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日本的化工發展之路對於中國有何指導意義?中日化工發展又有何差異?未來中國化工路在何方?循著這三個問題,我們一起來深入瞭解中國化工的未來!

1

似曾相識:

日本化學工業的發展

對我國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不同國家間的工業化進程中存在著諸多的相似性,化工行業作為與國民經濟息息相關的基礎性行業,其發展歷程大多遵循相似的邏輯。我們可以藉助工業化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化工行業的結構變遷和各階段的普適規律,來探討對當今中國化工發展的借鑑意義。

在宏觀經濟前景不甚明朗的當下,我們從歷史經驗的角度出發,選取工業化完成時間最接近當代的日本,對日本化工行業戰後的發展,特別是在經濟進入轉型期之後的發展脈絡和結構性變化進行總結概括,由此得到日本化工行業轉型升級的基本邏輯,並對中國化工行業中長期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

戰後日本製造業結構跟隨經濟發展不同階段,成功實現了三次轉換:

  • 輕工業為中心向重化學工業為中心的轉換;
  • 由重化學工業中原材料工業為中心向加工組裝工業為中心的轉換;
  • 以及由一般機械工業向高級機電一體化的機械工業的轉換。


日本產業結構轉變完整演繹了克拉克產業結構變化理論,一國的產業結構重心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再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


前一個轉移即工業化過程,又深刻呈現為工業重心從輕工業向重化工業轉移,重化工業上升到主導地位,也就是實現“重化工業化”,而重化工業的重心從材料工業向加工組裝工業轉移;

整個過程中產業中心表現為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再向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轉移的過程。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日本重化學工業的發展

則可分為兩個階段

①1955—1964年,重化學工業通過替代進口、擴大國內市場為主得到壯大發展。

日本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完成了對國內設備的初步改進,進而以“投資拉動投資”實現了重化學工業的重裝備化,各個部門的設備投資飛速增長。

傳統基礎產業,如鋼鐵、石化、電力工業都採用了現代化生產方式,電氣機器、汽車的生產也逐步現代化,造船業和產業機械部門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②1965—1973年,優勢產業朝著大型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這一階段設備投資和對外貿易成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


重化學工業化既是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結果,也是實現高速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因;1968年日本超過聯邦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第二經濟大國,重化學工業在工業生產中的比重也不斷提高。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使日本嚴重依賴海外資源的重化學工業受到重創,不得不進行產業轉型,而此時適逢以微電子、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興起,日本產業結構由資本密集型向高附加值的知識密集型轉化。

1980年日本政府明確提出了“技術立國”戰略。在這個階段日本經濟低速穩定增長,三大產業的GDP結構相對穩定;而日本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強,出口快速增加,日本工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攻勢強勁,產品席捲歐美市場,加冕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此後,由於日本出口增長日益增大,日美貿易摩擦終迎來發,“廣場協議”後日元升值使得製造業出口受到嚴重影響,日本國內的經濟泡沫終在90年代初破滅,日本開始陷入長期的經濟蕭條。


儘管日本仍然擁有世界第二的閃耀光環,作為經濟核心的日本製造業在世界上也仍佔有重要位置,但其增長步伐緩慢乏力,日本經濟進入持續結構調整階段。


在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的條件下,中國在今後中長時間尺度上的轉型期面臨和日本1970年代產業結構調整時類似的困境,如國內環境問題突現、國際貿易摩擦增大等。


日本在經濟結構調整階段發生的產業升級更替、結構變遷、組織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落後經濟向發達經濟形態轉變發展的普適性,對中國產業升級,尤其是對化工行業這種作為製造業基石的中游行業有重要的參照價值。

2

形似神異:

日式道路中國版復刻

但有所不同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目前中國正處於工業化中期的重化工業階段,正在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裝配加工業,進而向知識密集型產業轉換的過渡時期。

在資源、環境和貿易摩擦諸多壓力下,中國在國際分工價值鏈中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低層次的地位難以持續,中國製造業也有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層次的產業升級的自發動力,但與日本道路形似神異的是,中國在產業升級的道路上無法完全放棄低端的輕工業和基礎加工業。


