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保險又舉牌,表現活躍另有“隱情”?

不足1個月,華夏保險再一次被打上舉牌的標籤。繼11月末舉牌凱撒旅遊後,12月19日,同洲電子也披露,獲得了華夏保險的增持,持股比例達到以10%。這只是舉牌被迫公佈的,沒有公佈的呢,不能說有,也不能算無,至少這一積極舉動釋放出一個信號,這背後另有“隱情”。


華夏保險又舉牌,表現活躍另有“隱情”?

這次舉牌12月19日

12月19日,深圳同洲電子發佈《關於持股 5%以上股東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稱,收到華夏保險出具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在2018年12月14日至2018年12月19日期間,華夏保險-分紅-個險分紅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增持公司股份6288000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0.84%。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華夏保險-分紅-個險分紅與華夏保險-萬能保險產品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數量為74596000股股份,佔比10.00%。

從增持價格來看,華夏保險此次的增持均價為3.88元/股。

雖然這一大吃度舉牌引起了市場的警覺,但也無防大礙。同洲電子稱,華夏保險不屬於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其增持行為的實施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不會影響公司的治理結構及持續經營。

華夏保險表示,不排除未來12個月內在合法合規且不違背相關規則和承諾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時機增持或減持上市公司股份。

上次舉牌11月30日

從披露信息來看,目前華夏保險在境內、境外其他上市公司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或超過5%的還有幾家:


華夏保險又舉牌,表現活躍另有“隱情”?


華夏保險又舉牌,表現活躍另有“隱情”?


其中,華夏保險投資凱撒旅遊就是在最近達到舉牌線的。

根據凱撒旅遊公告,該公司3家股東與華夏保險於11月13日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凱撒旅遊合計40187803股股份,協議轉讓給華夏保險,佔凱撒旅遊總股本的5%。本次入股前,華夏保險未直接持有凱撒旅遊股份

這3家出讓股權的股東分別為凱撒世嘉旅遊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凱撒世嘉)及其一致行動人新餘杭坤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新餘佳慶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

本次股權轉讓的股東權益變動,未導致凱撒旅遊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協議轉讓前後,凱撒旅遊的股東權益變化如下:

轉讓方中,凱撒世嘉轉讓部分持股,轉讓數量為10117803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1.26%;新餘杭坤轉讓10117803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1.26%;新餘佳慶轉讓12,390,000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1.54%。其中,後兩家股東,即新餘杭坤、新餘佳慶均為將全部持股轉讓。

本次轉讓價格為6.45元/股,不低於協議簽署之日前一個交易日上市公司收盤價的90%(即6.444元/股),股份轉讓價款合計約為2.59億元。華夏保險承諾,本次受讓股份的資金為自有資金,符合監管要求。

凱撒旅遊公告稱,本次股權轉讓,是凱撒世嘉、新餘杭坤、新餘佳慶根據其經營發展需要,同時考慮凱撒旅遊的旅遊業務和華夏保險的保險業務間天然的共生關係,為凱撒旅遊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

凱撒旅遊最新公告稱,11月30日上述股份協議轉讓事宜已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辦理完成過戶登記手續。

華夏保險方面稱,不排除未來12個月內在合法合規且不違背相關規則和承諾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時機增持凱撒旅遊股份。

借東風政策有信號

自10月13日銀保監會發聲鼓勵保險機構投資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上市公司以來,保險資金陸續行動作出響應,險資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質風險正在進行時。

不止是華夏保險,10月14日晚間,精達股份即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特華投資轉讓公司總股本的9%給華安保險。轉讓後,特華投資持股從21.80%降至12.80%,原本持股0.99%的華安保險,持股升至9.99%,成為精達股份第二大股東。伴隨股份轉讓,特華投資同步對質押的精達股份部分股權進行解除質押。

11月30日,通威股份公告披露,國壽資產通過紓困股質專項產品-鳳凰專項產品以大宗交易的方式購買通威股份73,976,300股(約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91%),加上已持有的約3.09%股份,國壽資產通過受託管理資金累計購買公司股份達到5%,成為通威股份第二大股東以及戰略性股東。

背後另有“隱情”?

在保險業,說到華夏保險率先表現活躍,不得不要提到其業務表現與過往經歷。

在華夏保險內部,一直有“華夏速度”引以為榮,這主要指的是其業務發展速度之快。即使今年市場不景氣,處於整體下滑的狀態,華夏保險仍然在保障型業務原保費實現了自己特有的速度。如,2018年前10月,華夏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在到1324億元,與2017年前10月相比,增長了68%,與此相比,人身險行業原保險保費總體增速卻負增長1.85%。

可以想想,到前10月,收上的保費同比就增加了536億,總要尋個出處,有進有出才能活得舒服。想必在資本市場的動作不會少,債市股市、債權股權計劃,甚至內部的關聯投資也會無所不盡其用。

再則,華夏保險一直以投資能力超強而表現自信。華夏保險官網資料顯示,2017年,華夏保險投資收益近300億元,淨利潤超40億元,連續四年盈利,投資穩健,盈利猛增。華夏保險在投資端始終堅持高效的投資策略,不斷強化投資能力建設,確保保險資金被高效運用。一方面依託專業投資隊伍,積極開拓投資新渠道;另一方面,優化資產配置結構,有效提升投資回報水平。

華夏保險子公司華夏久盈資產管理公司目前已擁有股票直接投資、無擔保債投資、股權投資、不動產投資、基礎設施債權計劃投資、不動產債權計劃投資和第三方受託投資、股指期貨委託投資等投資資格,投資範圍廣泛,吸引了眾多專業的優秀人士加盟,投資能力大幅提升。

在投資端,華夏保險近年來開始逐步擴大外部委託投資規模,遴選優秀的外部管理人負責部分投資,與中信證券、銀河證券、華泰證券、華泰資管、中信建投證券等國內一線券商、基金、保險資管公司等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業務資源與投資研究能力得到進一步充實。

儘管如此,但是今年華夏保險的淨利卻並不如去年表現出色。通過華夏保險償付能力報告來看,一季度的淨利為32.5億元,二季度的淨利卻為-2億元,三季度的淨利為2.7億元,如果四季度不好好表現,那今年的淨利則很難超過去年的超過40億元。

保費規模增長如此多,淨利如果不增反降,能說得過去嗎。這大概就是智慧君所說的華夏保險表現活躍背後的“隱情”吧。你說呢?

精彩內容回顧 ❤


誠泰財險新晉單一最大股東是“發債大戶”!紫光19.7億入股&重大關聯交易“齊步走”

百年人壽9億股以27.18億元被倒手 | 綠城進&萬達退?

中國平安“頂層”大動作:老馬下設三名聯席CEO,聽聽孫建一和仁匯川怎麼說!

誠志健康險尚未進審批期,海淀科技就“變心” | 大股東痴心不改,繼續打如意算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