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股隕落記

大牛股隕落記

來源 | 稜鏡(公號ID:lengjing_qqfinance)

2018年是個歷史“大年”。

這一年,正值改革開放40年週年。一個宏大卻關係到社會民生的時代烙印,帶給我們眾多思考和前進動力;

這一年,宏觀經濟和各個行業都在發生顯著變化,從金融行業去槓桿到資本市場大波動,從地產調控深水區到消費領域新格局,我們各個生活側面也在隨之調整;

這一年,互聯網創業公司上演了一場集體IPO盛宴。這股新生力量正在成熟,改變著中國商業的生產力方式和生產關係結構;

臨近歲末,同時處於這個信息氾濫但優質信息稀缺的時代,《稜鏡》希望從金融業、資本市場,以及地產、消費、文娛等重點產業領域入手,覆盤他們的這不平凡的一年。我們希望,這一疊歷史底稿的作用不僅僅是總結過去,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砥礪前行於未來。

是為“2018這一年”系列第一篇。

業績爆發增長和業務充滿想象的大牛股,既是價值投資者的天堂,也是趨勢投資者的樂土,如同過去5年從80元/股一度飆升到近800元/股的貴州茅臺(600519.SH),N年N倍的牛股神話總是讓人津津樂道。

然而,進入2018年以來,眾多去年還風生水起的所謂大牛股,卻在集體隕落。騰訊《稜鏡》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僅以2013年第一個交易日和2017年末最後一個交易日為起終點,終點股價相較起點股價5年間漲幅5倍以上的上市公司共有108家,其中1/3的公司股價在2018年初至今(截至12月19日)跌幅在50%以上;而如果將時間縮短為2015年初至2017年末,三年三倍股則總共有102只,其中有23只在2018年遭遇腰斬。

幸福的股都是相似的,不幸的股卻各有各的不幸。這些於今年突然隕落的昔日牛股來自各行各業,包括環保、醫藥、大消費;腰斬理由五花八門,包括資金緊張、行業瓶頸、政策轉換、估值重構;而等待他們的2019年也不盡相同,有的期待重生、有的萬劫不復。

三聚環保(300072.SZ)、樂視網(300104.SZ)、華大基因(300676.SZ)、老闆電器(002508.SZ),這些不久前還在市場上紅極一時的資本寵兒,都在這份令人唏噓的名單當中,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大牛股隕落記

環保股至暗時刻

神霧環保(300156.SZ)和三聚環保去年還是A股兩隻備受追捧的大牛股,如今卻成了讓人避之不及的“問題股”。

2014年初,神霧環保股價還是3.5元/股左右,在隨後的三年多時間裡翻至十倍,2017年初一度觸及37元/股。然而,從2018年開始,其股價開始了自由落體運動,如今只剩下4元/股,兩次被腰斬;三聚環保則是從2013年初的2元/股左右,一路飆升到2017年巔峰時的33元/股,同樣,其股價在2018年初便一跌不回頭,如今只有10元/股左右。

大牛股隕落記

2013年至2018年神霧環保周K線圖。來源:騰訊自選股

過去幾年,以上述環保“雙雄”為代表的環保股們大都有著傲人的業績。神霧環保在2013年還是鉅虧1個多億的“價值毀滅者”,但2014年大幅減虧後業績迅速反轉,在2015年和2016年,其營收同比分別增長91%和15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分別達到7000萬元和6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達到200%和765%。

三聚環保有著同樣劇情:2014年到2015年,營收分別為30億元和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和89%;2016年營收同比增長208%飆升到175億元,而這三年扣非後淨利潤則分別為4億元、8億元和16億元,連續三年同比翻倍。

神霧環保和三聚環保的崛起,都與類ppp模式下訂單合同的大幅增加密切相關,而在他們成為牛股的同時,“造假說”也從未停止,包括在關聯交易、工程進度、應收款和現金流等方面均受到過外界質疑。

關於環保股商業模式和造假的爭議至今未有定論,但現金流不佳下的資金鍊爆雷卻著實在2018年被引發,最終讓他們的牛股神話終止。

今年2月,神霧環保重組失敗復牌,股價開始連續跌停,控股股東神霧集團滿倉質押觸及平倉線;3月,神霧集團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被司法凍結,不僅包括與山西證券之間的股權質押問題,還包括了逾期未支付北京國資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融資租賃款2300萬元,危機從資本層面蔓延到經營層面。

