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五穀不分”吶

有人根據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湊了個五穀:稻穀、麥子、大豆、 玉米、薯類。

看來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五穀不分”吶

但其實五穀的歷史還是非常久遠的。“稻黍稷麥菽”是如今比較被認可的說法。

看來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真的是“五穀不分”呢。

稻、麥、菽毫無爭議就是指稻穀、小麥、大豆。

黍、稷的種類可就眾說紛紜了。

一、稷為高粱

此論點的論據多來源於程田瑤的《九穀考》和其相關的考證。但是現在主流觀點認為高粱原產地是非洲。而且程田瑤的考據中存在多處矛盾,以偏概全的情況。

二、黍稷同糜

現在很多科普平臺中將黍、稷歸為一物,解釋為糜或者粟。實在荒謬。如果兩者為一物那為何要佔去五穀中的兩席?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稷與黍,一類二種也。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

三、黍為黃米,稷為小米

現在主流觀點認為。黍為黏粟,也就是糜子、黃米。稷為粟,也就是小米。黍稷之所以被認為為同一類,是因為兩者的外觀及其相似。但是兩者的差別還是挺大的。黍按現代種屬應劃分為禾本目,黍屬科,黍族,黍屬,黍種。稷則應劃分為禾本目,禾本科 ,狗尾草屬,粱種。兩種屬於同目不同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