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談:高低點支撐壓力確認原則與破位陷阱

通過技術以及市場心理兩個層面聊聊高低點支撐壓力的確認原則以及破位陷阱

支撐、壓力的定義

支撐與壓力的研判貫穿著整個技術分析領域,怎麼結合價格歷史走勢,準確的找出不同時點、不同週期的支撐與壓力,這直接影響著技術交易者的出入場、止盈損、加減倉的點位與時機。

從表層簡單的理解,支撐是阻擋價格下跌的位置、壓力是阻擋價格上漲的位置。

從供需面上看,支撐位置也代表著需求集中的區域,而壓力代表供給集中的區域。其實不管是什麼交易,買與賣的總量通常都是平衡的,而我們常說的供需面影響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則取決於買賣雙方的熱情程度。

注:這個位置通常指的是一個價格區域,有時也會是一個點。

舉個例子,一種東西在市場流通時,如果買家很熱情,那麼他們則會願意不斷提高買入價格,直到自己的購買需求得到滿足為止,這就導致了價格的上漲 ;反之,若市場買家寥寥,觀望情緒濃厚,這時候賣家會為商品出手而焦慮,為了更好的出貨,賣家通常會選擇以更低的價格清盤,這就導致了價格的下跌。

高低點支撐、壓力的技術確認原則1

支撐、壓力的位置以及有效性確認其實都是“事後”的,也就是當行情運行到某一位置時受到了阻力(向上或向下)並出現反向波動,才可以認為此位置存在支撐(或壓力)。如下圖(1):價格先是下行至A點時受阻後反向,那麼我們就可以說A點的水平切線有支撐;而後,當價格再次運行至A點切線附近時,又一次出現受阻反向,那麼此支撐的有效性就得到了進一步驗證 ;不過由於買盤的不積極,反彈的力度較弱,而後直接跌破前期低點支撐,這種情況通常是趨勢轉向節奏。(越是強大的支撐,一旦被突破,往往會出現恐慌性拋售;反之,會刺激買盤情緒)

經驗之談:高低點支撐壓力確認原則與破位陷阱

高低點支撐、壓力的市場心理影響原則2

如前文所述,前期階段性高點與低點均是潛在的技術支撐與壓力位,有關這點,其實從市場交投心理活動中也能得以體現。

● 當價格下行至A點時遇阻反彈,隨後又跌至前期反彈初始點(A點),那麼A點價格附近通常對於一些潛在的買家中具備吸引力。畢竟此前價格跌至這一水平時,他們已經錯失了一次良機,機會再次來臨時,他們會更加的珍惜。同樣,前期反彈過程中買入的人不願賣出,因為他們曾親眼見證價格自這一位置開始上漲的,自然期待歷史會重演。 兩相作用下,低點所代表的支撐就形成了。

● 高點阻力的形成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許多市場參與者買入成本可能在一輪行情的高點附近,當價格形成高點後回落時,很多人的反應是不承認虧損,選擇繼續堅持。所以當價格重新回到前期高點時,此前在這一位置附近買入的人實現了盈虧平衡,因此有了保本賣出的動力;同時,前期在較低價格買入的人也傾向於在這一位置止盈,因為他們曾親眼見證了價格此前在這一位置遇到了阻力(形成了高點)。也是兩相作用下,高點所代表的壓力形成了。

高、低點的突破不一定是趨勢的延續,也可能是陷阱。

技術分析其實不是死板的數字公式,學會了也不代表就能馳騁市場。這就像武俠小說中武學研究一樣,一套高深的劍法,光能照本宣科的演練其實沒多大實戰用途,而如何融會貫通,甚至忘卻原本的招式達到隨心而發無招勝有招的境界時才能說此劍法已臻至化境。這其中講究的就是一個“變”字,隨不同時機,不同場合、不同對象而變。

同理,當價格漲破前期高點時,不一定是趨勢的延續的標誌,也可能是買入的陷阱。因為高於前期高點的任何價格在許多潛在的買家眼中可能都過高,價格過高,通常也代表買入的風險也隨著升高,因此這時他們的熱情度不高也正常,更可能把目光轉向他處選擇風險較低或適中的品種。

反之,當價格跌破前低時,也不一定代表價格會延續下跌,也可能是賣出的陷阱。對於買家來講,通常價格越低也代表持倉成本與風險越低,就算短時間被套,他們也會選擇堅持甚至是加倉降低整體成本。

這點其實比較契合股市中的價值投資理念。當估值偏離實際價值過多時,股價終會選擇時機迴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