰思維,肆意挑起事端,在當下是沒有用武之地的。


北約軍演也許就是表個態而已,俄羅斯導彈演習也許就是回應一下。但願演習就是演習而已,雙方都不要出現誤判,更不要出現擦槍走火的事情。


毛開雲


俄羅斯這是不再忍氣吞聲了,開始針鋒相對的對抗北約的軍事挑釁。畢竟北約這次在挪威海域的“三叉戟接點-2018”軍事演習的地點離俄羅斯家門口太近了,最近的地方只有200公里。試想一下,有一幫對你不壞好意的傢伙們,天天在你門口,舞刀弄棒的你會怎麼想?

而北約這次演習的規模也確實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根據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報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5日在挪威及其周邊地區開始“三叉戟接點-2018”軍事演習,規模號稱自1991年“冷戰”結束以來最大。



這次演習兵力超過了5萬人,包括陸軍2萬人,美國海軍陸戰隊和各國海軍2.4萬人,空軍3500人,後勤部隊1000人以及北約各司令部1300人。1000輛坦克裝甲車,250架軍機、65艘艦船投入演習,包括美國海軍“哈里·杜魯門”號航空母艦。29個北約成員國和瑞典,芬蘭兩個夥伴國。
杜魯門號航母

看這樣的規模的確是不小,可是就是之前的9月中旬,俄羅斯在遠東地區也舉行了“東方-2018”有史以來的最大軍演,出動了30萬作戰部隊,3.6萬輛坦克裝甲車輛,1000架作戰飛機。所以,有人認為這次北約軍事演習是在針對俄羅斯的“東方-2018”軍事演習。可是俄羅斯那是在遠東地區的軍事演習,這樣的解釋似乎不太合理。
俄羅斯東方-2018軍事演習

而北約這是逼迫到俄羅斯家門口在搞這麼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這怎麼可能不刺激俄羅斯呢?作為美國一直利用北約,不斷的挑釁俄羅斯,擠壓俄羅斯。俄羅斯多數情況下都是在不斷的忍讓著美國咄咄逼人的態勢,很少有過多實質性的針鋒相對。


俄羅斯可能導彈試射軌跡圖

而這次俄羅斯試射導彈,正好覆蓋北約軍演範圍,而且時間是選擇在11月1日-3日,正好在北約演習期內,。俄羅斯就是要從北約腦袋頂上射導彈,看看你們這幫猴崽子們,能怎麼樣?俄羅斯所表達的就是憤怒,也是展現給那些北約國家看看,俄羅斯就是有能力讓你們頭上出現俄羅斯的導彈,俄羅斯的導彈什麼彈頭都有可能裝的!


美國為了稱霸世界,就不斷的打壓阻擋其稱霸道路上的俄羅斯,不斷的擠壓和釋放俄羅斯的軍事威脅,綁架歐洲各國,讓他們踏上美國一起圍堵俄羅斯的戰車。尤其是東歐各國,都試圖拉住美國來抵擋俄羅斯的威脅。像波蘭主動提出讓美國駐軍,波蘭願意拿20億美元做為駐軍費用,可見東歐國家的敵視俄羅斯的程度。

而特朗普政府又要退出《中導條約》,進行核武器小型化,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門檻,甚至要在東歐國家部署中程彈道導彈。這讓俄羅斯總統普京不得不發出威脅,“如果歐洲接納了美國的導彈,俄羅斯將不得不把導彈對準這些國家”。



可以說美俄之間的角逐,歐洲就是一個主要的戰場。而歐洲國家也得罪不起美國,同時也不得不面臨龐大的俄羅斯威脅。美俄之間,就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角逐區位優勢永遠都是讓彼此打交道的方法。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麼這次的俄羅斯導彈試射也已經通知了北約方面,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也已經對外給予的確認。只是不知道這些東歐小國,會在俄羅斯導彈從演習區域上空飛過,他們會怎麼想。恐怕會更要抱緊美國的大腿,防止俄羅斯真的把導彈砸到自己腦袋上。


淡然小司


俄羅斯向北約演習的挪威海海域發射導彈,只能說這表現了普京的一貫作風:以硬碰硬,走夜路從來不怕鬼!

北約舉行的“三叉戟接點_2018"軍演是美蘇冷戰之後,北約參加國別、人數最多丶規模最大的一次軍演,31個國家(其中含2個非北約國家成員)5萬軍人,軍種、武器齊全,時間跨度長,箭指何方?普京強烈譴責北約軍演是對俄羅斯的威脅。

有著“大帝"之稱的普京,對北約在俄羅斯周邊的軍演,最突出的戰法就是針尖對麥芒,表現出一貫的強硬態度。按說北約的這次“三叉戟接點"軍演是早前規劃的軍事聯合活動,只是演習的規模、地點當時不確定未公佈。俄羅斯為何要在北約軍演區內搞導彈試射“軍演"?

一、表達俄羅斯不畏強權的決心。

近幾年,北約針對俄羅斯的軍演緊鑼密鼓,步步緊逼,從來沒有停止過。俄羅斯在今年9月舉行了“東方_2018"軍演,是冷戰之後最大規模的軍演。30萬軍人參加,出動戰機1000架,裝甲戰列車3.6萬輛,各型火炮、槍械、導彈、戰艦、潛艇、(核武器)品種齊全,門類繁多,展示的是俄政要人物所說:不畏強敵,準備打仗!

