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順風車“改頭換面”:柳青開啟“共享公交”,價格低近10倍

我們都知道,最近ofo小黃車的退押金事件,鬧得眾人皆知,一下子又把共享經濟推上了“風口浪尖”。人們都說共享經濟存在即合理,但是筆者想說的是,一個共享經濟想要長期有效的發展,還是需要在盈利和共享中間,尋求一個平衡點。不然傷了創業團隊,傷了投資人,傷了自己,最後也會傷了用戶。所以說,滴滴打車雖然有幾次事故,但是總體來說建立在方便大家的基礎上,還能夠讓盈利來維持公司的發展,這點才是一個企業長期為用戶負責的基石。

滴滴順風車“改頭換面”:柳青開啟“共享公交”,價格低近10倍

滴滴打車順風車事件,幾經破折,對於滴滴來說,損失的是從估值5000億,一下子降低到了4000億

滴滴順風車發生的“空姐事件”,以及之後所發生的客服冷漠對待事件等發酵的強大的輿論,讓滴滴從最開始的不重視,到後來的積極面對。但是這波網友們的力量真是強大,沒隔幾天,滴滴順風車已經被無限期下架。而在下架的同時,不管是程維還是柳青,都在想方設法的想要恢復上線順風車。首先是在線上做輿論調研,然後在2018年10月份的時候,召開滴滴司機座談會,但是會議內容,並沒有像滴滴所說的:“已經得到用戶和司機的認可”,所有滴滴順風車上線成為了無限期的期待。

滴滴順風車“改頭換面”:柳青開啟“共享公交”,價格低近10倍

“另尋他路”,柳青開始打共享公交車的主意,這也跟滴滴的大數據分析有關

我們都知道,大數據分析已經應用到各個領域。滴滴在順風車還在的時候,被要求開放滴滴打車司機行駛軌跡的接口,滴滴一直不肯。其一:這是滴滴的商業數據,其二這個數據開放給別人,就像滴滴花了幾年的心血做的數據中心,送給了別人。但是滴滴沒想到的是,滴滴的數據雖然在,但是這些數據卻不能支撐起來滴滴對於乘客和司機的安全責任。不過,基於多年的滴滴順風車的數據,滴滴大數據分析部在研究之後發現,這些順風車80%以上可以歸納為某些路線。

滴滴順風車“改頭換面”:柳青開啟“共享公交”,價格低近10倍

“大數據”針對幾個大城市,制訂出了幾個“黃金路線”

滴滴打車大數據分析部門,針對南京在2014年-2018年的順風車數據,以重合度最高的路線標記顯示出來。同時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第一、分析出來這些重合度最高的路線中,可以規劃為幾個能夠滿足更多人乘車;第二、又能夠用最少的公共汽車來運維,第三、根據出行的時段,捨棄老套的固定發車頻次,而是動態的根據高峰期來提高/降低發車頻次。而這一次首先就跟南京的公交集團進行合作。

滴滴順風車“改頭換面”:柳青開啟“共享公交”,價格低近10倍

經過筆者體驗,筆者先用滴滴打車的快車,輸入起始點和目的地之後,發現價格是50。筆者隨後預約了共享公交,看到已經開通了120條共享公交的定製路線,筆者等待了大概6分鐘(早高峰時期)就能上車。等到筆者下車的時候,算了下時段,比平時做公交車時間少了40%,同時只用了5塊多,比打快車便宜了近10倍。而且這種乘車方式更安全。在未來,滴滴還會在貴陽、桂林、深圳等地開通試運營,讀者朋友們,你們認為滴滴共享公交是一個可行的共享方案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