隨後便是泥沙俱下。5月,神霧環保公告表示2017年與南京銀行北京西壩河支行簽訂了授信額度1億元的《人民幣流動資金借款合同》,由於公司流動性趨緊,資金短缺,無法按時償付貸款;同時,公司又被中機國能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起訴,拖欠設備金額本息2億元;在此期間,神霧環保的董秘、證券事務代表、總經理等相繼辭職。

到今年8月,神霧集團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已全部被司法凍結,公司連續十二個月內累計訴訟和仲裁案件共計53起,涉案金額7億元,包括招投標保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貨運代理合同糾紛、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融資租賃合同糾紛、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等各個環節。

根據企查查數據,神霧環保被法院強制執行42起,全部來自於今年下半年,涉及案件省份地區包括北京、廣東、浙江、陝西、山西,11月其已被常州市武進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企業,而在12月則多次被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列入失信名單。神霧環保在11月16日、12月3日和12月10日連續公告顯示,其控股股東神霧集團所持股份已開始陸續被強制進行司法拍賣。

環保股業績狂飆突進的神話正在幻滅。2018年前三季度,神霧環保營收同比下降96%,扣非淨利潤虧損2.5億元,同比下降153%;三聚環保的日子好過一點,但營收和扣非淨利潤在前三季度也同比下降了26%和33%。他們業績下滑主要原因,均包括資金短缺影響下在建重點工程項目的停工。

除神霧環保和三聚環保外,進入2018年以來,包括興源環境(300266.SZ)、盾安環境(002011.SZ)、博天環境(603603.SH)、神霧節能(000820.SZ)等環保概念股,股價均在高位出現腰斬,他們隕落的原因,也均與資金鍊斷裂相關。

仿製藥大變局

所謂“喝酒吃藥”,醫藥是國內最容易出現牛股的領域之一。但在2018年,行業邏輯卻悄然變化,尤其是“帶量採購”政策落地後對於仿製藥企的衝擊。

12月14日,為期一週的帶量採購“4+7”試點城市擬中標結果公示結束,31個試點通用名藥品中有25個品種擬中選,藥價平均降幅達到50%以上,其中22個為仿製藥,折價最高的恩替卡韋分散片中標價0.62元,降幅超過90%。

在降價幅度超過預期和採購數量低於預期的情況下,早在12月6日開始公佈擬中標結果時,仿製藥企股價就已經開始“先跌為敬”。

大牛股隕落記

4+7城市帶量採購擬中標結果及價格降幅。數據來源: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米內網、insight、平安證券研究所;截圖來源:wind

例如在未中標的仿製藥企中,樂普醫療(300003.SZ)連續三個跌停。過去幾年,樂普醫療業績保持穩定增長,股價由2013年最低時的4元/股左右,最高峰上漲到了2018年上半年的40元/股左右,典型的五年十倍股。但早在今年6月中標結果公佈前,其股價就已經開始下跌,截至目前最新股價在21元/股左右,半年時間接近腰斬。

同樣未中標的仿製藥企恩華藥業(002262.SZ),2008年上市後,由不足1元/股,到今年6月股價超過20元/股,擁有10年20倍傲人漲幅,但從今年年中開始下落,最新股價不足10元/股,也未能避免半年腰斬的命運。

即便中標的仿製藥企,也在經受考驗。例如華海藥業(600521.SH)股價由2012年的不足4元/股一路上漲到今年年中接近33元/股,其厄貝沙坦片、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賴諾普利片、利培酮片、氯沙坦鉀片、鹽酸帕羅西汀片等6個品種擬中標本次集中採購,但降價幅度超預期下,卻並未對其股價帶來積極刺激,目前只徘徊在12元/股左右。

帶量採購結果開始公示後,樂普醫療在隨後的電話會議中表示,帶量採購對公司不會造成致命影響,主要理由為公司主要銷售渠道為藥店OTC,以及帶量採購在降低藥價的同時也會減少中間經銷環節的大量營銷費用;而恩華藥業則在投資者互動易上表示,帶量採購可能會對公司未來發展帶來一定影響,但公司會在後續加大非帶量採購產品銷售力度和創新產品的研發。

