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載大秦——不負重託寫傳奇(大秦30年之一)

可以說,大秦鐵路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

“每天急需車皮的電報像雪片一樣飛來!”回顧改革開放初期,許多老鐵路人都會有這樣的記憶。

重載大秦——不負重託寫傳奇(大秦30年之一)

1978年,中國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

1983年,國務院著手組織起草的“七五”計劃裡明確提出“加強能源建設,完善運輸網絡,逐步緩和能源、交通緊張狀況”,要求“加強由西向東的運輸通道建設”。同年,大秦鐵路建設進入論證、勘探、設計階段。

1988年12月28日,大秦鐵路一期工程———大同韓家嶺到北京平谷大石莊段開通運營。國務院發來賀電:“全國第一條重載運煤幹線大秦鐵路一期工程勝利開通,使我國鐵路向重載技術裝備與運輸組織指揮現代化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這對於開發山西煤炭基地,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對大秦鐵路寄予厚望。

1992年,大秦鐵路實現全線貫通。

大秦鐵路由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是我國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重載鐵路。

它西起大同韓家嶺,東至秦皇島柳村南,橫跨桑乾峽谷,穿越燕山山脈,途經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兩省兩市,全長653公里,是我國“西煤東運”的戰略動脈,煤炭運量佔全國鐵路煤運總量的近1/5,用戶群輻射26個省區市,擔負著我國六大電網、五大發電集團、十大鋼鐵公司和上萬家工礦企業的生產用煤以及十幾個省區市的生產生活用煤。

貨運重載化是鐵路現代化的必然趨勢和重要標誌。在國際重載運輸協會對重載的定義中,運營列車編組重量必須不少於5000噸(後改為8000噸)。

1988年12月28日大秦鐵路一期開通運營時,我國運營列車編組重量普遍只有2000多噸。

1990年,大秦鐵路以不同形式的編組完成了5000噸、8000噸、10000噸重載單元列車、組合列車綜合試驗,為我國鐵路重載運輸奠定了堅實基礎。同年,大秦線湖東站至茶塢站間實現4000噸列車常態化開行。

1992年,大秦線實現了5000噸、6000噸重載單元列車常態化開行。大秦重載運輸產品不斷豐富。4年間,大秦鐵路累計運輸煤炭1.3億噸,有力地支持了國家經濟建設。

重載大秦——不負重託寫傳奇(大秦30年之一)

2002年,大秦鐵路年運量首次突破1億噸,實現了設計能力的遠期目標。

奇蹟,這是大秦鐵路發展史上經常出現的字眼。

2005年,大秦鐵路提前6天實現2億噸的年運量目標。2億噸,其時被世界各國認為是一條重載鐵路年運量的極限。但對於善於創造紀錄、鍛造傳奇,擔負著國家和人民重託的大秦鐵路來說,這只是挑戰極限的開始。

繼而大秦鐵路又突破3億噸、4億噸,創下4.5億噸的高紀錄,被稱為世界鐵路重載運輸的奇蹟。目前,大秦鐵路已具備了年運量4.5億噸常態化運輸能力,超過國際認定重載鐵路年運量極限的2倍多。這相當於用不到260公里高速公路或不到14公里地鐵的建設資金,又新建了三條半能源大動脈。大秦鐵路成長為世界最重鐵路。

大秦鐵路以最小的投入、用最短的時間,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內涵擴大再生產之路,創造了世界單條鐵路重載列車密度最高、運輸能力最大、增運幅度最快、運輸效率最好、運輸效益最佳等多項紀錄。

重載大秦——不負重託寫傳奇(大秦30年之一)

如今,1萬噸、1.5萬噸、2.1萬噸重載大列,日夜川流不息,奔馳在茫茫的大秦鐵路上,列車神龍見首不見尾。

這道景觀,世界獨此一處。

大秦之重,並非只創造一個運量數字的傳奇,更重要的是承擔著發展國民經濟建設歷史重任。

僅以首都北京為例,城鎮居民家庭每三盞電燈中,至少有一盞是靠大秦鐵路輸送的電煤發電點亮!

曾幾何時,煤電緊張、拉閘限電、冰雪災害、迎峰度夏、電煤告急!

今年年初,受冷空氣連續襲擊,全國20多個省份相繼開啟雨雪冰凍模式。電煤告急!煤價上漲!部分電廠資金鍊開始斷裂!1月28日,國家發改委就加強鐵路電煤運輸提出要求,中國鐵路總公司發佈命令,要求2月1日至10日,太原局集團公司每日必保電煤突運14500車,隨後又連續3天下令追加,從15700車到15800車,再到16400車,佔比已是全路電煤突運任務的1/3。

大秦鐵路不僅出色地完成了任務,而且通過模塊化組織動車化開行,一季度完成運量1.1億噸,最高日達136.03萬噸,刷新當時日運量最高紀錄。

今年以來,中國鐵路總公司以大秦線等6條幹線,山西、陝西、內蒙古西部等6個區域為重點,實施“貨運增量行動”,提升煤炭等大宗貨物中長途運輸的鐵路比例,進一步發揮鐵路在“汙染防治攻堅戰”中的骨幹作用。

“非施工日130萬噸,日常維修日110萬噸,集中修施工日105萬噸”,這是大秦鐵路最新運輸目標,更是締造傳奇的時代號角。

重載大秦——不負重託寫傳奇(大秦30年之一)

目前,大秦鐵路每天開行萬噸、1.5萬噸、2萬噸重載列車90多列,除有線路檢修作業外,實現了日均運量130萬噸以上。

今年截至9月底,大秦鐵路完成33954萬噸,並創下日運量136.8萬噸的歷史新高。

30年來,大秦鐵路不負重託、砥礪前行的腳步從未停歇。60億噸的總運量,如果用目前我國載重量最大的C80貨車裝運並連掛在一起,可以繞地球22.5圈,如果轉化成電力,能夠滿足全國居民使用5年。

30年來,這條連接山西、陝西、內蒙古西部“三西”煤海與秦皇島入海口的能源大通道,承載著黨和國家的重託,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重載奇蹟,成為改革開放眾多奇蹟中的閃耀一環。

(本報記者 鄭娜 裴雲鋒 通訊員 白波 呂宇飛 林小靜 柴燦讓 孟志平 白勇 圖片由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處)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