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中國年輕人逐漸脫掉了秋褲

小的時候在外地住校學習,回家我媽見了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摸我的腿看看穿沒穿秋褲

,久而久之我也養成了習慣,回家之前,先套上一條秋褲,讓媽媽安心,這個習慣也一直延續了下來。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年輕人逐漸脫掉了秋褲

世界範圍來看,年輕人秋褲的高普及率幾乎像坐月子一樣,是中國的特色。

  • 所以,我們到底該不該穿秋褲?

根據一則對電商網站的調查,北京地區銷售的秋褲與男襯衫的比例是江浙滬地區比例的2.72倍。也就是說,在銷售出同樣多件襯衫的同時,北京銷售出的秋褲遠遠比上海多,而在與上海平均氣溫幾乎相同的美國西雅圖,秋褲則頻臨滅絕

雖然穿秋褲已經成為了一些人的傳統習慣。不穿秋褲的年輕人,也經常被一些20多歲的同齡人教育道:「等你老了,就知道老寒腿多厲害了!」,讓人啞然失笑,說得就好像你曾經老過似的!

不過,近幾年來,中國的年輕人也逐漸開始不喜歡穿秋褲了:

從眾心理對大家服飾的選擇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原因是寬鬆肥大的秋褲會限制冬季可穿衣服的款式。喜歡穿牛仔褲的人,精心挑選了的緊身款式,精美的水洗皺褶,

結果很容易就被一條套在裡面的秋褲全給撐平了。

還有一方面原因是秋褲在運動過程中容易往上縮,露出腳踝,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一種多糟糕的感覺,不過,聰明的人會將秋褲塞到襪子裡,來解決這個問題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年輕人逐漸脫掉了秋褲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達沃斯論壇上演的秋褲襪子秀

加上供暖條件的變好,出行交通變得便利和舒適,尤其是在寫字樓工作的白領,穿了秋褲在暖氣下容易襠部出汗,上身的厚衣服還可以脫,下半身秋褲套在裡面,脫也不是,不脫也不是,索性不穿。

服裝紡織面料發展迅速,羊毛、羊絨、混紡等面料也不勝枚舉,保暖性越來越強,打底褲、壓縮褲這樣的秋褲替代品也越來越多,純棉質的秋褲已經不是保暖的第一選擇。

不過,人們也常說,有一種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冷」。

在現在這個時代,想要變得會穿衣服並且穿的好看,實在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但是能夠有家人在一旁關心你,並且嘮叨你的冷熱,有時候,比起怎樣穿得好看,更是一種別樣的幸福感覺。

也許這就是,我們到底為什麼脫不掉秋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