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银川这么久,竟然还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古桥?

说到桥

银川人一定不陌生

但说到古桥

又有多少人知晓呢?

今天

我们就来讲讲

它们的故事吧

南门桥

你在银川这么久,竟然还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古桥?

从南门广场出发,沿着胜利街一路向南,在近年新辟的小微公园——南塘园一旁,胜利街与红花渠在此交会,交会处的桥梁,人们习惯称之为南门桥


你在银川这么久,竟然还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古桥?


融入市井

南门桥过去是银川人出城南行的一处要津,而更早时这座桥在史书里被称作——永通桥。明代嘉靖《宁夏新志》里记载了这座桥当时的情形:石砌;南北长五丈;桥上柱端饰有小石狮32个,两端有大石狮8只。可见当时精美。

“过去我们走银川,都要经过南门桥。”家住望远的张华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止望远,甚至灵武、吴忠人来银川,都要经过南门桥。张华对于南门桥更多的记忆,是这里的一大片菜地。“那时候这一带属于银川的蔬菜种植基地,站在南门附近,就能看到绿油油的一大片田地。”

如今,古籍中记载的那些精美的石狮,早已不见踪迹,南门桥也在时代变迁中,被囊括进繁华的市区之中,在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两旁的商摊中,若不仔细寻找,几乎找不到它的身影。南桥市场、南桥名吃楼、南桥大药房、南桥电器……南门桥,已经和这里的市井生活融为一体。


你在银川这么久,竟然还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古桥?


▲融入市井的南门桥。

南塘古景

清代,“南塘雨霁”是当时“宁夏八景”之一。这里所说的南塘,便是如今南门桥外的一大片区域。

明嘉靖《宁夏新志》记载,永通桥西南的南塘,原来是片积水、沼泽之地,后来由都御史杨守礼主持修建成一处宛若“西湖”的园林胜地,成为人们游玩的好去处。

南塘古景,到了清代已成“旧址”,到民国时期更是只能“遥想”。记者访到的出生于1927年的银川市民朱文华,说起当年这处区域,唯一与古景有些关联的是:“出了南关门,东南方向不远处便是连绵的湖。”似可与当年盛景稍作印证。只不过古时的南塘水域,当更为广阔、壮观。

时至今日,这些湖泊痕迹也已全然消失。此处区域,早已是车来人往、高楼林立的繁华闹市。2014年,作为当年银川市建设的“11个小微公园”之一,在这片区域新落成一处公园,并命名为“南塘园”。


你在银川这么久,竟然还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古桥?


▲南门桥旁建起了小微公园“南塘园”。

平伏桥

你在银川这么久,竟然还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古桥?

按《银川市地名志》中的记载,记者沿着通达街一直向北前进,却并未遇到志书提到的“乡村公路跨良田渠处”,良田渠一直和通达街平行向北。疑惑时,旁边的居民道出缘由。

今已消失的古桥

“平伏桥早都没有了,通达北街延长之后,良田渠就改道了,现在良田渠和通达街平行了,平伏桥就在如今人行道的这个地方。”在居安家园西门前,这里的居民指着前面的人行道说。

《银川市地名志》中记载,这里“古已建桥”。在居安家园,记者遇到过去平伏桥村的村民,据他们讲,从记事起,平伏桥就已经存在了。他们回忆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座桥还是木桥。在此出生长大的马文华老人说,小时候,他们经常在良田渠边玩,对这桥印象很深。“桥下是很粗的木头,上边是草皮。”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直到七十年代中后期,银川修建的大多是木桥,铺上一层木板后,上面就盖着从滩涂上挖回来的草皮,这种草皮有根相连,不容易散开,能禁得住车碾人踩。

如今,平伏桥不见了,但在这一带的良田渠,依然能看到曾经沿渠生长的杨树,繁茂的叶子,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似乎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而在不远处,通达街一路畅通,在建的包银高铁也蜿蜒向北。


你在银川这么久,竟然还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古桥?


▲改道的良田渠与通达街平行伸展。

平伏桥名是方言演化而来?

平伏桥虽然不在了,但这“平伏”二字里,却有许多故事。

在《银川市地名志》一书中记载,清代《宁夏府志》已有“平湖桥”名(推由明平胡堡得之),方言“湖”“伏”音近,“平伏”之名很可能是由之演化而来。

书中提到的平胡堡是哪里呢?明代万历《朔方新志》中记载,宁夏“右屯卫,属屯堡十有八:……威远,今改为丰乐;平胡,改为丰乐,今废。雷福,今改为丰登。”也就是说,万历年间,“平胡堡”和“威远堡”合并,更名为“丰乐堡”。

随着时间推移,昔日“平胡堡”这一区域,之后又变成了丰盈堡。在1936年的《宁夏水利专刊》所附地图中显示,丰盈堡位于宁夏省城(银川原老城区)西南郊,南邻“杨显堡”和“魏信堡”,东近唐徕渠,北连“丰登堡”,西延至“湛恩渠”(今新开渠)以外的西沙窝。正好是明嘉靖年间所建“平胡堡”和“威远堡”的领地。

可以看出,这片区域的堡子,大多以“丰”字打头,银川市地名专家郑济洧说,这显示明代后期良田渠流域已是丰饶之乡。


你在银川这么久,竟然还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古桥?


▲原先平伏桥的位置,如今已是人行横道。

银川古桥掠影

◆民乐桥 银横路跨红花渠处。古已有桥。1949年前为木桥,桥旁碑题此名。其南侧有原民乐村。

◆掌政桥 银横路跨汉延渠处。明代曾于桥西设张政堡,桥以堡名。1949年后,改“张”为“掌”。

◆蝗虫庙桥 银横路跨大新渠处。其附近曾有古庙蝗虫庙,故名。

◆掌政桥 银横路跨汉延渠处。明代曾于桥西设张政堡,桥以堡名。1949年后,改“张”为“掌”。

◆碱富桥 银横路跨惠农渠处。清代始建,传其周围多碱,民以采碱致富,故名。

◆赤栏桥 解放东街跨红花渠处,明代嘉靖《宁夏新志》有载。今因地近银川古城东门,称东门桥。

◆红花寺桥 银通路跨大新渠处。传清代桥旁有红花寺,桥以寺名。

◆沙窝桥 银通路跨汉延渠处。古已有桥,清代即称此名。

◆闸庙桥 银通路跨惠农渠处。清代始建。原为带闸木桥,且桥边有庙,故名。

◆永通桥 胜利街跨红花渠处,明代宁夏志书有载。今因地近南薰门(俗称南门),称南门桥。

◆老西门桥 解放西街跨唐徕渠处西门桥之北约300米处,清代,因临近银川古城西门,称西门桥,今俗称“老西门桥”。

◆平伏桥 今金凤区居安家园西门附近。原为乡村路跨良田渠桥,今已不存。清《宁夏府志》中有“平湖桥”名。方言“湖”、“伏”音近,“平伏”盖由之演化。

◆保伏桥 长城路跨唐徕渠处,桥南近宝湖,方言“湖”、“伏”音近,推名由此演变而来。清《宁夏府志》载:“去城西南一里”有“保安桥”,疑即此桥。

◆官桥 今永宁县官平路跨汉延渠附近。“官桥柳色”为明代“宁夏八景”之一。今名大观桥,附近有观桥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