傳統經濟理論認為在經濟由起飛階段向成熟推進階段過渡中,工業向多樣化發展,新的工業部門加速發展,老的工業部門停滯,新主導產業部門逐漸取代舊的主導產業部門。


如日本在戰後初期,紡織工業作為主要工業部門,其本身得到很大發展在技術上達到了世界先進的水平,產品出口為發展重化工業積累了大量資金,但在重化學工業迅速發展起來,紡織工業就開始迅速衰落。


但中國的重工業化階段是一個不完全同於過往先進工業國家的重工業化階段,它既有國際先進工業化國家所具有的基本內容,又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重工業化,即包含有濃厚農業色彩和極大的不均衡性,是一個新型的重工業化而不是主流理論所描述“經典”的重工業化。


中國特殊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導致農業從業人數始終佔相當大的比例,2013年以前一直是第一大就業產業,雖然2014年第二產業從業人數首次超越第一產業,但仍無法拉開差距,工業部門對農業勞動力的吸收仍顯不足,城市化水平提升空間巨大。


而1978年以來,中國工業化主要以東部沿海地區重點展開,使得今天東部和中西部經濟存在全方位嚴重差距,東部地區已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階段,而中西部地區還處於工業初級階段。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中國製造業的升級轉型實質上特指的是東部沿海工業發達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並非如傳統國際間分工向海外轉移,而是向中西部內陸地區的轉移。


中西部地區需要承接東部淘汰產業,實現經濟起飛,轉移農村就業人口,彌補和東部的巨大基礎設施和城市化差距。


可見,中國在相當長時期內,傳統輕工業和初級製造業仍有廣闊的市場需求和發展前景。


中國東部地區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新材料、生物技術產業等新興產業,而中西部地區發展紡織服裝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甚至重化工業將是中國產業發展的可能前景。


中國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首要位置在較長時空範圍內可能都將保持不變,結構將同時包含輕工業,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從中國東部沿海回溯中西部,將是一副完整的工業化進程倒敘畫面。

3

以日為鑑:

新領域精細化學品和新材料

將是化工未來前進方向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化學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為三大產業各種經濟部門提供配套服務和產品;我們只有把化工行業放在整個國民經濟這個宏觀圖景中,才能理解其轉變發展的脈絡。


在經濟起飛階段,化學工業作為重化工業的支柱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直接動力,基本和國民經濟以及工業的增長呈同步關係。


在一國經濟進入工業化後期,向成熟階段推進後,重化工業轉變為裝備加工型工業結構,繼而向知識密集型過渡,工業部門開始呈現多樣化,同時第三產業逐步發展壯大;

在這種發展範式中,大宗基礎化學品的需求增長隨之趨緩,傳統化工行業的技術裝備、企業規模和產業形態也日益成熟,化學工業在工業中比重逐漸下降。

中國傳統化工產業已經開始緩慢邁入相對衰落的階段

:2012年開始,中國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開始大幅衰退,代表了傳統工業的衰落。而在傳統工業中,化工產業的毛利佔比在2012年開始顯著低於營收佔比,傳統化學工業已經開始進入下行通道。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經過多年迅速發展,大多數產品產能快速增加,目前產品供應已由“整體數量短缺”轉變為“結構性短缺”:技術壁壘較低的通用型產品,如純鹼、燒鹼、氮肥、尿素、鞣料、顏料、通用塑料橡膠等產品,國內市場飽和,產品向國外輸出;


而技術含量較高的高端化產品,如藥品、特種塑料、橡膠以及細分領域的精細化學品等國內自給率不足仍需進口。雖然目前我國化工品仍處於貿易逆差狀態,與外貿總體順差相反,但近年來我國化工產品貿易逆差已經大幅收窄,2016年化工品貿易逆差為91億美元,與2013年的278億美元相比,已經收窄近70%,除藥品外,其餘化工產品總體已經呈順差狀態,國內大部分大宗化工原料市場已經趨於飽和。


日本在石油危機後,化工行業面臨的困境是生產能力過剩,國內市場飽和,原料成本高昂產品競爭力下降導致國外輸出受阻,在轉型前夜日本基礎化工品供應屬於“整體過剩”;

中國當前化工行業所處階段與日本轉型期已經較為類似,大部分大宗化工原料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少數品種仍存進口替代空間。


對於少數仍然短缺的大宗化學品如PC、己內酰胺等,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會推動上述產品產能的持續擴張,增加的產量可以替代進口產品的市場為目標。

