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前要來這個城門拜一拜,保佑逢考必過

科舉考試前要來這個城門拜一拜,保佑逢考必過

還記得《新白娘子傳奇》中白素貞的兒子許仕林嗎?劇中提到他乃天上文曲星投胎轉世,果然許仕林一路開啟學霸模式,在經歷各種波折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高中狀元,救母出塔。文曲星何許人也?這和西安的文昌門又有什麼關係呢?

科舉考試前要來這個城門拜一拜,保佑逢考必過

文昌門上,有一座魁星樓。這是西安城牆上唯一一處和軍事無關的建築。魁星是漢族神話中能主宰文章興衰的神。

科舉考試前要來這個城門拜一拜,保佑逢考必過

在古代學子心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他面目極兇,手裡握著一管具大的毛筆,用此筆欽點考試學子的姓名;左手拿一隻墨斗,右腳金雞獨立,腳下踩著海中一隻巨鰲的頭部,意思為“獨佔鰲頭”。在古代,各地都修建魁星樓。

讀書人在魁星樓拜魁星,祈求在科舉考試中金榜題名。

科舉考試前要來這個城門拜一拜,保佑逢考必過

明清時的孔廟修建在南城牆裡邊,魁星樓也就建在城牆之上。1986年重新修復魁星樓,又在城牆下新開闢了一座城門,取名為文昌門。文昌門來源於古代的文昌星,文昌星,又叫文曲星。和魁星一樣是主管考試

的神靈。

科舉考試前要來這個城門拜一拜,保佑逢考必過

相傳,唐代有一人叫張亞子,生前信奉道教,廣佈教義,受到人們的尊敬。唐朝兩位皇帝唐玄宗和唐僖宗,在他死後都成對其封賞。

科舉考試前要來這個城門拜一拜,保佑逢考必過

到了宋朝的時候,更是將他稱為“文昌帝君”。從此,這位神仙成了主管學生考試的神仙。在唐宋年間。科舉考試成為百姓子弟進入貴族的唯一渠道,所以“文昌帝君”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於是全國各地都有建文昌宮。明代以後,每一所學府都會把部分建築物改成用於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堂。

科舉考試前要來這個城門拜一拜,保佑逢考必過

文昌門外西側,過去的唐務本坊的西半部,

設有唐朝中央主管教育機的機構國子監,及為其所領的中央最高學府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廣文館及高等專科學校律學、書學、算學等七學的所在地。

●國子監主要招收官僚子弟入學,每年生徒中畢業者,經祭酒、司業考試合格,推薦給尚書省參加科舉考試;

●國子學為唐代最高學府,主要招收三品以上及國公子孫,從二品以上曾孫三百人入學;

●太學主要招收五品以上官員子弟,學習亦如國子學,以五經分業,每經百人,共五百人;

●四門館主要招收一般七品以上子弟及有才能的平民子弟入學,傳授儒家經典;

●廣文館專門培養國子學中攻進士科者,有學生60人;

●律學是培養司法人才的學校,以律令為專業,兼習格式法例;

●書學是培養書法人才的學校;

●算學是培養天文學和數學人才的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