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中談國足,網友:男足奪冠,願向天再借五百年

據《戰國策·齊策》:“臨富甚福而實...塌鞠”,可以說足球運動源於中國。“蹴鞠”或名“塌鞠”春秋戰國就已經產生了,漢代蹴鞠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後來甚至成為了軍隊的訓練項目,深受人們的喜愛。唐代是蹴鞠的鼎盛時期,此時的蹴鞠有了新的發明創造。首先出現了“充氣球”,其次是有了球門。球門的踢法跟現在很是相似。到了宋代 ,主要流行一個球門或是不用球門。運動量不大,講究技術性和娛樂性。到了元朝,馬背上的蒙古族,不踢蹴鞠。再到明清時期,尤其是清朝後期,也就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遭受外國人的侵略,何談踢球了,關於蹴鞠的記載也越來越少 。

世界盃中談國足,網友:男足奪冠,願向天再借五百年

現代的足球最先接觸的,是淪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之後是各個通商口岸的租界,以及西方傳教者設立的教會學校。中國的洋務學堂如天津水師學堂、吳淞船政學堂等則緊隨其後。20世紀,由沿海逐漸傳到內陸。自1913年到1934年,遠東運動會開了十屆,除了第一屆沒拿冠軍之外,後面九屆中國男足九連冠。那會兒的中國男足是非常行的。雖說與世界一流水平有差距,但卻是當之無愧的亞洲霸主。那就不得不提一個人的名字李惠堂,由他領銜的中國男足,成為亞洲霸主。1947年隨著李惠堂的退役,中國足球的一個風光時代,就此畫上了句號。讓人不禁深思在那些動盪的年代,條件惡劣,沒有充足的資金,技術支持 ,卻能戰勝國力遠超自己的日本,稱霸亞洲。
世界盃中談國足,網友:男足奪冠,願向天再借五百年

新中國“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足球任重而道遠。國家隊曾集體去匈牙利留學,與1958年回國,可惜衝擊1958年世界盃決賽圈失敗。之後的十年“文革動亂”,足球被禁止了。改革開放之後,蘇永舜率領中國隊衝擊1982世界盃決賽圈又失敗了。這次全方位的接觸,產生了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心聲。1985年5月19日,中國隊在世界盃預選賽中主場敗給了香港。1988年的奧運會和1990年的世界盃,中國隊擦肩而過,因為了兩個“黑色三分鐘”。雖然衝出了亞洲,但沒能再進一步。1994年之前,國內的足球隊均為專業隊,大多數由各地足球協會管理。1994年,第一屆職業化的甲A聯賽開始。職業化的甲A聯賽、甲B聯賽一共進行了10年,2003年賽季結束後,改製為“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和“中國足球甲級聯賽”。但職業聯賽衍生出的一系列新問題,如假球黑哨,球員素質不升反降等等,投入增加愈演愈烈,甚至使中國足球改革不下去。與此球員外戰中一系列拙劣的表現,終於使中國足球自我定位在亞洲二流上。2001年10月7日時任教練米盧帶領中國隊在瀋陽五里河球場1:0戰勝阿曼隊,圓了中國足球44年的夢想,中國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但卻在2002年日韓世界盃賽中接連不敵哥斯達黎加、巴西和土耳其小組賽即被淘汰,一球未進失九球。2013年6月15日,更是在合肥體育中心1:5慘敗於泰國國奧,這場比賽更是將中國國足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很多人表示不再相信中國足球。中國足球不得不做長遠規劃,實現衝出亞洲的願望。2016年4月《規劃》稱,近期是從現在到2020年,這個階段要實現中國足球保基本、強基層、打基礎的發展目標。中期從2021年到2030年,這個階段要實現是中國足球動力更足、活力更強、影響力更大,躋身世界強隊的發展目標。遠期從2031年到2050年。這個階段要全力實現足球一流強國的目標,中國足球實現全面發展,共圓中華兒女的足球夢想,為世界足球運動作出應有貢獻。直到現在2018中國足球依然在按部就班的,提高自身水平,衝不出亞洲也是其理之中的。

世界盃中談國足,網友:男足奪冠,願向天再借五百年

近日脫口秀演員黃西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表了一條侃調國足的玩笑話,“建議解散國足,把國足經費用來修建足球場,把好球員送去國外職業隊,湊足11個好球員再衝世界盃,湊不足也不耽誤大家看世界盃!”引發了眾國腳怒懟。其實只能說黃西老師不瞭解中國足球的情況,我們是放長線釣大魚,2020才達到保基本、強基層、打基礎的目標,現在的2018已經超額完成了。不要操之過急,2050我們才要實現一流的強國。其實中國男足的每一個人都有愛國之心,熱愛足球,並不是為了錢。連馬雲和許家印都出手了,恆大淘寶好牛逼啊,穆裡奇更是牛逼,有錢就是好啊,中超獨孤求敗。外教的背景更是一個比一個厲害,中國的足球有救了。連之前任教米盧也表示:我們必須有信心 國足能出現在2022卡塔爾。米盧教練咱們還是穩著點的好,不能急了,我們是有計劃的,有目標的。姜文表示自己並不是球迷,但將來可以拍一部中國隊奪得世界冠軍的電影,當成科幻片來拍。我想說的是那將不是科幻,會變成現實的,讓奪冠的喜訊滿天飛。

中國足球一直在路上,國足的同胞們你們辛苦了,承受了太多了,可以休息一下,太辛苦了,2050年我們再戰。請相信中國足球,我們不用向天再借五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