不過,中國作為資源短缺國,石油和天然氣等原料進口量逐年遞增,化工產品成本直接受國際價格影響;在原材料成本上漲和國內市場需求趨於飽和的情況下,化工部分子行業在市場壓力和國家政策推動下已經先期進入結構調整階段,落後產能逐漸淘汰,產業集中度逐步提高。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縱觀日本化工產業的發展,可以發現,在石油危機後,日本基礎化工品行業面臨長期劣勢,原油資源非可再生性註定其價格上漲長期趨勢不可逆,發展中國家的新興石化產業使得市場越發擁擠,原料成本增大和利潤下降決定生產設施更新缺乏經濟動力,設備陳舊和規模偏小愈加不可避免。


當基礎石化工品生產發展受阻時,轉入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和專用化學品領域成為日本石化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精細化學品附加值較高,利潤受原油價格影響較基礎化工品小,且包括眾多差異性強的子行業;

精細化學品應用領域廣泛,接近終端消費市場,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消費水平提高,對各種新產品需求將不斷湧現,市場規模會逐漸成長。

從日本化工行業的轉型可以看出,相比較基礎化學品產業,精細化工和專用化學品屬於朝陽產業;而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複雜,開發難度大,屬於知識密集型產業,對新興發展中國家有較大難度的技術壁壘,長期來看市場參與者數量有限,市場盈利前景良好。


精細化學品分為農藥、染料、塗料、顏料、試劑和高純物、信息用化學品、食品和飼料添加劑、膠粘劑、催化劑和各種助劑、化學藥品和日用化學品、高分子聚合物中的功能高分子等類別。精細化率(精細化工產值佔化工總產值的比例)既是代表化工行業產品結構,也是代表化學工業技術水平的一個標誌,發達國家高達60%-70%,而我國尚在50%左右;

目前我國化工產業正處於由初、中級階段向精細化工階段過渡時期,傳統大宗通用級產品佔比將逐漸下降,高端產品將陸續實現突破,整體來看,我國化工行業將逐步打破結構性短缺局面。


中國精細化工行業分為傳統精細化工和新領域精細化工。傳統精細化工包括染料、有機顏料、無機顏料、助劑、農藥及其製劑、塗料及其配套原料、染料和農藥的配套中間體等行業在內,已形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部分產品向外大量出口;


新領域精細化工包括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表面活性劑、水處理化學品、造紙化學品、皮革化學品、油田化學品、膠粘劑、生物化工、電子化學品、纖維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氣霧劑等產品,整體市場自給率已經達到80%以上。

中國精細化工產業雖具備了較大規模的生產能力,但產品結構以中低檔產品為主,難以滿足細分市場需求,以電子化學品為代表的高端市場精細化學品嚴重依賴進口。


而化工新材料一般是指:通用工程塑料,包括聚甲醛(POM)、聚碳酸酯(PC)、聚酰胺(PA)、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特種工程塑料,如聚碸(PF)、聚酰亞胺(PI)、聚苯醚(PPO)、聚醚醚酮(PEEK)等;特種纖維,如碳纖維、紡綸;以及有機硅材料,有機氟材料等。


化工新材料是汽車、電子、機械、通信、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等是現代工業和尖端科技必需的配套材料。

經過十二五的發展,國內化工新材料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至2015年我國化工新材料整體自給率為63%,大部分依賴進口的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


不過某些品種依賴進口的情況依然較為嚴重,2015年我國工程塑料自給率為49%,高性能膜材料自給率為43%,而碳纖維自給率只有28.6%。十三五期間,化工新材料自給率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據估計,到2020年,我國化工新材料整體自給率將達到80%以上,高性能樹脂、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烴塑料、特種橡膠、高性能纖維、功能型膜材料及電子化學品等產品目標消費量分別達到2986萬噸、574萬噸、1115萬噸、557萬噸、15萬噸、61萬噸及109萬噸,目標自給率分別達到83%、76%、69%、80%、92%、75%及66%。化工新材料將在“十三五”大放異彩,引領化工領域的投資熱點。

4

確定中尋找成長

新材料領銜化工產業升級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行業發展理論表明,當行業發展到繁榮階段後期(亦即成熟階段的初期),企業數量眾多、低水平重複、產能過剩將是一個普遍現象,隨著成熟的深化,會出現一個行業擁擠、盈利下滑的階段。


