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一部上個月在中國大陸上映的日本奇幻影片《鎌倉物語》,讓很多人想到了去年熱映的《尋夢環遊記》,明明是涉及生死和鬼怪的話題,但由於“奇妙的小城”“相愛的夫妻”“黃泉之國之旅”讓這個故事看起來很“童話”。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鎌倉物語的黃泉之國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尋夢環遊記的亡靈國度

《尋夢環遊記》講述的是夢想與親情,滿屏橫溢而出的愛。片中打造的亡靈國度炫麗華美,但被遺忘的角落裡又透著幾分悽傷。

《鎌倉物語》同樣是跨越生死的愛,片中藉助一色正和的角度呈現出的“黃泉之國”,飛雲流瀑、高山遠海,黃泉列車從浮在空中的軌道上飛馳而過,美和夢幻感都達到極致。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鎌倉,在日本是繼奈良、京都之後的第三大古城,所以在影片中的設定,這個古城是一個“人妖混居”的地方。

談起妖魔鬼怪,日本一直有“妖怪列島”之稱,相傳在日本境內生活著600多種鬼怪。可善可惡,可萌可醜,同時也出現在各種文化影視作品中,堪稱一部壯烈的鬼怪文化史。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一、日本鬼怪的特點

與中國傳說不同的是,妖魔鬼怪修煉多年之後,只要歷經天劫,就能位列仙班,成為神仙。而在日本,鬼怪就是鬼怪,神仙就是神仙,人類就是人類,這三者之間是不會轉換的。

日本鬼怪的最大特徵就在於它具有兩面性,善惡可以互相轉換。比如怨魂,如果好好供奉,也可以成為保護神。所以在《夏目友人帳》當中,我們看到了很多妖怪被感化的物語。


二、日本妖怪產生的原因

其一是因為日本的自然地理環境。

日本是一個島國,在遠古洪荒時代,人類的生存空間狹小。白天,必須面對野獸環伺,危機四伏的叢林和原野;每當夜幕降臨,無邊無際的黑暗將人類吞沒,人們在種種未知中,對抗這隱藏於自然界背後看不到的神秘力量。在這一外在條件下,孕育了妖怪傳說滋長的先天環境。

其二便是日本人崇尚自然的心理。

一方面對自然畏懼,一方面又對其有高度的崇尚和敬仰之情,由於這種心理,人們嘗試著用鬼怪的想象,來解讀未知的世界,將不可解的事情加以合理化。


三、日本妖怪的主要發展歷史

1、平安時代

奈良時代至平安時代初期,是日本大量學習中國文化的時代,據說在日本妖魔鬼怪的文化形象中,70%的妖怪原型來自中國,20%來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

日本美術史中,12世紀的平安時代末期至鎌倉時期,鬼怪們開始從民間文化轉入主流大眾文化,鬼怪形象開始大量出現於美術作品。比較出名的作品有描繪神靈驅邪的《辟邪繪》與呈現地獄情景的

《六道繪》,此類作品所示形象被認為是後世鬼怪形象的起源。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辟邪繪:神蟲

陰陽師的出現

鬼怪往往造型恐怖,讓人望而生畏。據說因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政府設立了專門的巫師——陰陽師。這個職務的尊貴在平安時代達到高峰,因為這個時候日本國內社會動盪、人心不安,統治階層沒有解決的辦法,於是把種種問題歸結於神鬼。

因此,人們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觸犯某種禁忌招致鬼神報復。平安時代的鬼怪文化由單純的傳說變成了一種確確實實的信仰。

當時的陰陽師權力極大,天皇和大將軍們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他們的干涉,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各種禁忌,大體就是那個時候留下來的。當然到了現在,陰陽師成為了很多人喜歡的手遊亦或是手辦形象。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陰陽師 安倍晴明

2、江戶時代

到了江戶時代,商業手工業繁榮,人們不用光靠老天爺賞飯吃了。怪談與尋妖活動大量興起,日本走進了鬼怪文化的黃金時期。

與以往的妖怪形象不同, 這時的鬼怪們也搖身一變,成了住在各種物品道具裡的精靈。鬼怪文化因繪卷形式的興起逐漸圖鑑化、系統化。

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繪卷》,由日本狩野派畫家鳥山石燕繪製,完成時間大約在安永5年(1776年),由“前篇陰”、“前篇陽”“前篇風”3部構成,描畫了琵琶、傘、木魚、鍋等各種舊物品因為要被人們丟棄,一怒之下變成了各種各樣的鬼怪半夜出來遊行的場景。此畫被譽為日本妖怪畫的鼻祖。

