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泉州的老街老巷除了各類小吃

還有好風景

特別是那些老建築

更是見證了百年泉州的風華絕代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Donkey's years

藏身古巷

大名鼎鼎的西街116號宋宅,就藏在西街的裴巷裡,不注意分分鐘錯過~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裴巷裡真的臥虎藏龍,好多網紅!跟著牆壁的路標慢慢走,就在小西埕的斜對面。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一條超級窄的小巷,僅能容納兩個人並肩走過的寬度,你根本沒想到裡面會有什麼樣的一番光景~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週一館休,每天開放時間也有限,大家注意別跑空了。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進入小門,眼前的開闊不由讓人眼前一亮!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Donkey's years

洲紫新築

這座百年建築,名為“洲紫新築”。1912年,旅菲華僑宋文圃從粘姓一族手中購得此地,並設計建造,於1915年完工。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洲紫新築”由一座閩南傳統古厝與其背後的二層西式洋樓構成。

環顧並仔細觀賞整座洋樓,中西結合的細節隨處可見。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外部紅磚;白石底座;陽臺圓柱的墨綠陶瓷材質;閩南傳統的滴水獸,這些均散發出傳統建築的氣息。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洋樓前的水池裡,除了水生植物,池底還有一隻聖誕老人~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二層迴廊外部的圓拱形,區別於中國傳統建築的圓拱形式是拜占庭人創造性的發明,在建築學上叫做帆拱(Pendentive)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房子內部還有老式的西式風扇。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Donkey's years

藝術空間

如今,這座老宅子迎來了新生,也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被重新命名為

“1915藝術空間”,打造古城一個展示當代文化藝術的平臺。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1915藝術空間既可以舉辦靜態的規劃展、作品展,也將不定期舉行動態的文化沙龍,邀請名家學者、當代藝術家到此互動交流。

所舉辦的展覽都是免費公益型的,藝術空間今後將長期免費對大家開放哦。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除了“1915藝術空間”

泉州還有許多“古城的守望者”

Donkey's years

李妙森故居

青龍巷5號

“金青龍、銀聚寶。”如果有天你在天后宮附近逛到這個千年小巷,一定會對這幢中西合璧的洋樓印象深刻。

這是建於1921年的歸國華僑李妙森的故居,房子裡依然住著他的後代。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門外兩側的牆上是充滿異域風情的瓷磚,上面畫著象頭人身,大耳長鼻,具有典型的印度教色彩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屋內的牆面是斑駁的藍綠色,陽光穿過天井照在牆上,這幢百年洋樓,色澤依舊豔麗。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Donkey's years

鹿港遺址

宮塔巷5號

這裡曾是泉州鹿港古渡的港口所在地,就位於宮塔巷5號的後門處。如今已經成了民宅危房,但曝露的石板依然可見其作為港口時的繁華。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宮塔巷是由萬壽路分出的一條小巷,一直通往中山南路,不足百米,沿街那些破舊卻極富古港風情的騎樓讓人難忘。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Donkey's years

劉勝裕總行

指揮巷口

曾經“泉州第一富”的洋樓,劉勝裕總行,位於中山南路的指揮巷口。白牆藍窗的四層高樓,頂層還有一座亭臺,經過百年洗禮,如今看起來仍然豪華無比。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窗邊精緻的花紋浮雕、栩栩如生的飛鳥,宛若一張油畫,似乎能想象出畫裡有位妝容精緻的女主人獨自依靠窗邊眺望。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Donkey's years

黃忠厚故居

聚寶街127號

聚寶街,這條曾經車水馬龍的古街如今成了城南一個靜謐的所在。許多老建築都遺落在這裡,見證了聚寶街曾經的繁榮洶湧,黃厚忠故居便是其中的一個。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一樓是一家老式的雜貨鋪,木質的門板已經用了許多年了。二樓匠心別具的門窗顯示著與眾不同的格調。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Donkey's years