儘管藥企普遍回應政策不會對公司造成致命影響,但市場反應卻並非如此。除投資者直接在股價上“用腳投票”外,市場普遍認為,對缺乏創新能力的藥企來說,帶量採購引發的降價,將大幅壓縮仿製藥的毛利率空間和競爭格局,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深化,未來這種影響還會繼續放大。

有行業分析師對騰訊《稜鏡》表示,帶量採購對創新藥負面影響不大,但對仿製藥來說,失去“暴利”意味著估值體系的重構,仿製藥新的邏輯尚未清晰,但對仿製藥企來說,投資人肯定需要暫時避而遠之。

曾經“批發”出大量牛股的仿製藥板塊,洗牌才剛剛開始。

牛股集體退下神壇

2018年,消費板塊的家居行業也在經歷重整。曾經紅極一時的定製衣櫃大牛股索菲亞(002572.SZ),股價從2012年的2元/股左右,最高上漲到去年下半年的超過40元/股,5年時間增長20倍。今年6月,索菲亞開始垂直下落,最新股價已不足20元/股。

從2012年開始,索菲亞營收和扣非淨利潤保持在年40%左右的增速,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僅為20%。家居龍頭股索菲亞業績增速出現放緩跡象,也映射出整個行業瓶頸期的到來:歐派家居(603833.SH)和尚品宅配(300616.SZ),股價也分別從年初的150元/股和103元/股左右,下降到了最新的70元/股和60元/股左右。

市場分析認為,“後地產週期”影響下市場規模的萎縮和開發商精裝修房滲透率的提升,是整體定製家居行業下滑的催命手,精裝房讓行業公司之前針對個人消費者“2C”的預收款轉變為了針對開發商“2B”的應收款。

同樣身處“後地產週期”的老闆電器也在2018年遭遇挫折,其從2013年初3元/股左右,長牛至今年年初超過50元/股,而最近一年的持續下跌,已讓其最新股價停留在了20元/股左右。今年前三季度,老闆電器營收和扣非利潤增速分別為8%和3%,2017年這兩項數據均在20%,而此前則一直維持在40%以上,增速下滑明顯。

在被普通消費者熟知的品牌公司中,雲南白藥(000538.SZ)在2018年也是故事多多,其股價從2006年開始的不足1元/股,上漲到今年年中的接近120元/股,但最近半年時間股價下跌至目前的75元/股左右,除開此前“止血劑”風波外,實際上其業務也正在遭遇瓶頸。

2000年左右,雲南白藥依靠“氣霧劑”在市場上嶄露頭角,而在2006年開始,又通過牙膏實現快速增長,進入2010年後,雲南白藥又提出“大健康”概念,品類由牙膏擴充到養元青在內的洗護用品,2013年至2017年,公司大健康產品佔利潤比例已從30%上升到50%,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家日化公司。

儘管雲南白藥憑藉高端定位和止血概念在牙膏市場上殺出一片天地,目前國內市場佔有率僅次於黑人牙膏排在第二位,但也有業內人士對騰訊《稜鏡》表示,經過十年的洗牌,家用牙膏市場目前競爭格局基本穩定,增量空間有限。2018年,雲南白藥提出迴歸藥品的策略,同時混改進程加速,但新的增長點仍然需要等待。

這些只是今年隕落牛股的冰山一角,根據wind數據統計,僅以2013年初和2017年末股價計算,共有108只股票漲幅在500%以上,其中36只截至12月19日的收盤價較今年年初股價已經腰斬,而以2015年初和2017年末計算,股價漲幅超過300%的102只股票中,有23只在今年遭遇腰斬。

5年5倍的牛股中,信維通信(300136.SZ)、興源環境、萬豐奧威(002085.SZ)和三聚環保漲幅超過1000%,漲幅居前,而截至12月19日股價相較年初跌幅超過80%的則為樂視網和堅瑞沃能(300116.SZ),跌幅位居前二;3年3倍牛股中,華大基因漲幅959%排名第一,但截至12月19日股價相較年初跌幅達到74%。

大牛股隕落記

按照上述指標上榜的牛股名單中,還包括華帝股份(002035.SZ)、三六零(601360.SH)、暴風集團(300431.SZ)等在今年給資本市場帶來無數“吃瓜”故事的股票。

2019年的“牛熊”搏鬥,又會有什麼新的牛股誕生或者隕落的故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