這一階段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具有初始資本、資源、技術和經營優勢的企業將逐步獲取越來越大的規模和範圍優勢,並將這一正反饋持續推進。

最終,如果不考慮政府規制和區域分割因素,多數週期性行業將進入寡頭壟斷的相對穩定和高效狀態,在這一過程中,龍頭企業將獲得成長為行業領袖與巨頭的機會,而這一過程除了內生性的產能擴增之外,還包括併購整合、國際化、產品升級和相關多元化四大手段。


根據行業週期運行,結合當前化工行業的走勢,化工行業即已經走到第三庫存週期後端,也就是已經進入破局時代,破局階段所處的特點就是產業格局變動、新興需求崛起、環保精細領銜。


因此,中國正處於破局時代,新材料正領銜產業升級,面板、半導體等加速國產化,相關國產化工新材料技術壁壘不斷突破,迎來絕佳的替代機會;受政策面(2012年國務院發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綠色環保驅動,我國新能源汽車2016年、2017年銷量連續兩年超過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一半,新能源汽車板塊加速催化,上游相關材料迎來需求暴增。重點推薦電子化學品、OLED和鋰電材料等相關材料板塊。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芯屏崛起,國產加速

液晶面板起國產化大潮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面板行業逐漸發展起來,2010-2017年,我國面板行業經過了快速擴張期,目前,我國大陸面板產能約佔到全球的三分之一。


雖然基數不斷擴大,但未來隨著高世代線的不斷上馬,我國面板產能仍將快速增長,預計2017-2020年,我國面板行業產能增速仍將保持在25%左右,預計到2020年,我國面板產能將比2017年再翻一倍有餘。

從2017年的面板產能佔比情況看,京東方為國內絕對龍頭,佔據總產能的46%;到2020年,隨著惠科8.6代線和11代線,中電熊貓8.6代線、鴻海6代線及10.5代線的投產,上述三系廠商的產能將分別提升至2308、2287、1270萬平米,佔據國內產能份額將分別達到13%、13%、7%,因投產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加之中電熊貓和鴻海2020年預期產能極為接近,屆時中電熊貓與鴻海將角逐國內第三把交椅,而行業第一和第二仍分別由京東方、華星光電穩坐。


液晶面板國產化大潮下,重點推薦國內液晶材料龍頭飛凱材料(持續受益國產混晶替代,單晶產能逐步擴產)。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全球PCB行業復甦

重心向中國轉移

2017年全球PCB行業產值重回增長通道。從全球整體PCB行業發展來看,2012-2016年是行業發展的停滯階段,期間全球GDP在3%-3.5%之間波動,受其影響,電子產業的增長也比較緩慢。


2017年受益於下游電子消費品市場回暖,全年PCB行業總產值達到552.77億美元,同比增漲1.97%,重新進入上升通道。根據Prismark預測,2022年全球PCB產值有望達到760億美元,2017-2022年行業CAGR將維持在3.2%左右。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PCB產業重心向中國大陸轉移。由於我國大陸地區突出的成本優勢以及上下游產業鏈配套逐步完善,近年來全球PCB行業重心逐步向我國大陸地區轉移。2017年全球行業總產值達到552.77億美元,2008-2017年行業全球複合增長率為1.50%。

從具體國家和地區來看,過去十年歐洲、美洲以及日本產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複合增長率分別為-5.70%、-5.17%、-7.42%;亞洲(除中國大陸和日本)的複合增長率也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為1.32%;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過去十年中國大陸PCB行業保持高速增長,行業產值複合增速達到7.19%。


2017年中國PCB行業產值達到280.93億美元,在全球的佔比從2008年的31.11%上升到目前的50.82%。另外,中國PCB行業上市公司的數量也從十年前的6家,上升的現在的26家,也從側面證明了近年來中國PCB產業取得快速發展。

全球PCB產業復甦,重心向中國大陸轉移的情況下,重點推薦歷史底蘊深厚的PCB化學品龍頭光華科技以及PCB光刻膠相關產品底蘊豐厚的光刻膠化學品龍頭強力新材。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集成電路產業正在