在《百鬼夜行》中有很多有名的鬼怪: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百鬼夜行繪卷:河童

河童,這個小妖怪在中國的祖先,叫做河伯。始出於《山海經》中的河伯是黃河之神,不過傳說中這個神仙好淫,名聲不佳。

河童是日本最有名的妖怪之一,它的長相集合了青蛙、烏龜和人,身高一般在60釐米到1米之間,體重“不過百”,全身都是綠色,還會分泌黏液。身上的毛髮則是紅色的,背上的殼刀槍不入。河童不僅“紅配綠” “配色”很俗,它還有一些怪癖,比如喜歡放屁,用三個肛門放出的屁做反推進力飛天。

在《鎌倉物語》當中“河童”這一形象也是有出現的。此外還有像雪女、酒吞童子、二口女這些鬼怪,形態怪異、極其恐怖。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雪女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二口女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酒吞童子

3、戰後時代

日本戰後時代,隨著高科技的發展,日本的鬼怪形象日漸兩級化。有的驚悚可怖,如貞子、富江等這樣給很多人留下陰影的鬼怪形象。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貞子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富江

而有的又精靈可愛,如《鬼太郎》、《妖怪手錶》等動漫作品中的可愛妖怪們。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鬼太郎”,創作者是日本鬼怪漫畫第一人水木茂所,創作之時,風靡一時,和鬼太郎有關的玩具、遊戲、裝飾物、服裝四處開花,號稱日本國民三大動畫偶像之一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鬼太郎

當然,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千與千尋》、《地獄少女》、《怪化貓》、《夏目友人帳》中很多鬼怪形象都有上場。總之,日本的鬼怪發展史是一部燦爛的文化史。

四、鬼怪文化在現代日本文化的延伸

1、諺語

日語裡有很多和鬼怪有關的俗語。

比如,傳說中河童愛吃黃瓜,所以海苔卷黃瓜這道菜就叫做カッパ巻き(“河童卷”) ; 特別厲害的惡媳婦兒,叫做“おによめ”(“鬼嫁”);說人“天狗になる”(天狗:日本人最廣為人知的妖怪之一,具有神力和超能力),那是在批評人家驕傲自滿 ; 如果說“鬼の霍亂”(“鬼生霍亂”),是指英雄也怕病來磨;“鬼を酢にして食う”(“把鬼蘸了醋吃”),則是天不怕地不怕。

這些都是日本人對鬼怪的態度在語言中的體現。

2、春分撒豆

在日本,每年2月初有個名為「節分」的節日,在中國是立春的意思。

這季節交替的節日裡,日本人認為會有鬼跑到家裡作怪,帶來災禍,所以要用驅魔的豆子將鬼趕出去。因此每年到了這時節,日本人都要舉行名為「豆撒き」的儀式,意為“撒豆驅鬼”。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3、盂蘭盆節

在日本,中元節被稱為盂蘭盆節,是僅次於元旦的重要節日,全國“盆休”一週,外出的人們紛紛返鄉團聚,家家設魂龕,點燃迎魂火、送魂火,祭奠祖先。和中國的“清明”很相似,主題也是和神鬼有關。

五、孤單又燦爛的鬼神

日本鬼怪文化中的“人性化”是其最主要的魅力,人們把一個個虛無的形象轉化成各種鬼怪形象,創造出廣為流傳的或恐怖哀怨或溫情治癒的鬼怪故事,都是映射現實社會的種種現象與情感,從根本上來說,也是人們對於自身心理活動複雜性的“自省”和孤獨性的“表達”。

不論孤獨還是燦爛亦或是神秘,鬼怪文化都是日本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筆。


關於日本“鬼怪文化”的介紹就到這裡了,不知道大家有看過哪些相關的影視或文化作品呢?歡迎大家和えみ討論~


孤獨又燦爛的鬼神

えみ老師

日語N1,曾執教於大學,有多家知名教育機構的教學經歷。精通日語語法與應用,教學經驗豐富,風格獨特,致力於打造快樂的日語課堂。現任快樂國際語言中心日語高級講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