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藝節目:站上去的小“鬼”們,也可以讓世界駐足

何為少兒?少兒是兒童和少年的合稱。在青年之下,幼兒之上,也就是泛指人的未成年狀態。這一階段的我們,渴望展示自我,渴望接觸世界,綜藝作為娛樂性極強的節目,天造地設般就是是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少兒類綜藝的誕生可謂不謀而合。

接下來,聊點正經的。(嚴肅臉)我國的少兒綜藝的發展現狀如何?總體上來說,國內的少兒綜藝節目數量雖較之成人綜藝居少,但製作的精良和商業化運營水平還是可圈可點的。然利弊兩生,弊在類型的停滯,創新性的不足,比如最近很火的《少年說》,其實是直接嫁接來了日本的節目。

少兒綜藝節目:站上去的小“鬼”們,也可以讓世界駐足

(ps:你到底多恨蘋果和雞蛋啊…)

少兒綜藝節目:站上去的小“鬼”們,也可以讓世界駐足

(圖:《中國新聲代》)

再如《中國新聲代》,此類類型在國外的綜藝中早已比比皆是,由成人延伸到少兒。其中佼佼者便是《英國達人秀》的少年版本(ps:記得有一個小帥哥給心儀的女孩寫的《the lighting》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就那麼優秀?)但其實這都無可厚非,誰讓人家西方是電視娛樂業的老大。

少兒綜藝節目:站上去的小“鬼”們,也可以讓世界駐足

(圖:《寶貝計劃》)

但從更加宏觀的角度來看現狀,我國的少兒類綜藝節目其實還呈現出類型的多樣化:娛樂類,科普類,人文類,實踐類應有盡有。雖然有不足之處,但百花爭豔不僅是市場樂見之景,也令我們普羅大眾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總而言之,我國的少兒綜藝現狀可

以說是瑕不掩瑜,數量適中,製作精良,類型多樣,但創新力略不足,大部分都是移了成人綜藝的花木,而且涉嫌過度消費未成年人,但撇去個別,大部分的還是提供了一個舞臺給青少年們去展示自我。而一個更加突出的現狀是兩類面向不同人群的少兒綜藝的分化,面向成人的和麵向少兒群體的節目實則是共存於市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早期的少兒綜藝借少兒群體,實則是在展示娛樂成人,如《爸爸去哪兒》,人人都有窺私慾,明星和他們的孩子的同框,便是最好的隱私窺探,但面向少兒群體的綜藝也在冉冉升起,如《小戲骨》,雖然依舊是成人的視野出發的節目,但其可貴在以少兒的自我展示去走進少兒的心靈。

少兒綜藝節目:站上去的小“鬼”們,也可以讓世界駐足

(圖:《小戲骨》)


少兒綜藝節目:站上去的小“鬼”們,也可以讓世界駐足

(圖:《超凡小達人》)

亮點何如?如我前文所說,少兒是最希望展示自我的一批人,綜藝節目以娛樂為任務,這些綜藝給了少兒們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同時我國的少兒節目

極其注重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正能量的傳播,科學知識的普及。如湖南衛視的《衝鋒吧少年》(紅旗和少年,少年強中國強啊!)讓孩子們走入軍營把優良的軍人印記印在小小的心靈上!《我是中國好少年》則讓孩子們語言激辯之中,感悟綿延流長的優秀傳統文化,把那些祖輩恪守的道理薪火相傳!

少兒綜藝節目:站上去的小“鬼”們,也可以讓世界駐足

(圖:《衝鋒吧少年》)

《奇幻科學城》寓教於樂,紛繁複雜的科學, 不再是巨人肩膀上可望不可及的高度,而是少兒的懵懂之光!

愈來愈關注少兒的身心發展和社會的文化需求,而不是一味地消費少兒明星效應,呈現出日趨成熟的製作模式和製作理念的進步,從娛樂成人到關注少兒本身的需求,這個進步是顯著的也是熠熠生輝的。(嚴肅臉)如我前文所說,這其實不再把成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是俯下身子去聽孩子們的心聲。

少兒綜藝節目:站上去的小“鬼”們,也可以讓世界駐足

(圖:《奇幻科學城》)

那趨勢呢?以我閱片小司機身份告訴你:

少兒類綜藝的發展趨勢是由低齡化的純粹娛樂類節目到各種類型的增長。

想必大家對少兒綜藝的印象還在《爸爸去哪兒》的親子賣萌秀吧!

少兒綜藝節目:站上去的小“鬼”們,也可以讓世界駐足

的確,明星總是自帶流量,帶著他們的孩子更是把流量翻番,早期的電視觀眾極樂意消費這些明星親子。誠然這一類節目製作簡便,而且收效甚巨,但是審美疲勞也總是如影隨形。畢竟,觀眾還是需要一些實打實的貨,如果只是親子的旅行紀實未免也太乏味。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少兒綜藝百花齊放,既有唱唱跳跳也有生存真人秀還有演講的激昂。

少兒綜藝節目:站上去的小“鬼”們,也可以讓世界駐足

(圖:《最強小孩》)

少兒綜藝節目:站上去的小“鬼”們,也可以讓世界駐足

(圖:《小小演說家》)

這個總趨勢是開始滿足各類型少兒的文化需求。少兒本就不是一個依附於成人的符號,而是一個個鮮活個體,節目製作者們便開始想要和這些年少的心靈對話,於是乎這些“小大人”們不再只是節目旁供人觀瞻的“物品”而開始成為舞臺的主角。

古詩云: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少兒本就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活力無限的群體,他們身上寄寓著祖國的未來,關於少兒的綜藝,希望不要一味是市場的銅臭氣,而更應該去看看那些稚嫩臉頰上的熱忱。

少兒綜藝,其實也是他們向世界證明少年氣的一個平臺。同時,國內的電視製作也讓人欣喜,不再是單純追求市場,起碼開始向人本身前進。

那些大大的舞臺,站上去的小“鬼”們,也可以讓世界駐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