加速向中國大陸轉移

2011-2017年國內集成電路製造業銷售額的複合增長率達到20%,2017年銷售額達到1448億元。隨著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基地,半導體制造業的中心正在向中國內地轉移。


根據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產業協會(SEMI)發佈的報告,在產能建設上,目前全球處於規劃或建設階段,預計將於2017年至2020年間投產的半導體晶圓廠約為62座,其中26座設於中國,佔全球總數42%。


集成電路產業加速向國內轉移的情況下,重點推薦電子化學品相關標的雅克科技(大基金參股第一家電子化學品材料類公司)、上海新陽(半導體材料龍頭,電子電鍍、電子清洗為兩大核心技術;參股公司300mm大硅片2018年底產能將達10萬片)、江化微、晶瑞股份(溼電子化學品龍頭)。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國內OLED面板迎密集投產期

上游材料市場空間迅速擴大

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又稱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是自20世紀中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顯示技術。在外界電壓的驅動下,由電極注入的電子和空穴在有機材料中複合,並將釋放的能量傳遞給有機發光材料,後者受到激發從基態躍遷到激發態。當受激分子從激發態躍遷回基態時將釋放光子產生髮光現象。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OLED具備易於柔性化、顯示效果出眾、環境適應能力強、低功耗、理論生產成本低等特點,使其成為取代LCD的下一代顯示技術。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OLED材料行業位於整個OLED產業鏈的上游。由於OLED面板與LCD面板相比,顯示原理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因此在OLED面板取代LCD面板的過程中,OLED材料將迎來巨大發展契機,對於OLED發光材料來說尤其如此。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中小尺寸屏方面,2017年隨著蘋果對OLED屏的引進,眾多手機廠商如華為、oppo、vivo、小米等紛紛跟進,OLED中小屏滲透率直線上升,IHS預計2018年OLED滲透率為45.7%,2019年將超過50%,至2025年將達到73%。


大屏方面,OLED電視出貨量增長異常迅猛,從2014年的不足10萬臺增長到2017年的150萬臺,年均增速400%,預計2018年仍將保持65%左右的增速,至2024年出貨量將達到1250萬臺。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由於OLED優勢明顯,主流面板廠商均有佈局,近年逐步進入全球OLED面板新增產能的密集投產期。據我們的統計,全球OLED面板產能將由2017年的862萬平米增長到2021年的3142萬平米,年均複合增長率約38%;全球OLED面板出貨面積將由2017年的497萬平米增長到2021年的2042萬平米,年均複合增長率42%。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我國OLED面板企業位於國際第二梯隊,在資金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OLED行業發展迅猛。據我們統計,國內OLED面板產能將由2017年的91萬平米增長到2021年的1735萬平米,年均增速109%;出貨面積將由2017年的8萬平米增長到2021年的434萬平米,年均增速173%。


不論從產能還是出貨量的角度,2017年國內OLED存量市場僅僅九牛一毛,待國內大量新增產能放量後,整條OLED產業鏈將迎來海闊天空。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OLED面板產能的快速釋放將帶來OLED終端材料需求的迅速增加,我們結合OLED面板的出貨面積、柔性屏佔比、柔性屏和剛性屏的成本及成本組成,估算了全球及我國OLED終端材料的市場空間。

至2021年,全球OLED終端材料市場空間將達到219億元,2017-2021年均複合增長率27%;我國OLED終端材料市場空間將達到44億元,2017-2021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53%。


我國OLED終端材料市場空間顯著高於全球平均,本土廠商有望發揮區位優勢實現終端材料的進口替代,重點推薦主攻OLED終端材料的萬潤股份、強力新材以及國內藍光中間體龍頭濮陽惠成。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國六落地,催化劑需求提前放量

重型車國六標準落地,

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提前實施

2018年6月28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國家汙染物排放標準《重型柴油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的公告,簡稱重型車國六標準。

