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我知道的風俗

端午節剛剛過去(就快到了),我就跟大家聊一聊端午節的風俗吧。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據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偉大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我們耳熟能詳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屈原的《離騷》。端午節的風俗還是挺豐富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風俗是賽龍舟。在我的家鄉,如東縣的一個小鎮,每年都會組織賽龍舟活動。鎮上的企業、學校、社區、網友紛紛自發組成龍舟隊,在端午節的那天,隆重上演龍舟大賽。據說,今年還第一次組建了一支女子龍舟隊,真是巾幗不讓鬚眉啊。活動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每到端午節,寧靜的小鎮立刻變得熱鬧起來,大街上人流如織,熙熙攘攘,到處都充滿了歡聲和笑語。我的一個朋友,就曾經在龍舟大賽中拿到過冠軍。

第二個風俗,我不說,你們也一定猜到了,是吃粽(zong)子。小時候,端午節來臨之前,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有些是白粽子,有些會包上花生或者赤豆。在童年的記憶裡,即使是白粽子,也非常清香可口。現在,包粽子的人少了,市場上粽子的品種多了,以浙江嘉興的粽子最有名。甜的有豆沙餡的、棗子餡的,鹹的有鮮肉餡的、蛋黃餡的,雖然味道五花八門,卻再也吃不出童年的那種清香、那股味道。

第三個風俗是掛艾草。端午是入夏後的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大家喜歡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艾草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以用來驅病、防蚊、辟邪。

當然,端午節最令我開心的是可以放假三天,真得感謝屈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