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市場交易實現穩定盈利必備的交易素養

進行市場交易,無論是證券交易、期貨交易還是外匯交易,其中的目的性都非常明確,那便是為了實現利潤,完成資金的增長與積累。

既然進行市場交易都是為了賺錢,那麼,怎麼才能實現利潤的增長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便是想要實現在交易市場中穩定盈利必備的基本素養。如具備了這些交易素養,在交易市場中,便具備了盈利的基礎。

首先,在交易之前,我們得認識市場。

是的,認識市場。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市場不就那麼回事嗎?買股票,就看什麼票好,買期貨,就看他是漲還是跌,買外匯,也看好漲跌就可以了。

是的,從大的泛而寬的概念上來說,這是沒有錯的。 但是,如果我們的思維停留在這泛而寬的概念上,那麼,從根本上,我們便已經輸了。

認識市場,我們不能簡單的看市場的漲跌,也不能過度而簡單的執著於漲停。要想最終掌握市場的變化規律,掌握研判市場變化的技巧,便得先細化地去認識和了解市場。

拿期貨交易中的原油來說,我們得先了解的基本思路是,原油,他是我們生活中各種成品油所使用的原材料,其價格波動,自然會受到市場整體供應和需求的影響。而其價格,便是在供應與需求的不斷變化中,產生的偏離與迴歸,不斷的實現新的平衡的一個過程。如此,我們便知道,研判這個市場,便不可忽略整個大市場中的供應和需求的變化。而原油,其最大的生產商是中東諸國,那麼,中東諸國為主的聯盟體,歐佩克產油國的產量變化,便會影響市場。

而其中,消耗原油最大的國家是美國。 那麼,看美國的原油庫存的變化,便可以知道市場需求的大概變化。那麼,我們就會著重關注美國的油耗平衡。

如此,便得到了研判原油的最基本的關注點。歐佩克諸國的產油變化,美國的原油的庫存變化。

知道了這些變化,便可以對大勢進行把握。通過道氏理論,我們知道,市場沒有無緣無故的漲,也沒有無緣無故的跌。一定的趨勢可以通過資金的變動或是一定人群的操縱而變化,而整體市場的趨勢,卻是不可逆的。就若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國股市場2015年後半年的雪崩。次貸危機產生的經濟泡沫,終會破滅,唯有時間期的差別而已。沒有經濟上行相輔助的過度上行,產生了實體與經濟假象背離之間的關係,終歸有人要為其買單。2013年到15中國股市的強勢,以及過程中人心浮動與經濟的平衡甚至略顯下行的嚴重背離,人心思賭的特性等,終造成2015年6月後的雪崩行情。

這一點,對於市場最根本的價格形成因素的研判,我們謂之基本面。

那麼,掌握了基本面,是不是就掌握了市場,掌握了盈利呢?

大勢交易,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可以賺錢的。就如中國股市的輪迴。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理,那便是,在這個市場,能賺錢的只有二種人。其中的一種,便是所謂的“傻子”。

傻子不傻原理,便是其因為不懂,反而契合了投資體系中的價值,這一看似最簡單的原理。故而,過程中不去在意,決不再高位持倉,進場位置只會是中位或低位,當長久的持倉後,在牛市來臨最終能收穫利潤。

說到這個盈利的‘傻子’,那麼便不得不說市場上真正的傻子。

是的,市場上是有傻子的。而這批傻子呢,基本是每一輪牛熊轉換的受害者,或者說是自以為聰明者。

拿中國股市來說,2013年到2015年5月,整體市場上的多數股票都是現了4倍以上的利潤,一些強勢股票甚至實現了超過10倍的利潤,只要在這個過程中持倉,可謂是賺得盆滿錳滿。但事實上呢,在2013年起漲前,沒多少人敢進,漲到14年,很多人眼紅了,而到15年,本來不願意交易股市的人,都受不了誘惑,最終瘋狂殺進。成為最後的犧牲者。

那麼,這一輪牛熊轉換中,虧損最嚴重的是誰呢?

