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他們如何當選“改革先鋒”?

眾所周知,昨天開了一個大會。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會上有不少細節,比如王滬寧宣讀完黨中央、國務院的表彰決定之後,現場工作人員挨個念名單,每個受表彰人員都給了單獨的鏡頭;頒獎之後,中央領導們集體起立,轉身向受表彰人員鼓掌祝賀。

最意外的是,頒獎的背景音樂用了《春天的故事》。要知道,按照慣例,國家頒獎典禮的音樂演奏一般都是採用固定曲目《團結友誼進行曲》。

現場樂隊指揮、解放軍軍樂團團長張海峰告訴政知君,從70年代至今,具有頒獎性質的國家典禮,這還是第一次打破慣例。

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戳下面這個鏈接回顧一下政知君對張團長的專訪。

專訪丨大會堂演奏《春天的故事》,誰定的?

還有很多細節,比如、獎章是怎麼設計的、受表彰人員是怎麼選出來的等等。

想知道答案?

耐心看下去。

表彰對象的四個特點

昨天的表彰名單公佈之後,大家也有疑問,為什麼是這110人?為什麼自己心目中的“他”沒有入選?

中央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是這樣解釋的,100名改革先鋒,都為推動改革開放作出了傑出貢獻,發揮了突出的示範引領作用,是人民群眾的優秀代表。

馬雲他們如何當選“改革先鋒”?

概括來說,他們都符合四個特點。

  • 一是政治素質較高。

表彰人員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改革開放基本國策。其中,擔任過“兩代表一委員”的人數近60%。

  • 二是具有鮮明的導向性。

每名人選背後,都有一段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彰顯了改革開放鮮明特徵,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先進性、示範性。

  • 三是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各省(區、市)、港澳臺和改革開放主要領域均有人選,涵蓋改革發展穩定、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各個方面。既有領導幹部,又有基層一線人員;既有理論工作者,也有實幹奮鬥者。


馬雲他們如何當選“改革先鋒”?

△林毅夫是唯一入選的臺灣籍同胞

特別要說明的是,港澳同胞也是國家改革開放偉大奇蹟的創造者,這次表彰的改革先鋒人選中的5名港澳同胞,都是一直以來關心、支持、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香港、澳門地區傑出代表。

  • 四是榮譽基礎較好。

受過省部級以上表彰獎勵的佔近90%,其中國家級表彰獎勵和軍隊功勳榮譽獲得者佔近60%。

除了這四個特點,100名改革先鋒成員的結構也有考慮。

改革開放前沿地區人選數量相對較多;經濟、科技、教育、醫療衛生、農業農村、脫貧攻堅、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政法戰線、紀檢監察等領域人選數量較為合理;性別、民族、職務層級、在世與已故、地方與軍隊、國內與國外等人選的比例比較適當;基層一線的實踐奮鬥者佔有較大比例。

其中,表彰的改革先鋒中已故人員佔了27%。

因為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開展的第一次以改革開放為主題的專項表彰,表彰對象是40年來為推進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的標誌性人物,因為時間跨度較長,一部分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探索者已經去世,一部分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以身許黨許國。

10名外籍人士則是包括開啟與我國國際合作新紀元的政治家,率先參與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企業家和專家,也有一直倡導並推動中外經貿、人文、體育合作的國際組織知名人士,還有致力於向世界講述當代中國的國際友人。

他們都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支持者、貢獻者,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

當選要經過五個程序

  • 一是提出擬推薦人選

各地區各部門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安排,成立了本地區本部門推薦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精心組織實施。

嚴格按照中央明確的政治素質過硬、為推動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遵守憲法法律、道德品質高尚等四個方面的條件,聚焦改革開放40年來在全國具有標誌性意義、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示範引領作用突出的個人,在廣泛聽取意見、充分醞釀、集體研究的基礎上,共提出了擬推薦人選536名。

  • 二是初審。

領導小組辦公室請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20多個相關部門,對本領域人選進行歸口評審和排序,作為比選擇優的重要參考。

梳理近6萬名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級表彰獎勵和軍隊功勳榮譽獲得者、全國重大宣傳典型。通過反覆比選,調整優化,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初審通過人選。

  • 三是確定推薦人選

各推薦地區和部門認真對初審通過人選組織開展考察、徵求意見,召開黨委常委會會議或者黨組會研究正式推薦人選並公示。

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時就人選徵求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的意見。

  • 四是複審

在認真審核各推薦地區和部門報送的推薦材料基礎上,領導小組根據審核情況、徵求意見情況等,統籌考慮研究提出複審通過人選,於11月26日至30日對擬表彰人選基本情況和簡要事蹟進行全國公示。

馬雲他們如何當選“改革先鋒”?

  • 五是黨中央決定

根據全國公示情況和有關地區部門反饋意見,領導小組研究提出100名改革先鋒和10名中國改革友誼獎章表彰建議人選,報中央審批同意。

表彰稱號和獎章的特殊含義

這次對於110名為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分別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對受表彰的外籍人士頒授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這個稱號和獎章都別有深意。

“先鋒”是改革開放傑出貢獻表彰對象勇立時代潮頭、敢為人先,奮力推進改革開放事業的標誌特徵,使用“改革先鋒”名稱主題鮮明、寓意深刻、易於傳頌。

對於外籍人士,按照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及相關政策法規規定,目前國家對外籍人士表彰的名稱有“友誼勳章”“中國政府友誼獎”等,形成了功勳榮譽表彰體系的“友誼系列”。這次是為了體現外籍人士對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友好態度、合作意識和所作貢獻。

獎章的設計也很有講究。

改革先鋒獎章以“春華秋實”為設計主題。

累累碩果象徵改革開放40年的豐碩成果,迎風飄揚的旗幟詮釋獲獎者砥礪奮進、披荊斬棘、闊步前行的先鋒精神,豐碑象徵改革開放40年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編織的中國結寓意全國人民攜手並肩,眾志成城,共同編織“中國夢”。


馬雲他們如何當選“改革先鋒”?

中國改革友誼獎章以“友誼之春”為設計主題。

牡丹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以綻放於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國際友人為改革開放以來的繁榮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編織紋和藍色絲帶象徵中國在改革開放中不斷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融與合作。指針和橄欖枝意指在中國共產黨引領下,繼續走和平開放的發展道路,誠邀國際友人參與中國改革開放新徵程。

馬雲他們如何當選“改革先鋒”?

資料 | 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