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還漲不漲?看看高層怎麼給房地產商重拳!

房地產商過的好不好,最有發言權的莫過於房地產商自己了。

房價還漲不漲?看看高層怎麼給房地產商重拳!

房地產熱度褪去

房地產商們的焦慮

2018年9月,鬱亮近日在南方區域9月月度例會上講話表示,房地產行業的“轉折點實實在在到來了”,“我們所有行為都收斂聚焦到保證萬科活下去。”

如果6300 億回款目標沒有達成,我們所有的業務都可以停。

2012年,萬科曾經說過房地產進入白銀時代,但當時僅僅是預測。這一次鬱亮很肯定的說市場的轉折點來了。而這個轉折點鬱亮也強調並非是房地產的轉折,而是整個時代社會都在改變。

房價還漲不漲?看看高層怎麼給房地產商重拳!

房地產凜冬已至

如果萬科的動作不足以證明房地產正進入拐點,再加上恆大、碧桂園們,夠嗎?

10月31日早間,中國恆大(3333,HK)發佈公告稱,通過旗下附屬公司景程作為發行人,成功發行18億美元優先票據。債券分3種,分別是利率為11%的2年期債券、利率為13%的4年期債券(前2年不可贖回)、利率為13.75%的5年期債券(前3年不可贖回)。

10月以來,碧桂園、泰禾、中海、越秀、雲南城投、萬科等多家房企集中發行債券融資。主要用於項目開發及補充流動資金等。陽光城大股東已100%質押所持股票。

隨著還債高峰期逼近,年底房企資金壓力倍增。而融資渠道收緊,使房企的融資成本逐漸走高。

房地產調控:從上到下態度堅決

房地產商們如此密集的籌糧行為,和近期高層密集的房地產調控動作關係巨大。

10月28日,中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發佈《關於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對於房地產調控,住建部表態: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大分類調控、精準施策力度,加快推進住房制度建設。加快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推進形成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保持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落實地方主體責任。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投機炒房,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住建部如此表態,仔細琢磨別有一番味道。

面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市場多有傳聞“房價調控”將會出現鬆動,房價或將迎來新的“暴漲”時機。

房價還漲不漲?看看高層怎麼給房地產商重拳!

房價走勢牽動人心

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佈9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一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全面降溫,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由上月上漲0.3%轉為下降0.1%,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1%。

住建部在敏感時點作出此番表態,甚囂塵上的“房價鬆動”傳聞不攻自破。房價只漲不跌這種習慣式思維真要改一改了!

緊接著的10月29日,新華社《如何看待未來房價走向?》一文,再次強調7月31日中央所強調的“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調控精神,決不會允許房地產調控半途而廢、前功盡棄。

不立不破,在房地產長效機制尚在研究、還未完全建立之際,在房地產調控正在逐步由以行政措施為主向綜合施策轉變的關鍵期,不會允許任何放鬆原已建立的調控政策體系、任由房價上漲的做法。

房價還漲不漲?看看高層怎麼給房地產商重拳!

樓市調控態度堅決

高層定調明確不變,住建部、新華社齊發聲,房地產商們希冀通過“取消限購”拉動房地產銷售收入,緩解企業資金流動性不足的壓力,看來是沒戲了。

“土地財政”也亟待改變

房價調控不停步,這與之前的“土地財政”也密切相關。

從房地產黃金十年、白銀十年走來,土地出讓金往往是我國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在佔比政府基金性收入佔比居高不下。據統計,2018年1-7月,土地出讓金在政府基金性收入中佔比達到86%,相當於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1/2。

房價還漲不漲?看看高層怎麼給房地產商重拳!

不能長久的土地財政

“高土地財政依賴度”短期雖會對房地產產生一定正向推動,但長遠來看,過量的賣地會打亂原有城市發展節奏,拔苗助長造成惡性循環;同時也會導致城市房地業土地潛在庫存較多,造成供求失衡;此外,還會壓縮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

高層已經明確看到這其中潛藏的風險,“長痛不如短痛”,一系列重拳打下來,房地產商“高價賣房”回籠資金的美夢醒了,只能另闢他途了。

房地產行業進入“寒冬”,迎來新的拐點。

聰明的房地產商們已經嗅到了“寒冷”的氣息,不得不加快步伐,採取各種措施“籌糧”過冬。

聰明的投資者還會再去捧房地產商的場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