國六排放時間表隨之出臺,分6a和6b兩個階段實施,部分地區率先開始實施新標準。國6a燃氣重型車、城市重型車和所有重型柴油車將於2019年7月1日、2020年7月1日和2021年7月1日陸續實施此標準;國6b燃氣重型車和所有重型車將於2021年1月1日和2023年7月1日陸續實施完成。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與此同時,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國家重點區域率先實施國六標準,其中大氣汙染防治的重點區域有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和汾渭平原。在這些地區國家採取補償和監管手段,調控機動車的淘汰,推進國六標準的順利實施。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此前,2016年12月23日環境保護部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佈《輕型汽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簡稱輕型車國六標準,部分城市提前開始實施該標準,其他地區國6a輕型車和國6b輕型車分別於2020年7月1日和2023年7月1日陸續實施國六排放標準。據測算,重點區域機動車銷量佔全國銷量比例約69%,國六標準帶來的技術升級需求將提前放量。

排放標準大幅趨嚴

沸石分子篩與蜂窩陶瓷需求大增

2013年9月17日,環保部發布《輕型汽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五階段)》,即俗稱的“國五標準”,2018年1月1日全國機動車全面實施了國五排放標準。與國五標準相比,國六標準對汙染物的限額普遍趨嚴1倍有餘。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由於排放標準相對國五大幅趨嚴,國六標準下,汽油機和柴油機的尾氣催化淨化系統都將迎來變革,催化劑相關產業將出現大量需求。


沸石分子篩:國六標準實行後,此前使用釩基SCR的柴油車必須更換為沸石SCR,重型柴油車以每輛車4.875kg用量估算(重柴平均排量以13升計,SCR催化劑整體體積以排量2.5倍計,沸石用量以每升催化劑150g計);

輕型柴油車以每輛車1.125kg估算(輕柴平均排量以3升計,SCR催化劑體積為排量的2.5倍,沸石用量150g/L)。綜合計算得到,全球2017年沸石需求量約1.2萬噸,至2021年全球歐六及以上柴油車尾氣治理市場的沸石產品市場容量至少為2.69萬噸;而國內由於國六標準的陸續實施將直接產生約7144噸的純增量。


蜂窩陶瓷:

主要用作催化劑載體,蜂窩陶瓷表面塗覆沸石分子篩,後者再負載貴金屬催化劑。國六標準下催化劑用量大增,帶來蜂窩陶瓷需求量增加,非國六標準車輛蜂窩陶瓷用量以平均排量15L的1.4倍計算,即21L;由於國六標準下加裝DOC、DPF及ASC,而上述三者都需要使用蜂窩陶瓷,同時PEMS檢測使催化劑用量增加,保守估計假設單車用量翻倍,即單車42L。

依上述假設分別計算輕型車和重型車蜂窩陶瓷用量。全球蜂窩陶瓷需求將由2017年的3.4億升增長至2023年的6.3億升,年均增速11%;國內蜂窩陶瓷需求將由2017年的約0.58億升增長至2023年的約1.72億升,年均增速20%。


國六催化劑需求提前放量的條件下,重點推薦沸石分子篩龍頭萬潤股份(莊信萬豐核心供應商,當前產能3350噸,2019年增量2500噸,另有長遠規劃7000噸)、蜂窩陶瓷龍頭國瓷材料(打造從氧化鋁、鈰鋯固溶體、蜂窩陶瓷載體和分子篩的完整汽車尾氣催化劑材料版圖)。

印刷新術,環保油墨髮展正當時

環保嚴格,油墨市場面臨變革

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事物,包裝品正在面臨一場深刻的變革。目前軟包裝以6000億的市場規模佔據了整個包裝行業的15%。

在中國,2017年軟包裝的市場規模1000億,佔整個包裝產業的24%。用於包裝品印刷的油墨大類產品(可以統計到的年銷售規模在2000萬以上的企業)產量74.2萬噸,油墨消耗量73.2萬噸,工業總產值約171億,銷售收入178.8億元。

市面上所採用的油墨技術中,佔比最大的是凹印油墨,主要應用於軟包裝的印刷,其次是膠印油墨,主要用於書本和雜誌的印刷。在油墨印刷中會產生大量的VOC(揮發性有機物),2017年包裝印刷行業總VOC排放量大約100-200萬噸,其中塑料彩印軟包裝估計80-120萬噸。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2013年9月12日發佈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包裝印刷行業已被國家列為VOC減排的重點行業,“十三五”揮發性有機物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包裝印刷行業排放總量減少30%以上,重點地區減少50%以上。

201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中雖然VOC不在環境保護稅徵收範圍,但中央所採取的政策是逐步將汙染物納入計稅科目,因此油墨市場在可預見的未來亟需一場變革。

