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無形財產+競爭利器——億澤教育

知識產權聽起來很抽象,但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就拿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來說,該劇獲得了超高的收視率和觀眾認可度。電視劇熱播本來是件好事,可首播尚未播完,網上竟然出現了全本盜版電視劇。此行為遭到網民抨擊與抵制的同時,劇組與電視臺也發出打擊網絡侵權盜播的媒體聯合聲明。

作為消費者,我們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都享受著他人創造的智慧成果,小到閱讀書籍、看電影、聽音樂,大到出行乘坐的飛機、高鐵、地鐵,其中都蘊含著無數的知識產權。那麼,什麼是知識產權專業?它主要研究什麼呢?

知識產權:無形財產+競爭利器——億澤教育

知識產權是無形財產

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我國臺灣地區稱之為智慧財產),是指對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財產權利。智力勞動成果的範圍非常廣泛,涉及到人類文明的任何方面,具體包括作品、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地理標誌、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及法律規定的其他類型。事實上,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知識產權。如,我們讀的書、寫的文章、網上玩的各種遊戲等涉及到作品;購買的各種商品、使用的手機等等涉及到商標、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等;吃的糧食、衣服所使用的棉花都有可能涉及到植物新品種。

由於所有類型的智力勞動成果都是無形的,知識產權所保護的財產都是無形財產。知識產權,也指知識產權法,是指對智力勞動成果進行保護的所有法律的綜合。其中,最基本三部法為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等。

網絡時代信息的公開透明性與獲得的便捷性,國內、國際市場一體化程度不斷提升,這些都導致憑藉自然資源(有形財產)競爭的優勢不斷減弱,而作為無形財產的知識產權在競爭中的優勢越發明顯。美國等發達國家早已宣稱,人類將來的市場競爭,必然是知識產權之爭。從目前以及長遠來看,知識產權必然是保護無形財產並以此提升企業、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金鑰匙。

知識產權:無形財產+競爭利器——億澤教育

開設知識產權專業的院校主要有兩種類型

據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60餘所院校開設了知識產權專業。在這60餘所院校中,比較有特色的是兩種類型,培養也各有特色。一類是以法學為主的高校中開設的知識產權專業,如華東政法大學;另一類是在理工類院校中開設的知識產權,如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等。

以華東政法大學的知識產權專業為例,獨立設置的知識產權學院集中一大批優秀師資,主要開設知識產權核心課程;將知識產權本科納入卓越法律人才培養體系,同時充分利用上海的地緣優勢與社會力量,不斷強化學生的國際視野、科研能力與實踐能力。這一人才培養模式經過十幾年的凝練已經非常成熟,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知識產權人才。

開設在理工類院校中的知識產權專業,則充分利用其理工類專業優勢,同時開設第二專業、鼓勵學生跨專業選課,在提高學生的理工類知識素養的同時,強化培養學生專利的申請與審查、專利代理人資格的考試等,為今後從事與技術有關的知識產權專業提供良好的平臺。

考生最好具備良好外語基礎

考生只要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均可報考知識產權專業,該專業對性別、科類等均無限制;對於高考單科成績是否有無限制,具體可以查詢相關院校的招生章程,以各校招生章程公佈的內容為準。因知識產權專業的國際性較強,建議考生需要具備良好的外語基礎。

建議考生輔修第二專業

由於知識產權專業屬於交叉學科,涉及到文學藝術與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就業後所從事的工作也可能豐富多樣,可能從事法律訴訟與非訟業務、經營管理、企業內部的法務、知識產權管理、技術管理、專利代理等等。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在條件允許的情形下,可以系統學習甚至輔修管理、經濟學、理工類專業等。作為法學類專業,該專業非常強調培養學生的對外交流能力與實踐能力。

知識產權:無形財產+競爭利器——億澤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