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11月伊始,二馬爭先!

馬爸爸的雙11用更實惠的價格讓你買買買買到剁手,小馬哥則提出用“新文創”滿足年輕人對高品質文化娛樂消費的需求。

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如何融合?

社交與內容生態如何創新?

新文創!

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小馬哥的“雙槍”射出了第一顆子彈。

2018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6年前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博納影業總裁於冬預言“電影公司未來都將給BAT打工!”引發軒然大波。如今回頭看,移動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我們對文化的消費模式。

2011年,騰訊正式提出了以IP打造為核心的“泛娛樂”計劃。如今在整個文化、影視產業裡,“不談IP皆枉然”。

根據日前北京文博會發布的《2017-2018年度IP評價報告》顯示,騰訊持有或參與開發的IP110個,是第二名的四倍以上,成為中國最重要的IP建設者。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在TOP10榜單中,超級網文《鬼吹燈》《鬥破蒼穹》《琅琊榜》《斗羅大陸》和國民級遊戲《王者榮耀》為騰訊佔據半壁江山;而在TOP20排名中,騰訊動漫的《狐妖小紅娘》《全職高手》作為國產漫畫的唯二代表榜上有名。論單項排名,《王者榮耀》、《狐妖小紅娘》和《鬼吹燈》分列遊戲、動漫、網文領域原生IP第一名。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經過近7年的跑馬圈地深耕細作,騰訊在遊戲、文學、動漫、影視、音樂、資訊、體育7大泛娛樂內容版塊已經建立了巨大優勢,接下來要做的是IP價值的最大化、精品化。從泛娛樂到新文創,在從娛樂到文化轉型的背後,是核心價值的思維升級,引導用戶對“文化價值”的消費。

自去年小馬哥在康奈爾大學紐約校區交流,提出以“科技+文化”面向未來的新戰略後,“新文創”成為了騰訊發展的關鍵詞:

4月

新文創生態大會

騰訊最重要的活動之一、UP年度發佈從持續多年的“泛娛樂”主題更名為“新文創生態大會”。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首次提出了“新文創”,其內涵是“通過更廣泛的主體連接,推動文化價值和產業價值的互相賦能,從而實現更高效的數字文化生產與IP構建”。

6月

北影-青騰未來文創學堂

6月,青騰大學“北影-青騰未來文創學堂”在上海舉行開學典禮。青騰大學已誕生22家獨角獸、12家上市公司,此次胡海泉、王凱、蔣昌建等進入這座“全中國門檻最高的學堂”,奔向資本市場的“詩與遠方”……騰訊副總裁林松濤直言,“北影-青騰未來文創學堂”的目標就是孵化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創領軍人物!

8月

ChinaJoy2018中國國際數字娛樂產業大會

程武在《構建新文創生態,打造中國文化符號》演講中進一步闡述“新文創”的文化價值:“文化產值的快速擴大,只能算剛搭起一個有支撐力的’底盤’,但要想真正做強文化產業,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文化主動權,我們還必須在’高度’上有所突破,打造出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文化符號。”

11月

2018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

剛剛完成新一輪架構調整的騰訊將用什麼樣的姿態迎戰“移動互聯網下半場”令人關注。南京大會開幕前一天,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給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首次在公開場合談及“新文創”:“通過新文創的方式讓更多用戶和年輕人,獲得高品質的數字內容消費體驗。”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從“泛娛樂”升級到“新文創”,騰訊的目標是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大會召開次日,低靡許久的騰訊股價應聲而起,重上300元大關!

此次,若娛君也應邀出席見證了這場350名國內外行業領袖及上萬名科技文創行業創業者雲集的盛會。“新文創開放日”逛下來,感受就一個字——目不暇接!

從“東方美食家”到“101小姐姐”,從《吐槽大會》到《白髮王妃》,從國際影展讚不絕口的新銳影片到“全球第一支飛入太空的動漫形象”,不管是二次元還是三次元,不管文藝範兒還是單口腔,跨進新文創開放日大門的那一刻,次元壁就已經不復存在。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打卡新片場,文藝青年進階

斬獲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男演員的《尋狗啟事》、斬獲2017NEW ERA青年電影季命題短片單元最佳影片、最佳攝影、最佳導演獎的《回聲》;獲得第二屆NEW ERA電影季最佳編劇獎得主的《注射》;以及《母腹之外》、《風迴路》、《角色》、《消失的卡帶》……這些新鮮炸裂的文藝片一整天刷下來,普通青年能修成文藝青年,文藝青年能修成業餘導演。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母腹之外》導演魏丹、《尋狗啟事》導演蔣佳辰與觀眾分享拍攝故事。