其一:無知跟風者。 為何? 在市場都已經瀕臨崩盤了,但在長久的刺激下,不能再保持本心,最終參與了原本自己並不想進行的交易。 因為,他們不算投資者,只是一批受不了誘惑、心念不堅,終不能堅持本心的受害者。

其二:盈利瘋狂膨脹者。 誰? 便是那批在13,14,15上半年都得到了大幅度利潤,但是越來越貪婪,最終進行市場配資交易,不顧市場風險,將自己資金不斷進行放大,以期暴富再暴富的人。 最終,將近十倍的利潤吐回,甚至傾家蕩產。 這一批人,可以謂之,瘋狂賭徒。

其三:盈利回吐者。 這一批人,是將到手的利潤,最終退回市場的人。但整體來說,還算好的。因為只是在過程中,經歷了一場幻夢,最終又迴歸了曾經,不增不減。這類人群,不少,稱之為傻稍顯過,但也算不得聰明。

真正在這輪市場中得利的,便是在中途甚至是底部以及前期中部被套者,他們實現了利潤後,便離開了市場,等待下次機會。不懂,但只是希望在跌了後再慢慢做。用時間來斬獲利潤。他們不聰明,但卻是最聰明的人。因為,他們的厲害之處,在於那不受牛市爆漲過程中而受到影響的平靜心態,只是知道自己的賬戶賺錢了,那麼,便停歇了。也許,他們賺得不少太多,但相對穩定。不為投資者,但亦不失敗。

當然,在這一輪,掌握利潤最多的,便是成功逃頂的人。2015年,5000點附近逃頂的人,為這批人中的高手。那麼,怎麼才能成功逃頂,這便是技術的應用。也是我接下來要說的第二點。

掌握真正的技術,讓技術為自己服務。

瞭解市場,我們懂得了什麼因素是影響市場的關健進行市場交易實現穩定盈利必備的交易素養,知道價格變化最為本質的規律。那麼,掌握技術,便可以讓我們更為詳細地知道這個變化的節點,進而完善進場,完美離場。

有人說,真正成功的交易,不是有好的買點,而是掌握了好的賣點。

這句話,沒毛病。而真正完善的交易,則是既有好的賣點,同時也能有相對好的買點,同時,具備完善的風控機制,才能在長久交易中,最終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掌握技術,便需要先了解趨勢。

趨勢,那麼,又應具體怎麼分類呢? 也許,很多人都會說,很簡單,趨勢,便是判斷行情是漲還是跌。漲勢,或跌勢,便是趨勢。

這麼說,有錯嗎? 廣而泛的概念上來說,是沒有錯的。

但對於一位真正研究技術的人來說,這卻是致命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趨勢最難研判的便是漲跌勢,在非常長的週期內,是可以有趨勢的,但在一定時間週期內的交易,卻是非常難有較為明顯趨勢的。單純地去研究,是上漲還是下跌,便將失去了短線研究的意義。

而技術者,並不是為了研究其未來的一輪變化。因為那是基本面便可以實現的研究。是大勢的研究。技術研究者,要實現的,是一套能行之有效,實現於週期性交易的技術。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便需要將趨勢細化,重新分化。

是的,趨勢還是二種。但有利於我們去做好市場交易的趨勢研究,不是上漲還是下跌。而是震盪或單邊。震盪和單邊的研究,不去深較其會先漲還是先漲,今天是漲還是跌,而是研究其中的變化規律,其難度會下降數個等級,而這也是技術者,更能實現利潤的關健。也是短線技術研究的真正意義所在。

震盪行情中,逆勢加倉,同時掌握一個臨界轉換值,便可以有效控制風險。當市場由震盪轉換成為單邊時的價格,或者說價格區間,便是臨界值。在沒有轉換前,便是有效的震盪。

每日的趨勢會隨時變化,但震盪和單邊的轉換週期卻會更長,這也讓研究震盪和單邊,相較於單純地研究漲跌,能更容易,更好掌握。

單邊行情,順勢加倉,截止為停,支撐減倉,反彈加倉。將能實現最大的利潤,同時,設立轉換震盪保護點。同樣,也是臨界值,或者說臨界區間值。當單邊行情觸及這個臨界後,進行利潤保護減倉甚至離場,實現交易的完美離場。

就如2015年牛熊轉換一樣,在5000點的回測臨界值,便是一次逃頂機會。 二次臨界值4400.需徹底結束多頭交易。而要單純地去研判是漲還是跌,便會有難度。但只需要研判單邊和震盪的轉換臨值,其難度便容易了。

所以說,交易市場,需要具備的二個基本素養,便是認識市場和掌握技術。

那麼,關於具體怎麼樣才算掌握技術,怎麼掌握技術,會在後面的文章中,繼續給大家詳細講解。可關注在後面即將發佈的文章,趨勢研判斷細則和臨界值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