陳文卿故居

馬坂巷10號

這是抗戰時期的“東南七省藥王”陳文卿的洋樓別墅。清代時,他曾入股的“昌隆參藥行”就開在中山路一帶,那時候泉州藥市惟其馬首是瞻。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復古的紅磚,西式的風格,又有點騎樓的樣式,從鐵門外向內窺探,就覺得豪華無比。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聽聞裡面有座古老的木製旋轉雕花樓梯,還有德國原裝進口的縫紉機,當時主人的小資生活可見一斑。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via.《味道泉州》

Donkey's years

吳氏洋樓

裴巷102號

吳氏洋樓隱藏在裴巷102號的一個紅磚門內,穿過小門,有條小道,彎曲著通往這幢頗有氣勢的洋樓。

但是內有惡犬,前去參觀的小夥伴一定要小心了...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Donkey's years

黃宗漢故居

鎮撫巷51號

鎮撫巷的後半段,幾乎有一半的宅子都是清朝兩廣總督黃宗漢的故居。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故居里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探花”“榜眼”的匾額時常有人參觀,門前鎮宅的“大司馬”更是大氣非凡。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黃家古厝牆體高深,番茄無緣得以一見。但從玉犀巷一頭進去,倒是能看到黃家曾經的後花園——梅石山房。假山、石橋、蓮池,濃濃古意都能在這遇見。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Donkey's years

林廉平故居

青龍巷32號

這座三落三開間的古大厝是

林廉平的故宅,建於民國時期。別看外表普通,其實藏有大乾坤。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穿過房子外圍的狹窄過道,可以看到大厝的最後一落用了蚵殼來築牆。常見於東海的蚵殼厝在這也能見到,這麼多年來,這些蚵殼幾無損壞,摸上去仍很堅固。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Donkey's years

陳光純故居

中山路345號

這是泉州非常老的洋樓之一,藏於中山路靠近鐘樓的一個小門裡。

1921年,著名的南安籍旅菲華僑富商陳光純

建起這幢三層洋樓,為泉州地區較早興建的洋樓之一,十分氣派。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連拱連廊紅磚柱,洋樓兩側的牆壁、外廊拱券的內側還刷成了白色,與紅色牆體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充滿了南洋風情。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現在的陳光純故居,修葺了一半,搖身一變成了開展藝文活動的好地方。辦展、開交流會,和時代無縫銜接。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Donkey's years

南洋別墅群

華僑新村

說到泉州的南洋別墅,不得不提到華僑新村那5排48幢花園別墅。一排排的老別墅,有的是紅磚樓,有的是石頭厝,各有各的風情。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這個老泉州人口中神秘的富人區,經過了半個世紀,圍牆斑駁滄桑,蔥蘢垂蔓掩映,時間的沉澱讓它更富魅力。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Donkey's years

名人故居

舊館驛巷

走進舊館驛巷,一眼望去便是疊嶂一般的閩南紅磚牆。龔家、王家、汪氏祠堂、董楊祠堂....

達官顯赫之家遍佈巷中,各式氣度不凡的門廳宅第鱗次櫛比,使得舊館驛有一種傲然立於泉州古巷之林的氣象。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廊長旋日永,塔聳比雲齊”。在舊館驛裡,隨處可以與泉州的舊時光撞個滿懷。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其實,何止舊館驛的巷子遍佈老宅,在泉州的大街小巷裡,都有著許多不知名的老宅古厝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那些老房子,以西街為始,沿著中山路一直蔓延到城南聚寶街,一條直線蜿蜒曲折,把自己活成了泉州的一部活歷史。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有的破敗了,有的深藏院落,有的無人問津,有的香火依舊......無論如何,每一塊都磚、每一塊木板、每一道裂縫都是它們在泉州生活的年歲。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它像一個邁不開步子的老者,儘管白首蒼顏,仍然堅持著最初的模樣,孤獨見證了泉州的百年變化。

西街這棟1915年的老洋房,竟偷偷改造成這樣的藝術空間!

如今,惟願它們風采依舊。

攝影 / 肚肚 酥酥

- 微泉州 出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