短視頻大爆發,“神人”聯盟帶你放飛自我

此次大會,騰訊正式發佈了yoo視頻,繼續發力鏖戰短視頻內容戰場。視頻越短事兒越大!在企鵝號優質短視頻合作伙伴的播映現場,不僅有旅行類視頻《飛翔的地方》、《下一個目的地》,文史類視頻《看鑑》,“辦公室相處”真經《噼裡啪啦辦公室》,還有《99場戀愛》,《十三番》、《笑懟江湖》第二季、《小魚日記》、《The Cage》……這些視頻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挖掘快樂的源泉,帶你放飛自我!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在短視頻賽道,鵝廠早有秘密武器——騰訊短視頻創作聯盟,這個社群把各路內容界的“神人”聚在一起。此次不少短視頻、VLOG、自媒體大V也在文創開放日現身說法,分享內涵乾貨。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做內容一定是做自己擅長的方向,然後堅持、堅持、再堅持!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商務範”創始人鄧濰披露“被潘石屹要求給主動拍照”的秘密

跨次元合作,中國動漫人物飛上太空

新文創開放日第一天就“放衛星”,啊哈娛樂與國內首家商業航天公司天儀研究院腦洞大開跨次元合作,宣佈將讓中國本土動漫人物形象飛上太空。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這個動漫形象來自目前正在全網熱播的超人氣國漫《刺客伍六七》,這部國漫神作上線四個月累計播放量超過2.3億,更入圍動畫屆奧斯卡——2018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啊哈娛樂CEO兼製片人鄒沙沙透露,預計今年12月印有“伍六七”形象的衛星將發射太空,這一次不僅要突破次元更是突破天際!

鬼畜+仙女,紅人接地氣

國漫上天,本土紅人則要接地氣,為你接地上的仙氣。

“東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帶來《人間煙火味》。制蠶絲被、做竹木床、納千層底、壘麵包窖……子柒姑娘的日常田園生活展現中國式生活所獨有的美學與智慧。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一邊是“靠肢體實力不需要講話”的凹凸君現場表演“真人版鬼畜”宅舞,一邊是“除了美貌和才華一無是處”的創造101小姐姐鹿小草發佈首支原創單曲《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呀》,這是什麼畫風?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作為一個員工平均年齡1994年的集短視頻、綜藝、MCN、營銷為一體的綜合傳媒公司,青藤文化的開放日嗨到“尖叫連連”,青藤文化CMO、聯合創始人袁海現場披露青藤文化的“紅人”養成記。

超前劇透,下一個爆款在這裡……

青騰大學的合作伙伴1CM領譽除了展映大IP《墓王之王》16分鐘超長預告片,還一口氣把《中二病會傳染》、《星空值守戀人》、《小哥哥有妖氣》、《國民老公》、《民國少年偵探》等各種類型的劇集片花播映曝光。據1CM領譽製作人王雨晴透露,《刺客列傳》第三季正在籌備,公司向著“甜寵、青春”項目方向,希望製造和觀眾“共感”的精品內容的目標。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耀客傳媒也是誠意滿滿,提前“劇透”四大精品網劇:由唐嫣主演,在時代變遷下破除謎案、尋找真相的《無名偵探》;由張雪迎、李治廷、經超、羅雲熙等眾多實力青年演員加盟的勵志傳奇電視劇《白髮王妃》;由人氣偶像侯明昊主演,精緻還原1996年生活原貌,帶你回到青春無畏、懵懂純真的十八歲時光的《人不彪悍枉少年》;網文大神月關全新力作《大宋北斗司》則將古裝懸疑與青春生動完美結合。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白髮王妃》演員書亞信、田雷現場互動

好看的皮囊不如有趣的靈魂,即將在騰訊視頻獨家播出的新一季《吐槽大會》搶先帶來精彩版剪輯:“內蒙人為什麼那麼熱情,因為寂寞”;“中國有四個一線城市,那麼逃離北上廣會不會是深圳市引進人才的一種手段?”;“隨地小便?那是領地意識太強了”……李誕、池子、龐博、王建國嬉笑怒罵、笑點與梗點信手拈來一併炸裂。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除了電影、短視頻、綜藝、網劇,現場還有別具一格的聲優劇哦!

選自閱文集團大神作家三天兩覺《驚悚樂園》改編的聲優劇《平田的世界》“先聲奪人”:五個帶著面具的聲優,在簡單佈景的舞臺上,僅憑聲音本身的表現力,包括語氣、語調、音色、節奏等的變化,便將這部懸疑驚悚劇完美呈現了出來。令人叫絕的是,現場五位聲優演員中有人在舞臺甚至一人分飾三角,現場觀眾竟渾然不覺。


讓新文創的子彈飛一會兒,“小馬哥”雙槍打響移動互聯網下半場

兩天逛下來,基本明確2018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新文創開放日的屬性了——超強種草機

用平臺擁抱內容,用內容連接用戶。對於互聯網巨頭而言,“人口紅利”不再,但“時長紅利”才剛剛開始。在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如何更好利用“新文創”加持IP資產,是騰訊的新課題。

即將20歲的騰訊通過與古老的故宮、敦煌的合作,驗證了科技應用促進傳統文化活化,讓經典IP在數字時代獲得全新生命力的可行性。傳統文化已經成為數字內容創新、時尚娛樂消費的源泉。而“開放·共生”的新文創生態圈是否能夠打造出向全世界傳播的中國文化符號呢?

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