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要的?!》專輯概念紀錄片顏子正面發聲迴應


《不是我要的?!》專輯概念紀錄片顏子正面發聲回應


中國娛樂網訊 今日(10月30日),華語樂壇“韌性搖滾”唱作新力量顏子《不是我要的?!》專輯概念紀錄片NO1全網上線。新專輯橫跨獨立、搖滾、流行,突破規則定義,首創“韌性搖滾”概念,同時顏子包攬詞曲唱編制,全能創作專輯《不是我要的?!》叩問心靈異樣發聲。在紀錄片中顏子自述對於自己“想要的”一些具象概念,她表示“不討好,不奢望。有些東西不是我要的,我想做成熟的東西。我是一個簡單的人,喜歡音樂,喜歡生活。”

全能創作專輯 《不是我要的?!》,顏子包攬詞曲唱編制

據悉,《不是我要的?!》是華語樂壇的“異樣發聲”,收錄顏子本人包攬詞曲、編曲的11首原創作品,別出心裁地用韌(Intro)、人(Interlude)、任(Outro)三段顏子親自吉他演奏的音效片段,透過韌性、人性、任性的線索,串聯起了《不是我要的》《南國的光》《清楚》《我要的很簡單》《地鐵之城》《時間裡我們都只是經過》《雨後的墾丁》《不如,等等》《總會有一顆雨水墜落》《我飛》《異夢》曲目,顏子高超的吉他演奏,樂隊化現場風格,隨性而富有穿透力的聲音詮釋,讓專輯在Post rock、Inde pop、民謠的融合氛圍中,散發出屬於顏子的音樂魅力。

我們在她的音樂中,完全感受到這個女生對於華語樂壇而言,截然不同的“韌性搖滾”魅力——沒有以女性唱作人身份烹製矯揉造作的心靈雞湯,沒有以搖滾之名展示自命清高的孤芳自賞,顏子和她的音樂,就在柔軟和堅硬之間自成一格,那是我們許久沒有感受到的,純粹的真實,痛快,酣暢淋漓。

顏子透過自己體味人生,哪些東西才是她最想要的?

身處一個慾望無處不在的年代,爆發一種靈魂無所遁形的吶喊——“不是我要的?!”顏子表示“製作這張專輯讓我在音樂上比以前更加成熟。從一開始被老師鼓勵自己完成每首歌的編曲,到過程裡不斷精雕細琢,讓我對音樂有了更深入認識。易家揚老師和Parker老師鼓勵我全面負責製作自己的作品,對我是一次很大改變,他們讓我在過程中思考自己該要怎麼做,而不是告訴你該怎麼做,沒人比我更瞭解這些作品,儘管我的製作還有各種不成熟之處,但與作品一定自成一體,它會是對的。我用覺得最舒服的方式真實表達出了各種想法,音樂就是我的生活方式,與其說我是歌手,我更喜歡在音樂中成為一位訴說者。”

顏子用“浮世繪”式白描歌詞,透過她自己,也是每個人的眼睛觀察這世界一切彷彿明碼標價的商品,忍不住在心底吶喊“不是我的,都不是我的,不是我要的!”那麼,“我”要的到底是什麼?聆聽《不是我要的?!》專輯,顏子“以不變應萬變”的演唱傳遞出深入靈魂的質問,暴風驟雨般敲擊聽者的耳膜與內心,犀利冷酷又無比溫柔地鼓勵人們逼視自己的靈魂,不提供標準答案,卻足夠震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