UV油墨:新型高效環保油墨

UV油墨是輻射固化材料中一個很重要的應用品種。其特性是在一定波長、能量的紫外線照射下,UV油墨中的光引發劑與感光性低聚物、感光性稀釋單體聚合,瞬間發生交聯反應,從液態轉變成固態,形成網狀乾燥皮膜。


UV油墨以其高效、適應性廣、經濟、節能及環境友好等特點,正在加速取代傳統溶劑油墨。我國UV油墨市場增速近年來持續位於10%以上,但2015年產量僅4.83萬噸,在全部油墨中佔比僅約7%,發展空間仍然巨大。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UV-LED:UV油墨髮展的新階段

UV-LED固化是指用LED發出的光使油墨、油漆、塗料、漿料、膠粘劑等流體轉變為固體,它主要依靠光照射激發光引發劑,進而促使流體中所包含的單體和預聚物通過聚合反應結合,形成硬化的膜層。


同UV油墨相比,UV-LED油墨有以下優點:

(1)耗電少,只需要UV油墨1/4的電能消耗;

(2)適用性廣,可用於塑膜等耐熱性差或熱敏感承印材料;(3)壽命長,光源元件壽命約為UV光源元件壽命的12倍;

(4)效率高,可做到瞬間開啟或關閉,無需UV油墨所必需的預熱及降溫時間;

(5)環保,不產生無臭氧,無需再安裝捕捉和焚化設備來消除臭氧的危害。


由於傳統UV油墨的光引發劑針對UV汞燈設計,屬於廣 譜光引發劑,雖然感光波長範圍較大,但在UV-LED發射波長範圍內吸光度不足夠高,加之UV-LED功率相對傳統UV汞燈低,且波長較長能量較低,因此固化速率相對汞燈UV體系慢,提高固化速率是目前UV-LED油墨的關鍵技術難點。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專門針對UV-LED固化工藝技術研製新型高靈敏光引發劑及與其搭配的樹脂、單體、預聚物等材料。

油墨新技術市場廣闊,佈局藍海未來可期


據市場研究公司TechNavio預測,2015-2020年全球UV-LED技術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9%,其中亞太地區39.31%,增速最快;歐洲、北美市場增速分別為39.29%和39.14%。另一市場調研機構Yole預測,全球UV固化光源中UV-LED市場份額將由2015年的21%增長到2021年的52%。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以2015年市場規模計,國內UV油墨市場規模約34億元。全部油墨市場方面,2015年全部油墨總產量約71萬噸,由於傳統溶劑油墨約60%重量在乾燥後揮發,故全部油墨乾重約30萬噸,假設其中30-50%被UV-LED油墨取代,則對應UV-LED油墨重量9-15萬噸,以12萬元/噸售價計,市場規模約108-180億元。


在環保政策推動和國外更新換代拉動下,預計未來油墨技術換代速度將會加快,油墨技術的國內市場還處於藍海,重點推薦技術積累雄厚、全面佈局UV-LED油墨的強力新材和UV光引發劑全產業鏈一體化,持續擴能高增長的揚帆新材。

鋰電回收: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

動力鋰電回收勢在必行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在2011年左右逐漸起步,2013至2015年間伴隨著普惠式補貼政策的出臺,行業迎來爆發式增漲,2014、2015年新能源車銷量增幅為323.78%、342.86%,近兩年增長速率逐步穩定,但也保持在50%以上。2017年,我國新能源車產量為79.4萬輛,銷量達到77.7萬輛。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預計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達200萬輛。2017年4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三部委共同印發《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明確提出“預計未來10年我國汽車市場仍將保持適度穩定增長,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200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700萬輛”的市場預測。預計2018-2020年新能源車的產銷量將以就保持在40%-50%的增長速率。


2023年動力鋰電回收市場有望突破400億元。總體來看,鋰電池的理論使用壽命在8-10年不等,但由於動力電池發展初期技術尚未成熟等因素的影響,電池的實際使用壽命很難達標。

根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行業報告(2018)》對於企業質保期限、電池循環壽命、車輛使用工況等方面綜合測算,2018年後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將進入規模化退役階段。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以日為鑑,中國化工將何去何從?萬字長文解讀2019年化工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