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多艰险——明月峡

蜀道多艰险——明月峡

明月峡古栈道位于广元市朝天区嘉陵江谷口,是国家级剑门蜀道风景旅游线的起点,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月峡栈道开凿年代为战国至宋代,最早的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国内专家称其为“与长城、运河相媲美的三大古代杰出建筑”。李白《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鹄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就是对这一险要地势的真实写照。古栈道遗址所在的明月峡,集嘉陵江水道、先秦栈道、宝成铁道、纤夫道、108国道、金牛驿道等古今六道于一峡,被誉为“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中国道路交通的“活化石”。正是在这条先秦古栈道上,萧何整修栈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唐明皇幸蜀,李白壮写《蜀道难》等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先后上演,给古栈道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蜀道多艰险——明月峡

闻名于世的古栈道与长城、运河被列为中国古代三大杰出建筑,是蜀汉先民们勤劳智慧的结晶。明月峡古栈道是迄今全国所有栈道中,地理位置最险要、形制结构最科学、保存最完好、最具古栈道风貌的一处。

蜀道多艰险——明月峡

明月峡先秦古栈道充分体现了历史交通、文化、科技的立体文化格局,其本身独具的文化高品位和丰富内涵使它成为学者不可多得的研究素材,怀古抒情、修身养性的好去处。明月峡很早就是蜀地与关中、中原交往的要道,至秦汉时代,更成为王朝统治者北控西秦、南扼巴蜀的重要通道。据史料所载,栈道的开凿约在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已广为人们所礼用。相传刘邦、萧何北定三秦,就是经过此栈道进入关中的。三国时,诸葛亮北伐曹魏,中军帐也设在明月峡附近的筹笔驿。

蜀道多艰险——明月峡

朝天峡位于广元城区以北,约30公里处的朝天镇南二公里处的嘉陵江上,峡谷全长约4公里,宽约100米,两岸石崖壁立,其东就是有名的朝天岭,谷深约2千米,是嘉陵江冲破山脉而形成的峡谷。朝天峡可称其为蜀道咽喉中的咽喉,是连接南北的唯一通道,地势险峻,得天独厚。

蜀道多艰险——明月峡

《元和郡县图志》载:“剑阁道自利州益昌县界西南十里至大剑镇,合今驿道。……诸葛亮相蜀,又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筹笔驿道途次舍碑》记载得较详,把维修栈道的时间、线路、工程艰辛情况写得很清楚。是研究交通道路和诸葛亮北伐的一篇重要佐证材料。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新中国,在峡中的文化各有特色,但都是以交通道路为主体而发展的。

蜀道多艰险——明月峡

历代诗人墨客,如李白、杜甫、陆游、杨慎、李调元、张大千等途经广元朝天,留下了许多书画和诗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