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這個問題不搞清楚,會陷入無限治病的惡循環裡

今天咱們聊一點最常聽到的,但是你肯定沒有想過的問題:治病,到底是治什麼?

醫院裡經常聽到是這句話“ 只要能治好...... ”

可是你真的知道治病治的是什麼嗎?

什麼標準才才算是治好呢?

治病,這個問題不搞清楚,會陷入無限治病的惡循環裡

我遇到過這樣一個阿姨,她是剛剛檢查出高血壓,吃降壓藥時間也不長,第一次見她的時候愁眉苦臉、唉聲嘆氣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再次見到她的時候不一樣了,臉上掛著笑,心情看上去很好,降壓藥已經停掉,血壓比正常稍高一點。

當時真的為她感到高興,只要注意一下飲食和情緒,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完全正常了。但不知道為什麼,她的血壓忽高忽低,每次來都不一樣。

後來才知道,原來,她總是擔心自己的血壓又高回去。每次吃東西,她都會想我是高血壓,不知道能不能吃......

就算是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也還是在擔心,怎麼解釋怎麼勸都沒用。在這種我有高血壓的心理暗示作用下,她的血壓一直忽高忽低不穩定。

治病,這個問題不搞清楚,會陷入無限治病的惡循環裡

那麼

治病,治的是什麼?

治病名?高血壓,糖尿病,癌症;

治指數?血壓高低,血糖高低,患癌指數高低;

還是治感覺?疼,脹,麻,癢,酸,痛,困,暈等感覺。

你到底在治什麼?

怎麼樣才算是治好?

先問你一個問題,你是怎麼知道自己病了的?

是不是感覺到身體某些地方不舒服了,然後才會去醫院;去醫院以後就是各種檢查、化驗,醫生根據檢查出來的指數告訴你得了什麼病(先不說有沒有誤診),接下來就是開藥、吃藥。

發現了嗎?感覺、指數、病名。

高血壓症狀是頭暈,高血壓是病名,頭暈是感覺。把頭暈的感覺治好了,但高血壓這個名字被冠上後就摘不下來了,就算不暈了,也會把自己當成一個高血壓患者不變的。

因為,很多人都覺得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只能靠吃藥維持,不可能治好。所以,在這種心理暗示的作用下,高血壓會捲土重來,導致一輩子擺脫不了。

治病,這個問題不搞清楚,會陷入無限治病的惡循環裡

所以,治感覺不難、治指數不難、治病也不難,最難的是治心,把病名從患者心裡去掉才算是成功。

積極的心理暗示對治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不是空口無憑的胡說八道,安慰劑效應你一定知道,安慰劑(pIacebo)是指用沒有藥物治療作用的片、丸、針劑代替藥物。治療雖然無效,但因為病人“相信”治療有效,從而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這是心理暗示對身體的積極作用。

病房裡,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裡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自言自語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這就是治病先治心,目的弄清楚了,病就好治了。否則治起來沒個頭,就會陷入無限治病的惡循環裡。

好了,解決了一個大問題,明天咱們聊聊到底是什麼治好了你的病?

擴展閱讀:

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能祛溼寒、便秘,調養五臟!

這些方法收藏好,寶寶日常小毛病不用請大夫

毀掉你健康的是這些看似時尚的生活習慣,你也中招了

治病,這個問題不搞清楚,會陷入無限治病的惡循環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