很顯然,這次北約“三叉戟接點_2018"如此規模的海陸軍演,有對抗俄羅斯“東方_2018"軍演的意味,按照北約秘書長的話:是一次展示北約緊密團結的軍演。俄羅斯宣佈在北約軍演期間的區域挪威公海進行導彈試射,時間長達3天,展示的是你能在此軍演我也能在此軍演的決心與意志,你說是挑釁就是是挑釁,你說是對抗就是對抗!

二、試探北約的底線。

明眼人一看,北約軍演在俄羅斯周邊軍演是有所指的,但北約口口聲聲稱不針對俄羅斯,只是為了“集體防禦",那麼又是集體防禦誰呢?

普京是吃軟不吃硬的角色。那好既然不是針對俄羅斯,那我就在你的軍演重疊區同樣軍演,並且事先通知你:俄羅斯的導彈是不長眼睛的,我已經知會你了,在我的軍演區你非要進入,“誤炸"那可不是俄羅斯的責任,有種你就來!這純粹是在試探北約的膽量,逼著北約讓步,也是在試探北約聯軍的底線。

兩軍對壘勇者勝,後續如何?隨時關注。


老狼48440790


冷戰結束以來規模堪稱首屈一指的北約“三叉戟2018”軍演目前正在挪威及周邊區域開展,軍演矛頭直指和挪威接壤的俄羅斯。據互聯網消息,此次演習一共有5萬北約軍隊參與,北約方面還調動250架飛機和70艘艦艇、1萬輛軍車參加行動。其中啟用的芬蘭軍事基地距離俄羅斯僅有200公里左右,對俄羅斯而言,此次演習的威懾性質已經足夠明顯。因此俄羅斯明確強調,這是一次遏俄演習。

當然,俄羅斯也沒有坐以待斃,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觀摩三叉戟演習時聲稱已經接到俄羅斯方面關於導彈試射的通知,俄羅斯計劃在挪威中部地區海岸線以西的挪威海海域進行一次導彈試射行動。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試射導彈的區域,將有可能和北約軍演區域重合。並且,俄羅斯試射導彈的時間,也剛好和北約演習的時間重疊。也就是說,俄羅斯將會和北約面對面,各自展示軍事實力。

顯然這是普京帶領下的俄羅斯進行的一次強勢回擊行動,因為俄羅斯意識到一味靠隱忍和打口水戰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此俄羅斯決定針鋒相對,通過展示自身實力,來達到威懾北約的目的。俄羅斯現在確實很難和北約抗衡,特別是在面對美國時,俄羅斯博弈的資本並不多。但是有些時候籌碼也不在多,夠用就行了。俄羅斯最大的籌碼就是其核武庫,而俄羅斯投射核武器的主要手段,就是導彈。

所以,俄羅斯當著北約的面試射導彈,就是要告訴北約,俄羅斯仍然有一戰的資本。俄羅斯不能阻止北約國家站隊,但是倘若北約國家一定要站在美國的隊伍裡對付俄羅斯的話,那麼俄羅斯就會將這些國家也視為瞄準目標。這一點普京在回應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計劃時已經表達得很明確:如果歐洲國家接納美國的中程導彈,那麼俄羅斯將不得不也用導彈瞄準這些國家。

不過目前看來,俄羅斯的導彈試射也很難有效嚇阻北約。在收到俄羅斯方面的通知之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仍強調三叉戟軍事演習會繼續進行,而且他還希望俄羅斯方面能夠“專業地發射導彈”,北約方面也將對俄羅斯的導彈試射活動保持密切關注。看來,北約不僅不打算退讓,而且還計劃圍觀俄羅斯的導彈發射過程。

當然,這也反映出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對抗仍然僅僅處於秀肌肉的水平,而沒有到真正戰爭邊緣的地步。俄羅斯和北約或許會通過軍事訓練來相互試探底線,但是彼此也都會恪守底線,不輕易越雷池一步。特別是像美俄這樣的國家,彼此都是核大國,更不可能輕易就翻臉。


白虎堂


北約成立就是為了應對蘇東集團,蘇聯解體後,北約外來威脅源消失,應該就地解散才對,然而,一個組織一旦成立,就有了自己的利益,北約為了確保自己的“生命”延續,又將俄羅斯塑造成了敵人。一切北約的軍事行動與演習,都是針對俄羅斯的,或者俄羅斯的盟國。當然這次肯定也不例外,而且,這是冷戰結束近30年來北約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這正與俄羅斯關係極度緊張相匹配。

而俄羅斯也不是嚇大的,祖上就是靠搶人家領土起家的,也沒怕過誰,肯定也不怕啥北約。對俄羅斯態度好沒準引來的都是強橫,那態度惡劣,自然引來俄羅斯以硬對硬。在俄羅斯周圍軍演,好比在俄羅斯不遠處一群人耍弄槍棒,俄羅斯自然也會反擊,僅僅發表措辭嚴厲聲明,嗯,這不是俄羅斯風格。真刀真槍也在邊上耍才是俄羅斯的性情,意思是:你別那兒瞎練,有膽兒你過來?

北約當然也不傻,絕對會避免擦槍走火,即使真擦槍走火,也肯定會說:誤會誤會,就練練,不真打~。免得真的引發與俄羅斯的衝突,那樣的話,看似自己能贏,但是打到最後,核彈一發,誰也活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